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盂蘭盆之意——自恣日的“飯鉢” 被引量:3
1
作者 辛島靜志 裘雲青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279-301,共23页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一直至3世紀,佛經是用口語流傳的。直至3世紀末,口傳佛典纔逐漸用梵文改寫。唐代玄應缺乏對於印度口語的理解,因此他對"盂蘭盆"的解釋極其牽强,毫無根據。"盂蘭"很有可能是來自梵文odana(米飯)的口語詞形olan(a)的音寫,這樣"盂蘭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飯的鉢",《盂蘭盆經》就意味着"飯鉢經"。筆者認爲《盂蘭盆經》不是僞經,而是3—4世紀竺法護或其他某個譯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漢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兰 盂兰盆 盂兰盆经 竺法护 玄应 自恣
下载PDF
《中阿含经》原语问题之考察
2
作者 辛岛静志 裘云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卷,No.26)的印度原本是由一位来自喀什米尔的僧人僧迦罗刹(Samgharaksa)吟诵,由另一位喀什米尔僧人瞿昙僧迦提婆(Gautama Samghadeva)于397—398年译为汉语的。对这部经中的音译词进行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卷,No.26)的印度原本是由一位来自喀什米尔的僧人僧迦罗刹(Samgharaksa)吟诵,由另一位喀什米尔僧人瞿昙僧迦提婆(Gautama Samghadeva)于397—398年译为汉语的。对这部经中的音译词进行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僧迦罗刹于四世纪末吟诵的印度原本即使仍包含很多犍陀罗语以及其他口语元素,但已在很大程度上梵语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阿含经》 犍陀罗语 印度古代口语 佛教语言
下载PDF
《生經》詞語選釋六則
3
作者 裘雲青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48-63,共16页
竺法護譯《生經》中有眾多疑難用詞,至今仍未得到深入解讀,這與竺法護多用意譯或音譯意譯結合的方式翻譯有極大的關係。本文通過梵漢對比以及利用不同包括日本古寫經在内的寫本校勘,考證"讒哳""摩納學志""罪塵... 竺法護譯《生經》中有眾多疑難用詞,至今仍未得到深入解讀,這與竺法護多用意譯或音譯意譯結合的方式翻譯有極大的關係。本文通過梵漢對比以及利用不同包括日本古寫經在内的寫本校勘,考證"讒哳""摩納學志""罪塵勞""歲節""令"及"使""從"等六則詞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法護 生經 讒哳 摩納學志 罪塵勞 歲節 使
原文传递
《鹿母經》真僞考
4
作者 裘雲青 《汉语史学报》 2019年第1期67-90,共24页
《大正新修大藏經》中分别有一短和一長兩部《佛説鹿母經》,二者内容相近,譯者皆作竺法護。本文通過對這兩部經作詞彙比對,認爲長篇《佛説鹿母經》爲竺法護原譯,短篇《佛説鹿母經》是長篇的縮略。
关键词 《佛説鹿母經》 竺法護 “時” “於是” “言” “賢者”
原文传递
《列子》與《般若經》
5
作者 辛嶋静志 裘雲青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5-14,共10页
《列子·仲尼篇》善射者矢矢相屬章抄襲了無叉羅、竺叔蘭291年譯《放光般若經》"箭箭相拄,不令前墮"的譬喻,因此該章的撰寫應在291年之後;張湛没有僞造《列子》;《列子》的撰寫者可能是張湛的祖父張嶷或父親張曠。
关键词 《列子》 《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 《列子序》 張湛 張嶷 張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