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例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1
作者 裘杨云 《浙江预防医学》 1999年第6期18-19,共2页
<正>肺通气功能是对矽肺病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国内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现就笔者对100例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矽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作一分析。材料与方法1.患者来源:将我院1996、1997两年的门诊、住院矽... <正>肺通气功能是对矽肺病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国内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现就笔者对100例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矽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作一分析。材料与方法1.患者来源:将我院1996、1997两年的门诊、住院矽肺病人测定的肺功能资料随机取样,取出100例,其中矽肺Ⅰ期50例(合并结核1例、合并肺气肿1例),Ⅱ期50例(合并结核4例、合并肺气肿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46~66岁,平均54岁。工种分别为井下工28例、轧石工34例、砂轮工28例、抛光工3例、翻砂工4例、养路工3例;专业工龄最长32年,最短6年,平均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功能 卫生监督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治疗前后的P波离散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郁昭华 裘杨云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2,共1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P波离散度变化。方法观察 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胺碘酮治疗前后 P波离散度的变化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治疗前 P波离散度增高 [( 4 7.92± 8.14 ) ms] ,治疗后 P波离...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P波离散度变化。方法观察 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胺碘酮治疗前后 P波离散度的变化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治疗前 P波离散度增高 [( 4 7.92± 8.14 ) ms] ,治疗后 P波离散度降低[( 4 0 .0 1± 7.0 2 ) ms]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两者分别与对照组 [( 38.89± 5 .2 5 ) ms]比较 ,前者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后者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胺碘酮 药物疗法 治疗 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