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沈世纫小记
- 1
-
-
作者
袁鹤年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一位老者进城办事路过我家,临走时在我桌上扔下一本书——《雪域十年》。他只说有空看看。 看看就看看吧,晚上的时间有的是。封面上是连绵起伏的秃山,一片蓝色;上边一轮月亮(或许是太阳)也是蓝色。未掀开书页前,我就猜想,“雪域”者西藏也。因为我去过西藏。从自然的角度审视,“雪域”是圣洁的淑女。 从第一章看起,才知这本书是报告文学集,是一位女记者——老新闻工作者的回忆录。
-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报告文学
唐古拉
柴达木盆地
女大学生
通天河
青藏高原
中国新闻史
高原缺氧
《陕西日报》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榆树下的欲望》和奥尼尔的悲剧思想
被引量:8
- 2
-
-
作者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1年第4期29-33,共5页
-
文摘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纽约市格林威治村剧院首次上演了尤金·奥尼尔的新作《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是奥尼尔自一九一三年开始剧本写作生涯、创作了近三十部作品之后完成的,也是他的戏剧创作思想臻于成熟的代表剧作。这部剧作在美国戏剧评论界和观众中引起了一场争论。一些人认为《榆树下的欲望》“
-
关键词
欲望
剧作家
尤金·奥尼尔
作品
戏剧创作
妻子
母亲
戏剧评论
格林威治
榆树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与汤姆·斯托帕德一席谈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7年第5期23-30,共8页
-
文摘
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于1937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兹林市。战争爆发前夕,他和父母、哥哥一起离开了那里。这次访谈是由英国《戏剧季刊》的罗杰·哈德森(Roger Hudson)、凯瑟琳·伊特津(Catherine Itzin)和西蒙·特拉斯勒(Simon Trussler)在伦敦古治大街该杂志办公室内进行的。汤姆·斯托帕德来到他们的办公室,谈话由他的家世开始。
-
关键词
戏剧冲突
剧作家
政治
阶级
喜剧
作品
评论家
公司
捷克斯洛伐克
办公室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评《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1984》
- 4
-
-
作者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6年第1期88-90,共3页
-
文摘
“我要求这样的故事:开头几句就使我感到惊愕从而一下子抓住了我,中间部分把我关于人类活动的知识加以扩展、深化或磨炼,结尾则由于叙述的完成而让我产生一种感情上的激荡。”这是《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1984》的特约编者约翰·厄普代克在该书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些话自然反映了编者的选择标准,而约翰·厄普代克是自1978年以来的第七位编者。由于特约编者的标准、趣味和想法不尽相同,这部一年一本的短篇小说集也就更丰富多彩地反映了在北美(因为集子中还选有加拿大作家的作品)这一地区里这种文学形式历年所取得的成就。
-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厄普代克
小说集
女主人公
作家
作品
母亲
主题
家庭
欧茨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新的纪元
- 5
-
-
作者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2年第8期63-63,共1页
-
-
关键词
纪元
叶芝
礼法
淹没
发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方世界
启示
爱尔兰
心情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哪家剧派是荒诞剧派?
被引量:18
- 6
-
-
作者
爱德华.阿尔比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1年第1期50-53,共4页
-
文摘
我在戏剧界一位朋友的判断力,与其说是由于他的推理,倒不如说是靠着他那万无一失的直觉而值得人们尊重。就在上个星期,这位朋友发表意见说:“荒诞剧派到了头了。它在走下坡路,完了。” 表面上看。
-
关键词
荒诞剧
戏剧节
百老汇
剧作家
朋友
契诃夫
易卜生
贝克特
剧团
布莱希特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丽达·乔的超脱
被引量:2
- 7
-
-
作者
乔治.里加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3年第8期66-92,共27页
-
文摘
《丽达·乔的超脱》是加拿大剧作家乔治·里加(George Ryga,1932——)于1967年完成的又一部关于北美印第安人痛苦遭遇的剧本。与剧作家于1964年所写的另一部剧本《印第安人》相比,《丽达·乔的超脱》以更深刻的笔触描写了印第安人的苦难和绝望。 剧中的女主人公丽达·乔和男友杰米·保尔为了摆脱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印第安民族保留地内的屈辱生活,来到大城市(温哥华),渴望得到自由的新生活。但是白人社会的“文明”容不得这些被认为是卑贱的民族。丽达的无声反抗带给她的是屈辱、更多的屈辱。她被指控犯有流浪、卖淫、偷窃等罪行,最后遭到三个白人醉汉的强奸、谋害。男友杰米虽然主张采取行动进行反抗,但也被逼得走投无路,除去采取酗酒乃至零星的破坏行动之外,别无他法,最终也是被三个白人醉汉打昏后,扔到轨道上被火车轧死。 这是一部充满印第安人血泪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里加在表现他的现实主题时,使用了“意识流”、回忆倒叙、神秘幻象和对比等现代派的手法。使主题的表现更生动、更深刻。整个剧以丽达·乔在法庭受审为主线,通过她与法官对话时的回忆,再现出她在保留地时与妹妹艾琳的欢快生活,描述了她和杰米在城市幻想建立家庭和这种幻想的无法实现乃至破灭,揭示了印第安民族内部老一代的忍辱求生和新一代对新生活的渴求之间的冲突,抨击了白人社会对印第安人的冷漠、对他们渴求自立生活的不理解和歧视。而在这些欢快、幻想、冲突和冷漠、歧视的后面,三个白人醉汉——凶手的身影时隐时现,更加深了现实的冷酷。丽达和妹妹采草莓时的欢快场面被暴风雨破坏,醉汉的出现几乎使艾琳吓昏。与丽达和杰米相反的是克拉拉和丽达的父亲。前者代表的是追求新的生活和改变现状,后者则是接受现实要求于他们的一切:生了孩子要给别人去抚养;安于落后愚昧的生活。就连艾琳也放弃了追求而返回保留地去过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了。这些手法都加深印第安人如不对现实屈服(被溶化)就要被现实毁灭的严肃主题,使得原来似乎不相关联的事件联结起来,造成一种剧中主人公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感觉。作者表达了他对白人社会的控诉和对印第安人的深切同情。正如丽达·乔的妹妹在剧终时说的那样,“洋灰马路刺痛了她(丽达·乔)的脚”。正是白人社会的“文明”毁灭了她。 作者使用的加深主题的另一个手法是,在剧本中安插了一位谣曲歌手。这种借用古老的戏剧中制造间离效果的手法不仅仅有助于把繁多的情节头绪贯穿起来,而且对剧中人物的感情起了衬托和补充的作用。歌曲虽富有浪漫色彩,但却包含着冷漠和讥诮,如歌手在丽达对杰米的未来表现出倔强的乐观的时候却唱出了火车轮子冒火星——预示着杰米的被害。歌手的的存在、幕启时演员们的特别登场方式以及剧中人物对观众的直接指责,都使观众始终意识到他们是旁观者,从而通过目睹台上事件的发生过程而想到自己的责任。 里加对戏剧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还表现在他对舞台灯光的使用上。全剧自始至终不使用大幕,完全靠灯光的变换表示不同的场景。灯光照出法庭、田野、公寓,也照出了保留地和印第安墓地。 正是由于《丽达·乔的超脱》的现实主义主題和剧作家表现主题时所采用的各种现代派方法,使得这个剧在温哥华演出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认为加拿大现代最杰出的剧本之一。
-
关键词
保留地
法官
衣服
荷马
印第安人
火车轮
手法
舞台
剧作家
主题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美国之梦
被引量:2
- 8
-
-
作者
爱德华.阿尔比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1年第1期34-50,共17页
-
文摘
《美国之梦》上演于一九六一年,与前两个剧本一样,近于荒诞,离奇,无戏剧的传统可言。父亲、母亲和姥姥住在一套房子里。(剧中唯一有名字的人是那位连自己也搞不清为什么出场的贝克尔太太)在母亲和姥姥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敌意,以致好像要把姥姥赶出去。这一切又都是围绕着“不满足”这个症结在进行。而这个“不满足”好像只是因为(主要是因为)父亲和母亲曾经失掉过一个说来像是一个塑料玩偶的“孩子”,是一种幻象。敌意和冲突在继续,直至美国之梦(一个连自己也搞不清是否真正完全存在着的年青人)的来临。 对于这种荒诞不经、离奇古怪的情节,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为什么会受到欢迎呢?答案看来要从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去寻找。原来,在美国社会中起着作用的大多数价值观念都源出于所谓家庭和谐这种资产阶级理想。正是这种理想使整个社会机器运转正常。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下意识地和这种和谐的理想发生着冲突——家庭的和谐变成了家庭的瓦解。而阿尔比通过他的戏剧恰巧是既满足了这种理想又表现了隐藏在这种理想背后的抗议。正是这样一种自我嘲弄的阿尔比式喜剧使得剧作家本人成了美国近期著名的剧作家之一,成了荒诞剧派在美国的代表人物。
-
关键词
母亲
父亲
救护车
家庭
名字
帽子
盒子
美国
喜剧
老年人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翻译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布赖恩.弗里尔
袁鹤年
-
机构
圣.柯伦姆学院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8年第6期31-53,共23页
-
文摘
人物休村民学校校长玛纳斯休的长子,协助父亲在村民学校任教吉米·杰克·凯西村民,六十多岁,绰号“神童”。
-
关键词
名字
上帝
欧文
语言
多尔
五十年
会讲
标准化
孪生兄弟
帐篷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航道
- 10
-
-
作者
苏珊.米诺
袁鹤年
-
机构
哥伦比亚大学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6年第3期53-58,65,共7页
-
文摘
“我可不打算相信这家伙,”德莉拉在那个殡仪馆接待员离开接待室之后说。她伸长了脖子盯着他走向大厅的另一头。我们听得见柜子吱喳和砰砰的开关声。“他找不到她的,”她说。我妹妹是不喜欢让人伺候的。
-
关键词
殡仪馆
骨灰盒
接待室
母亲
船码头
电视
纽约
膝盖
草坪
父亲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羊鹿和黑黑的油
- 11
-
-
作者
约翰.麦格拉斯
袁鹤年
-
机构
苏格兰"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4年第11期69-93,共25页
-
文摘
晚会开始时,琴师在小卖部、休息厅等处聚集的观众中间弹奏着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乐曲,观众正在进入剧场。剧团的演员在舞台边上一边准备着道具、服装等物,一边和观众当中的朋友们说着话,同时和着乐曲敲鼓、吹口哨。观众如果愿意也可以和着乐曲踏脚、拍手。
-
关键词
歌手
司仪
苏格兰人
观众
舞台
伯爵
妇女
土地
朋友
成员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印第安人
- 12
-
-
作者
乔治.里加
袁鹤年
-
机构
加拿大广播公司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1年第10期55-62,共8页
-
文摘
人物 印第安人 流动印第安工人。黝黑、精瘦、长发。身穿紧身牧童裤,肮脏的深色衬衫只因有口袋上那奇异的西部图案才增添些光辉。脚登一双陈旧裂口的牧童靴,头戴一顶黑色宽边牧童帽。 华生 农场主。印第安人的雇主。 职员 心满意足的文职官员。在印第安事务部做实地调查工作。
-
关键词
印第安人
职员
名字
老板
帐篷
保留地
华生
笔记本
桩子
汽车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商人
- 13
-
-
作者
阿诺德.韦斯克
袁鹤年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1年第7期47-62,共16页
-
文摘
《商人》一剧是英国当代剧作家阿诺德·韦斯克于一九七六年对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加以改编而成。同年在瑞典的斯多哥尔摩举行首次演出,随后于美国纽约百老汇(1977)和英国伯明翰(1978)公演。 多年以来,在莎士比亚研究中,围绕《威尼斯商人》有着不少的争论,尤其是对剧中主要人物之一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韦斯克这位英国犹太剧作家以自己的改编本参加了这场关于《威尼斯商人》的讨论,提出一位继承了本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受迫害的意识的犹太作家的见解,从而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译出了《商人》的第二幕全部。译者依据的是一九七八年在伯明翰公演时的演出本,即《商人》第八次修订版。 韦斯克在第一幕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借夏洛克及其朋友之口描述了十四、十五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对被天主教视为异端的犹太教及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及随之而来的大批犹太人向圣地耶路撒冷的迁徙。威尼斯这一商业城市为了能够对自己的穷苦百姓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同意一部分犹太人在该城定居,并从事高利贷活动。威尼斯与居住该城的犹太人签订了协议:犹太人以税款形式向该城提供金钱援助并放账给威尼斯的穷人;威尼斯则设立犹太聚居区供犹太人居住。威尼斯的法律对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完全适用。 在人物刻画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上,韦斯克做了重大的改动。夏洛克虽然保留了高利贷者的身份,但更多地是以一个热爱知识、崇敬学者—特别是研究犹太经典的学者,珍藏书籍并对自己的学识感到自豪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而在莎翁原剧中夏洛克的仇敌,商人安东尼奥在韦斯克的《商人》中是夏洛克的密友,而且由于受到夏洛克学识渊博的影响开始对自己曾颇感满足的商人生活感到厌倦,在夏洛克面前自惭形秽。借据的签订不再是夏洛克的报复手段,而成为为了嘲弄威尼斯的法律所开的一个玩笑。夏洛克在法庭上拒绝改变法律坚持按借据办事,是为了使自己的民族不致因法律可随意改变再遭受苦难。波霞在《商人》中仍然是机智、聪敏、有文化、有教养的新女性。但是她在法庭上没有女扮男装。她指出借据中的矛盾而解救夏洛克出困境。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嘉也是一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不满意于夏洛克的迂腐,不愿屈从家庭中那枯燥生活的约束,决定出走。 《商人》的结局也与莎翁的原剧不同。夏洛克要离开威尼斯,到耶路撒冷寻求归宿。安东尼奥只救回了他的部分货物。他还要去耶路撒冷拜访他的老友。波霞要嫁给巴萨尼奥,但不会受他支配。杰西嘉并没有和洛伦佐结婚。韦斯克通过波霞之口暗示她也是要到耶路撒冷去的。 就这样,韦斯克把《威尼斯商人》几乎完全颠倒了过来,表露了他对曾经遭受过长期迫害和磨难的犹太民族的深切同情,也可以说是他对某些认为《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反犹剧本的评论做出的反应。
-
关键词
夏洛克
安东尼奥
朋友
犹太人
巴萨尼奥
《威尼斯商人》
民族
法律
英国
借据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要是你明天死了怎么办?
- 14
-
-
作者
大卫.威廉逊
袁鹤年
-
机构
墨尔本斯温伯恩技术院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0年第4期36-64,共29页
-
文摘
《要是你明天死了怎么办?》描写一个内向、怯懦的年青作家安德鲁,下意识地害怕重复他父亲肯的遭遇,离开了他那爱支配人,脾气特大的妻子麦瑞迪丝(完全是他母亲艾琳的化身)和孩子们,去和记者科丝蒂,一个不允许他表现任何怯懦的女人同居。安德鲁不理解肯为何容忍艾琳,肯的回答是“在那些日子里(分居)不是那么容易的”。确实,那些日子里社会的非难是如此难以忍受,肯只能牺牲掉他个人的成长和前途和艾琳免强过下去,而安德鲁不愿遭遇这种结局,采取了不同的行动。尽管安德鲁对自己的孩子有种内疚的心情,和科丝蒂的孩子相处亦很困难,他仍希望科丝蒂的“到时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话会实现。 在剧本里,威廉逊笔下的安德鲁对旧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失去信任,可又没有新的来指导他的行为。他称自己是“道德低能儿”。他可以轻松地描述他的这种心情,可是一种缺乏道德标准的恐惧总是甩不掉,只有当他被当场抓住或受到惩罚时才感到轻松一些。这种对价值破灭的恐惧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认为,问题愈严重,人物愈加喜剧化。威廉逊本人讲过,“……尽管我抨击澳大利亚的社会,但我对它还是有感情的。我喜欢那种在最坏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那种可怕的、讥诮的幽默感。我以为标准的澳大利亚笑话是:“一个醉鬼坐在公园里的长凳?
-
关键词
安德鲁
澳大利亚
道德标准
自然主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活动
艾琳
剧本
接触方式
最坏情况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怎样开展外语课外活动?
- 15
-
-
作者
金学文
袁鹤年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59年第2期88-90,共3页
-
文摘
“怎样开展外語課外活动?”这是外語教学討論中常被提出的問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多快好省的方針提出后,这問題就更吸引了外语教师們广泛的注意。为了在外語教学中贯彻多快好省的原則,除了改編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課堂教学貿量以外,大力开展課外活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
关键词
课外活动
外语教师
教学
社会主义
改进教法
开展
俱乐部
性活动
语系
教材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怎样改进我们的口语教学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陈梅洁
袁鹤年
M.SERAFIMOVA
-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58年第3期313-321,共9页
-
文摘
在西语院系跃进的规划里,都提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因此口语教学如何改进也就成为大家所十分关心的问题了。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在这里发表了这样一些文章:1.北京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陈梅潔同志(Margaret Turner)的“我们的口语课存在着什么问题”——她所说的“我们”是指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但是我们想各院系的情况多少有些相同之处,因此她所提出的问题也有一般的意义。2.一位苏联英语教师寄赠给陈梅潔同志的会话材料两则和来信中说明这个材料的用法的部分。这个会话材料设计新颕有趣,很值得我们的口语课教师认真学习。有些口语课教师苦于教法单调、呆板,堂上空气沉闷,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材料,便可知道只要我们从学生利益出发,多想办法,口语课是大有可为的,不仅可以做到课堂空气生动活泼,而且能够确实保证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这位苏联教师是列宁格勒大学的塞拉菲莫娃同志,她一向关心我们的口语教学,现在又让本刊发表她的信和材料,我们在此表示最大的感谢。3.苏联列宁格勒外语师范学院(现并入列宁格勒大学外语系)的各年级口语实习课推荐题目和教法,对于正在编订新的教学大纲的我国的西语院系一定会有很大的学习价值。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苏联的口语教学是怎样密切地结合苏联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他们的政治生活,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高度思想性,在教学步骤和题目安排上又怎样体现了科学性和计划性。口语教学是一个重要问题。本刊这期所做的只是为这问题的讨论起了一个头,我们希望我国的西语教师们来参加讨论,欢迎提出看法和具体改进方案,使我们能在外语教学的这一重大环节上得到飞跃的进步。
-
关键词
口语教学
教师
列宁格勒
学生
苏联
口语课
教法
题目
方法
材料设计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