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草地贪夜蛾不同田间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肖汉祥 袁龙宇 +3 位作者 高艳 张振飞 李振宇 李燕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2,共5页
采用饲料浸药法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的相对敏感基线,并测定了广东省广州、东莞、开平、平远和阳江等5地田间草地贪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 采用饲料浸药法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的相对敏感基线,并测定了广东省广州、东莞、开平、平远和阳江等5地田间草地贪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虫螨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药剂对敏感草地贪夜蛾种群2龄幼虫的LC_(50)在0.037~0.300 6 mg/L之间。除平远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保持敏感外,其余4个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在3.51~9.99倍之间,属低水平抗性;阳江和东莞种群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分别为17.62倍和17.71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其他3个种群对多杀霉素抗性在4.69~7.60倍之间,属低水平抗性;除平远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为5.34倍,属低水平抗性外,其他4个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在0.39~1.08倍之间,属于敏感水平;开平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虫螨腈的抗性倍数为10.77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广州、东莞和阳江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虫螨腈的抗性倍数在4.21~8.84倍之间,属低水平抗性;平远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虫螨腈的抗性倍数为2.37倍,属敏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抗药性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的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龙宇 黄智林 +4 位作者 罗静 孙慧超 刘玲娟 袁宇星 田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背景心功能异常时舒张功能通常首先有改变,目前虽有很多关于心室收缩功能研究,但却鲜有关于先天性心脏病(CHD)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常见左向右分流型CH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设计自身前后对照... 背景心功能异常时舒张功能通常首先有改变,目前虽有很多关于心室收缩功能研究,但却鲜有关于先天性心脏病(CHD)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常见左向右分流型CH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的年龄<18岁并行介入治疗的CHD患儿,排除复杂CHD、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招募健康儿童。行剑突下、胸骨旁、胸骨上窝等部位多切面超声扫查,采集病例组和健康儿童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左心室结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运动频谱和肺静脉血流频谱指标)及一般信息(超声检查时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基于健康儿童的左心功能指标,分析比较病例组介入手术前1周内、术后1 d、术后1个月时点的左心功能指标变化。主要结局指标介入术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比值、E/二尖瓣环室间隔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流速(E')比值、E/二尖瓣环侧壁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流速(e')比值恢复水平。结果病例组163例,PDA亚组60例、VSD亚组42例、ASD亚组61例;招募健康儿童61例。PDA、VSD亚组年龄、身高、体重、BS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A、VSD和ASD亚组,LAI、E/A比值、E/e'比值和E/E'比值,术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下降,术后1个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肺静脉血流频谱D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均呈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较对照组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儿童常见左向右分流型CHD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手段,PDA、VSD和ASD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介入治疗后舒张功能主要指标可得到改善,术后1个月后可恢复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广东省稻水象甲生活史及越冬规律
3
作者 袁龙宇 雷浩霖 +3 位作者 李燕芳 肖汉祥 魏洪义 张振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2-1200,共9页
【目的】明确广东省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vzophitus生活史、越冬生境、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和天敌种类,为这一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4月通过实地调查、室内笼罩饲养观察和卵巢解剖研究稻水象甲在广东的... 【目的】明确广东省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vzophitus生活史、越冬生境、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和天敌种类,为这一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4月通过实地调查、室内笼罩饲养观察和卵巢解剖研究稻水象甲在广东的生活史和越冬生境;通过对稻水象甲成虫中肠内容物进行分子检测探明其越冬过渡寄主植物;利用特征序列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标记技术明确稻水象甲的主要天敌种类。【结果】2019年3月-2021年4月稻水象甲在广东双季稻区一年发生2代,具有越冬和越夏习性。广东稻水象甲经历一个完整世代需要(140.86±1.05)d,幼虫历期为20 d左右。广东稻水象甲以成虫越冬,越冬生境模式为稻田-过渡带(草地)-沼泽地(水草丰盛),且越冬期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存在滞育现象,发育等级Ⅰ级。稻水象甲成虫中肠内容物分子检测发现,其越冬期主要的过渡寄主植物为再生稻及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基于SCAR的PCR结果表明,游猎型蜘蛛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为稻水象甲的主要天敌。【结论】稻水象甲在广东一年发生2个世代,主要于沼泽地中越冬,李氏禾和再生稻为其越冬期的主要过渡寄主,越冬地的主要天敌为沟渠豹蛛。这些发现对广东地区稻水象甲疫情精准防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生活史 越冬 肠道内容物 寄主植物
下载PDF
我国农用无人机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汉祥 李燕芳 +1 位作者 袁龙宇 张振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139-147,共9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农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农用无人机的使用量日益增长,应用的农作物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农用无人机在水稻生产领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农用无人机主...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农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农用无人机的使用量日益增长,应用的农作物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农用无人机在水稻生产领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农用无人机主要应用于植保作业、飞播种植和杂交制种等方面。农用无人机用于低空作业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作业质量均匀;与有人驾驶大型航空飞机作业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够满足高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对于水稻这种地面机械难以进行作业的情况,中国研发了多种适合的农用无人机。综述了国内外农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用无人机主要机型分类,着重介绍了我国农用无人机在水稻植保作业、飞播种植、杂交制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农用无人机在水稻生产应用上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体系标准、加强无人机电池研发、加强专用药剂及助剂的研究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无人机 水稻 植保 播种 制种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及其初定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芳 冯芳 +4 位作者 肖汉祥 袁龙宇 周柏权 邱树青 张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1658,共8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主要病毒病害之一,挖掘抗源与抗性基因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田间人工接毒和改良室内抗性鉴定技术,结合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发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主要病毒病害之一,挖掘抗源与抗性基因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田间人工接毒和改良室内抗性鉴定技术,结合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发现了1个育种群体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出现抗感分离,暗示存在3个隐性抗病毒基因。通过对这个群体的单株进行抗病性鉴定,获得抗病和感病单株构建极端池,结合水稻绿色基因芯片技术快速高效的进行基因分型,完成3个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基因的初定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基因芯片 BSA 抗性鉴定
下载PDF
水稻送嫁药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燕芳 刘志华 +4 位作者 李宏周 谢加勇 肖汉祥 袁龙宇 张振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106-107,112,共3页
本文通过开展送嫁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试验,评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0 d,20%呋虫胺悬浮剂450、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9.07%、43.69%,4%二嗪磷颗粒剂22.5、45.0 k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57%、72.32... 本文通过开展送嫁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试验,评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0 d,20%呋虫胺悬浮剂450、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9.07%、43.69%,4%二嗪磷颗粒剂22.5、45.0 k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57%、72.3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45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26%、94.27%;药后20 d,20%呋虫胺悬浮剂450、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37%、54.34%,4%二嗪磷颗粒剂22.5、45.0 k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92%、81.03%,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45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1.68%、63.51%。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用作稻水象甲的秧田送嫁药效果明显,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水象甲 送嫁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汉祥 李宏周 +4 位作者 刘志华 谢加勇 李燕芳 袁龙宇 张振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0期94-95,共2页
本文通过开展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评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0 g/hm^(2)对稻水象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 d的保叶效果和幼虫防治效果... 本文通过开展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评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0 g/hm^(2)对稻水象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 d的保叶效果和幼虫防治效果分别为88.01%和87.52%,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水稻 稻水象甲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袁龙宇 李燕芳 +2 位作者 肖汉祥 齐国君 张振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7-304,共8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危害水稻Oryza sativa L.的毁灭性害虫。种植抗虫水稻品种可以控制褐飞虱危害,技术手段绿色、经济且可持续。但是,褐飞虱致害性变异速度快且程度高,常导致抗虫水稻品种使用年限缩短。目前,针对褐飞虱致...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危害水稻Oryza sativa L.的毁灭性害虫。种植抗虫水稻品种可以控制褐飞虱危害,技术手段绿色、经济且可持续。但是,褐飞虱致害性变异速度快且程度高,常导致抗虫水稻品种使用年限缩短。目前,针对褐飞虱致害性个体表型及分子标记、产生原因与机制、功能基因研究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围绕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产生的遗传基础、分子标记、变异的主动机制和被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方向进行展望。为更好地利用抗虫品种控制虫害,做好害虫的致害性监测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害性 变异机制
下载PDF
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动态监测及遗传多态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阳刚 袁龙宇 +3 位作者 黄德超 李燕芳 肖汉祥 张振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1129,共10页
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区域综合防治策略,2018—2022年对广东省珠三角稻区、粤东稻区、粤西稻区和粤北稻区9个市的越冬代大螟进行调查和采样,于室内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和序列分析,采用线粒体COI、COII等分子标记技... 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区域综合防治策略,2018—2022年对广东省珠三角稻区、粤东稻区、粤西稻区和粤北稻区9个市的越冬代大螟进行调查和采样,于室内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和序列分析,采用线粒体COI、COII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越冬代大螟进行单倍型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2年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虫量很高,粤东稻区和珠三角稻区平均虫量均大于大发生量。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20个单倍型,89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840,固定系数为0.473,基因流为0.56,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1.965,Fu’s Fs值为-2.454。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372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790,固定系数为0.816,基因流为0.11,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3.224,Fu’s Fs值为54.260。表明广东省不同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较高,亲缘关系近,但存在着遗传分化现象,种群间遗传分化现象主要原因为遗传漂变,种群未经历明显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代大螟 虫量 监测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COI COII 基因流
原文传递
褐飞虱CYP6ER1的时空表达及其对呋虫胺的响应
10
作者 肖汉祥 李燕芳 +3 位作者 陈珊媛 戴阳朔 袁龙宇 张振飞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目的】揭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对呋虫胺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呋虫胺不同抗性的褐飞虱种群为材料,采用qRT-PCR方法检测CYP6ER1在褐飞虱各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以及在呋虫胺半致死浓度处理后的P450酶的活性和CYP6ER1基... 【目的】揭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对呋虫胺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呋虫胺不同抗性的褐飞虱种群为材料,采用qRT-PCR方法检测CYP6ER1在褐飞虱各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以及在呋虫胺半致死浓度处理后的P450酶的活性和CYP6ER1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物测定的方式检测了广东省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药性和CYP6ER1基因在不同地理种群中的表达量。【结果】CYP6ER1基因在抗性褐飞虱种群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在成虫期3-9 d时和中肠组织中也有很高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褐飞虱在呋虫胺半致死浓度处理后,CYP6ER1基因表达量和P450酶的活性均存在差异;而且广东地区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CYP6ER1基因表达量和抗性水平有关。【结论】CYP6ER1可能参与褐飞虱对呋虫胺的解毒代谢过程,影响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药性 CYP6ER1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