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迁移决策分析——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 被引量:27
1
作者 袁霓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20,26,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子女、子女年龄是影响家庭迁移的重要因素。与无子女的家庭相比,有子女家庭中夫妻二人至少一人外出打工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且子女年龄越...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子女、子女年龄是影响家庭迁移的重要因素。与无子女的家庭相比,有子女家庭中夫妻二人至少一人外出打工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且子女年龄越小,影响越大。老人健康因素对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是否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影响不大,但家中男性老人健康较差会大大减少已婚子女夫妻共同外出打工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家庭决策 性别 健康
下载PDF
中国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与GDP的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霓 乔家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9,共5页
依据中国198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统计分析工具建立VAR模型,分析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GD... 依据中国198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统计分析工具建立VAR模型,分析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GDP增长是货物贸易的格兰杰因,服务贸易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因等;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GDP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比较显著,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变动的敏感程度很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强度不一的动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GDP VAR模型
下载PDF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袁霓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4,174,共3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表面原因,进而得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部存在的"新二元"结构及人力资本不足是两者并存的内在原因。文章认为,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对策: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要实行积极... 文章首先分析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表面原因,进而得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部存在的"新二元"结构及人力资本不足是两者并存的内在原因。文章认为,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对策: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三要加大资本投资;四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工荒 就业难 产业结构 二元结构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城镇居民收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霓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运用明瑟 (Mincer)收入方程及奥克萨克 (Oaxaca)收入分解方法 ,依据北京市房山区调查数据 ,对教育回报率及我国城镇居民男女收入差异进行了分析。利用收入函数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 :工作经验对收入的影响不大 ,但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较... 运用明瑟 (Mincer)收入方程及奥克萨克 (Oaxaca)收入分解方法 ,依据北京市房山区调查数据 ,对教育回报率及我国城镇居民男女收入差异进行了分析。利用收入函数进行估计的结果表明 :工作经验对收入的影响不大 ,但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较大。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城镇地区的平均教育回报率相对较低 ,但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比男性高。奥克萨克和纽曼克 (Neumark)的收入分解方法表明 ,男女收入差异主要由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的差异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收入差异 分解 教育回报率 歧视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55-56,共2页
本文利用1952年—2002年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2年—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从长期分析,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收... 本文利用1952年—2002年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2年—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从长期分析,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才能刺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市场,而短期性刺激消费的政策是无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整 消费函数 误差修正模型 城镇居民收入 消费关系 协整技术 人均可支配收入 实证分析 长期分析 长期均衡 收入预期 消费市场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袁霓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4期83-87,共5页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困难 ,居民消费已转向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一些高档耐用品。要刺激消费必须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消费信贷。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ELES 恩格尔系数 社会保障制度 经费热点 消费需求
下载PDF
国内油价市场波动的ARCH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12,共3页
本文运用1997年1月-2008年8月中国国内原油(大庆)的FOB即期价格周数据,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 本文运用1997年1月-2008年8月中国国内原油(大庆)的FOB即期价格周数据,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并加强石油利用率,以积极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价格 GARCH模型 波动性
下载PDF
论当前中国的就业结构及其调整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文章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下载PDF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自选择性与性别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袁霓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9-84,共6页
在分析劳动者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估计工资方程时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选择性偏误"。这是由于不同就业类型从业人员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他们的就业类型极有可能是自选择的结果。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在分析劳动者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估计工资方程时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选择性偏误"。这是由于不同就业类型从业人员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他们的就业类型极有可能是自选择的结果。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1997~2006)分析了自选择性在城镇居民选择就业类型中的作用,并对非正规就业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借助BGF(2001)分析方法,发现正规就业者具有负向自选择性,表明对于具有优质不可观测特征的劳动者来说,从事正规就业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过程,而非正规就业者没有自选择性,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和市场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性别收入差异 自选择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数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霓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消费 绝对收入 生产关系 线性消费函数 持久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 城镇居民 凯恩斯
下载PDF
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探讨——从刘易斯曲线、人口红利、库兹涅茨曲线角度出发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9期62-65,共4页
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以及中国人口红利拐点何时到来的讨论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从二元经济视角、人口转变视角、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拐点、库兹涅茨转折点之间的关系,由此对中国的经... 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以及中国人口红利拐点何时到来的讨论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从二元经济视角、人口转变视角、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拐点、库兹涅茨转折点之间的关系,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是否存在大幅度下降及农业工资率是否存在大幅度上升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刘易斯拐点;虽然中国面临人口红利的结束,人口转变优于经济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短缺;只要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就会抵消人口红利拐点到来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对中国是否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库兹涅茨曲线 中等收入陷阱
下载PDF
中国就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霓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下载PDF
教育回报率与收入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霓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收入性别差异 实证分析 教育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收入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霓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5,共5页
本文利用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收入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是女性非正规就业收入较低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控制一系列个人、家庭、职业、非正规就业类型和地区特征后,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月工资仍旧明显低于男... 本文利用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收入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是女性非正规就业收入较低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控制一系列个人、家庭、职业、非正规就业类型和地区特征后,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月工资仍旧明显低于男性,而且性别收入差距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影响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解释所占比例之和在30%左右,性别工资歧视的贡献仍非常显著,即非正规就业内部也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收入 性别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霓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5期71-75,共5页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逐年降低。实证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区和行业差距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为此必须实行有效的区...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逐年降低。实证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区和行业差距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为此必须实行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加强市场竞争,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差距 实证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霓 《南方人口》 CSSCI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数据,通过统计描述与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明显受到来自家庭和性别因素的制约,在是否获取迁移机会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其根源...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数据,通过统计描述与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明显受到来自家庭和性别因素的制约,在是否获取迁移机会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其根源在于女性自身的特点及其家庭、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女性 性别角色
下载PDF
经济转轨后的波兰经济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霓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20世纪,波兰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系列变革,包括私有化、劳动力市场、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等四方面,这种转轨总体方向是市场化,民主化,融入世界经济,加入欧盟。波兰的经济转轨过程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是比较成功的,但失业率过高和... 20世纪,波兰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系列变革,包括私有化、劳动力市场、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等四方面,这种转轨总体方向是市场化,民主化,融入世界经济,加入欧盟。波兰的经济转轨过程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是比较成功的,但失业率过高和对外贸易赤字过大等问题仍是波兰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轨 波兰经济 私有化
下载PDF
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霓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10-12,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状,并阐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机制。文章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状,并阐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机制。文章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基于此,给出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下载PDF
试析转轨后的波兰经济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霓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S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失业率 经济改革 国内生产总值 东欧国家 加入欧盟 增长率 经济增长 外国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 优惠政策
下载PDF
老人健康因素对子女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
20
作者 袁霓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26-12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数为2000万.1995年为4500万,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数为2000万.1995年为4500万,2000年上升至7900万(Liang and Ma,2004),2004年超过一个亿(WoddBank,2007)。尽管这些调查数据的口径和范围不尽相同.调查方法和结果也略有差异,但却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巨大并逐年增加的事实。在农村家庭中.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所有迁移家庭中(定义为夫妻二人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2004年是23.1%.2006年为25%.因此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中国农村 健康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证据 子女 老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