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AS、SDA评分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頔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AS、SDA评分影响。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21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AS、SDA评分影响。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21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指标(P<0.05);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中均低于研究组指标(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指标低于研究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00%,高于研究组的15.00%(P<0.05)。研究发现,针对性营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恢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也显著提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协同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贡嘎曲德寺经堂一层佛殿题材组合与历史溯源
2
作者 褚丽 袁頔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贡嘎曲德寺创建者贡嘎南杰之传记中对寺院营建的记载颇为详细,本文通过解读传记内容明晰贡嘎曲德寺经堂一层佛殿的绘塑配置,并梳理出殿堂内部结构。同时,借助古代西藏史料以及相关艺术遗存,对该佛殿诸题材进行历史溯源。认为在西藏寺院... 贡嘎曲德寺创建者贡嘎南杰之传记中对寺院营建的记载颇为详细,本文通过解读传记内容明晰贡嘎曲德寺经堂一层佛殿的绘塑配置,并梳理出殿堂内部结构。同时,借助古代西藏史料以及相关艺术遗存,对该佛殿诸题材进行历史溯源。认为在西藏寺院营建的悠久传统与典型案例深刻影响的基础上,贡嘎南杰作为声名显赫的高僧,其个人经历对于寺院营建的主题选择亦有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曲德寺 佛殿结构 题材组合 历史溯源
下载PDF
艺术乡建实践中的参与式美育研究
3
作者 王明美 袁頔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5-43,共9页
在艺术乡建正式介入乡村现场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使用的参与式工作方法和思路,能够总结出以参与的方法和在地性知识系统为核心的参与式美育概念。借助对案例的梳理亦可阐释参与式美育在构建艺术与乡村关系过... 在艺术乡建正式介入乡村现场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使用的参与式工作方法和思路,能够总结出以参与的方法和在地性知识系统为核心的参与式美育概念。借助对案例的梳理亦可阐释参与式美育在构建艺术与乡村关系过程中的形式、特点和作用。与此同时,分析参与式美育如何通过在地性与参与性来实现可持续的在地知识系统生产,可以更好地促进在地美育课程的改进,促进在地美育教学的发展,塑造师生共同体,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美育 艺术乡建 乡村教育 在地性
下载PDF
酵母PHO8与PHO13双基因缺失酵母菌株构建
4
作者 崔晓静 杨晓迪 +2 位作者 袁頔 王俊芳 崔红晶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10,15,共5页
目的构建碱性磷酸酶PHO8与PHO13双基因缺失酵母菌株。方法依据基因同源重组原理,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编码Pho8蛋白N端60个氨基酸残基(包括跨膜结构域)缺失的PHO8基因缺失酵母(pho8△60)菌株;线性化载体p RS303-pho13-ko转化pho8△60... 目的构建碱性磷酸酶PHO8与PHO13双基因缺失酵母菌株。方法依据基因同源重组原理,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编码Pho8蛋白N端60个氨基酸残基(包括跨膜结构域)缺失的PHO8基因缺失酵母(pho8△60)菌株;线性化载体p RS303-pho13-ko转化pho8△60菌株,进一步缺失PHO13基因,构建pho8△60和PHO13双基因缺失(pho8△60pho13△)菌株;通过缺陷型培养基筛选方法,PCR鉴定阳性克隆基因组DNA。结果pho8△60菌株电泳条带为1151 bp和180 bp,pho8△60pho13△菌株电泳条带分别为1872 bp和174 bp。结论成功构建pho8△60pho13△酵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碱性磷酸酶 自噬 衰老
下载PDF
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伟 王文姝 袁頔 《应用科技》 CAS 2009年第7期11-15,共5页
语音增强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有效方法,它的首要目标是在接收端尽可能从带噪语音中恢复纯净的语音信号.针对噪声环境下的语音增强问题,提出了一种语音增强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子带的方向性特点以及小波系数尺度内的相关性,将小波系数的... 语音增强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有效方法,它的首要目标是在接收端尽可能从带噪语音中恢复纯净的语音信号.针对噪声环境下的语音增强问题,提出了一种语音增强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子带的方向性特点以及小波系数尺度内的相关性,将小波系数的概率分布建模为一种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在贝叶斯框架中采用这种概率模型可以得到一种具有空间自适应性的贝叶斯萎缩函数.利用这种萎缩函数可以实现对小波系数的修正.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噪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算法在主观和客观测试中都具有良好的语音增强效果,可以在语音识别、语音编码中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小波变换 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 贝叶斯萎缩函数
下载PDF
新题材、功能性与造像观——试论佛教版画对敦煌西夏石窟影响的几个方面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頔 褚丽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
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创作颇为重视对佛教版画图像的应用,在多元民族文化融汇的宏观背景下,营建者积极引入以版画为传播载体的新题材与新样式,绘制出一批格局新颖且契合窟室功能性、实践性的壁画作品。再结合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状况... 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创作颇为重视对佛教版画图像的应用,在多元民族文化融汇的宏观背景下,营建者积极引入以版画为传播载体的新题材与新样式,绘制出一批格局新颖且契合窟室功能性、实践性的壁画作品。再结合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状况分析可知,版画艺术施加于敦煌石窟中的烙印实是西夏官方佛教在该地区扎根发展的图像证据。而瓜、沙二地对版画元素吸收利用的程度不同,更深切地反映出官民各阶层之信仰方式与造像观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版画 敦煌西夏石窟 新题材 窟室功能 造像观念
下载PDF
榆林窟第2窟正壁普贤行愿图像定名考——兼论榆林窟第2窟营建背景 被引量:3
7
作者 袁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根据图像对比,榆林窟第2窟正壁说法图并南北两端故事画所依粉本为西夏《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二者结合应定名“普贤行愿经变相”,由此正壁形成文殊、普贤共存的格局以彰显佛之尊格并体现五台山信仰。同时,整窟建构出文殊为中心的神圣空... 根据图像对比,榆林窟第2窟正壁说法图并南北两端故事画所依粉本为西夏《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二者结合应定名“普贤行愿经变相”,由此正壁形成文殊、普贤共存的格局以彰显佛之尊格并体现五台山信仰。同时,整窟建构出文殊为中心的神圣空间,不仅满足信众参拜圣像的需求,还强调了西夏佛王治世背景与官方佛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版画 普贤行愿品 文殊信仰 皇家背景
下载PDF
莫高窟第363窟壁画组合与丝路元素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袁頔 《西夏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莫高窟第363窟为沙州回鹘重绘洞窟,窟内的行脚僧图与药师单尊像、主尊倚坐弥勒与门上七佛、主尊与两侧执扇弥勒等题材分别在窟门甬道、东西两壁面、龛内外等处形成了对应。第363窟体现了净土信仰同横、竖三世佛观念交融的宗教内涵。在... 莫高窟第363窟为沙州回鹘重绘洞窟,窟内的行脚僧图与药师单尊像、主尊倚坐弥勒与门上七佛、主尊与两侧执扇弥勒等题材分别在窟门甬道、东西两壁面、龛内外等处形成了对应。第363窟体现了净土信仰同横、竖三世佛观念交融的宗教内涵。在石窟艺术方面,丝路文化交流为第363窟的壁画绘制注入了汉、回鹘、契丹等不同民族的特色,是这一时期丝路多元文化在敦煌的相遇与结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63窟 行脚僧图 药师佛 执扇弥勒
下载PDF
西藏阿里帕尔嘎尔布石窟残K1窟内几则上师题记考释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頔 仁青才让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3,F0002,F0003,共12页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帕尔嘎尔布石窟兴建于古格时期,是古格佛教历史与艺术的珍贵遗存。据现场调查资料显示,该窟群中编号为残K1的窟室里尚留存数铺上师图像,且附有包含所绘上师姓名与事迹等关键信息的题记。通过对题记的识读,能够...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帕尔嘎尔布石窟兴建于古格时期,是古格佛教历史与艺术的珍贵遗存。据现场调查资料显示,该窟群中编号为残K1的窟室里尚留存数铺上师图像,且附有包含所绘上师姓名与事迹等关键信息的题记。通过对题记的识读,能够发现他们的身份为大悲观音法门传承者拉堆玛波父子及门徒。再结合诸种藏文史料的相关记载,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出拉堆玛波等人的活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管窥古格政权积极对外交往的举措及其佛教事业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尔嘎尔布石窟 上师题记 身份考证 古格佛教
下载PDF
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相关问题再探
10
作者 袁頔 《西夏研究》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莫高窟第76窟内的八塔变图像出现于宋初时期,其粉本应是中印佛教交流过程中由印度僧人传至敦煌的。而这一题材绘入洞窟时正处在敦煌末法思潮盛行的背景之下,作为正法象征的八塔变壁画蕴含了信众渴求佛法不灭的心愿。同时,莫高窟第76窟... 莫高窟第76窟内的八塔变图像出现于宋初时期,其粉本应是中印佛教交流过程中由印度僧人传至敦煌的。而这一题材绘入洞窟时正处在敦煌末法思潮盛行的背景之下,作为正法象征的八塔变壁画蕴含了信众渴求佛法不灭的心愿。同时,莫高窟第76窟作为大族营建的家窟,具有举办佛事活动的功能,八塔变与窟内其他题材的相互联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信众的信仰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塔变 印僧入华 末法思想 洞窟功能
下载PDF
由执扇弥勒与可汗之像看莫高窟第237窟重修相关问题
11
作者 袁頔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4-52,共9页
莫高窟第237窟的重修活动较为特殊,其主室壁画内容保存完整,仅将前室、甬道重绘,出现有执扇弥勒这一新式图样,并绘制回鹘可汗像于甬道壁。通过对执扇弥勒题材的探析,可以发现其蕴含有往生信仰与世俗王权的双重内涵。再结合回鹘可汗像与... 莫高窟第237窟的重修活动较为特殊,其主室壁画内容保存完整,仅将前室、甬道重绘,出现有执扇弥勒这一新式图样,并绘制回鹘可汗像于甬道壁。通过对执扇弥勒题材的探析,可以发现其蕴含有往生信仰与世俗王权的双重内涵。再结合回鹘可汗像与窟中现有壁画题材作整体考量,能够看出本次重修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既宣扬了沙州回鹘在敦煌统治的正统性,又巧妙利用前代洞窟,服务于自身佛教信仰的需要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扇弥勒 往生思想 回鹘可汗像 重修特点
下载PDF
莫高窟壁画中的“外国游客”
12
作者 袁頔 《华夏文化》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莫高窟壁画中的外族形象,多出现在唐以及五代时期的维摩诘经变、涅檗经变以及一些世俗图像当中,画卷里一般有吐蕃人、西域胡人、朝鲜半岛人等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原封建王朝来往频繁,其族人样貌出现于丝路枢纽—... 莫高窟壁画中的外族形象,多出现在唐以及五代时期的维摩诘经变、涅檗经变以及一些世俗图像当中,画卷里一般有吐蕃人、西域胡人、朝鲜半岛人等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原封建王朝来往频繁,其族人样貌出现于丝路枢纽——敦煌地区,实是大唐帝国国力昌盛、万国来会景象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外国游客 壁画 人物形象 维摩诘经 五代时期 西域胡人 朝鲜半岛
下载PDF
延安何家坬石窟再研究——兼论北宋沿边党项熟户佛教信仰特点
13
作者 袁頔 《西夏学》 2022年第1期309-324,共16页
延安何家坬石窟开凿于宋夏战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中,其功德主主体为北宋沿边党项熟户。通过判定中央佛坛上主尊的具体身份,能够厘清窟室整体结构与宗教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还原洞窟所承担的实际功能、管窥功德主的营建心理。最后,由于何家... 延安何家坬石窟开凿于宋夏战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中,其功德主主体为北宋沿边党项熟户。通过判定中央佛坛上主尊的具体身份,能够厘清窟室整体结构与宗教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还原洞窟所承担的实际功能、管窥功德主的营建心理。最后,由于何家坬石窟营建者的特殊民族属性,该窟可作为分析北宋时期陕北沿边党项族群佛教信仰特点的绝佳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家坬石窟 窟室主尊 实际功能 信仰特点
下载PDF
榆黄蘑菌糠提取液对盐胁迫下狗枣猕猴桃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鑫 袁頔 +1 位作者 姜明 刘丹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以狗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在25、50mmol·L^(-1)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榆黄蘑菌糠提取液(0、10、20、40、60mg·mL^(-1)),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狗枣猕猴桃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盐溶液处... 以狗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在25、50mmol·L^(-1)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榆黄蘑菌糠提取液(0、10、20、40、60mg·mL^(-1)),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狗枣猕猴桃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盐溶液处理下添加40~60mg·mL^(-1)榆黄蘑菌糠提取液对狗枣猕猴桃幼苗的根长、株高、根质量、单株质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其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随着浸提液营养成分的添加呈降低趋势,可显著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黄蘑菌糠提取液 盐胁迫 狗枣猕猴桃 幼苗
原文传递
行僧神化与图像重构——瓜州榆林窟第21窟新辨识行脚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頔 沙武田 《形象史学》 2021年第2期192-218,共27页
一前言瓜州榆林窟第21窟初建于唐代,由主室、后甬道、前室、前甬道构成,主室为覆斗顶并建有中心佛坛,现存壁画主要是宋曹氏归义军晚期重绘作品,而较为特殊的是,在该窟前甬道南、北壁西端即门口位置有两铺回鹘风格的说法图,下部均漫漶严... 一前言瓜州榆林窟第21窟初建于唐代,由主室、后甬道、前室、前甬道构成,主室为覆斗顶并建有中心佛坛,现存壁画主要是宋曹氏归义军晚期重绘作品,而较为特殊的是,在该窟前甬道南、北壁西端即门口位置有两铺回鹘风格的说法图,下部均漫漶严重,在最外侧门的位置又被后期人为加固的封门墙遮掩了部分壁画,因此画面不全。关于这两铺说法图,较早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中记作"洞口""佛二铺南北壁"^(1);张伯元《安西榆林窟》录作北壁"说法图(残毁)",南壁"药师佛一铺(残毁)"^(2);霍熙亮整理榆林窟内容总录记为"南壁东侧回鹘画药师佛一铺(下漫漶)","北壁东侧说法图一铺"^(3),此处"南壁东侧""北壁东侧"有误,实均为甬道南北两壁的"西侧"即窟门位置,该窟坐东面西,窟门向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法图 榆林窟 北壁 覆斗顶 瓜州 佛坛 药师佛 图像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