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重症肺炎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裴学勇 马耀 +1 位作者 任节 汪小玲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RDW是否高于入院,分成RDW非升高组和RDW升高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RDW是否高于入院,分成RDW非升高组和RDW升高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DW升高组和RDW非升高组90 d累积生存率;应用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RDW、RDW、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红蛋白(Hb)、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均P<0.05);RDW升高组的APACHEⅡ评分、入院RDW、乳酸显著高于RDW非升高组,氧合指数低于RDW非升高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DW升高组90d病死率高于RDW非升高组(χ~2=15.89,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RDW升高、氧合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的升高能较好显示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尤其是RDW的动态上升可作为重症肺炎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对重症肺炎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乳酸 病死率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乳酸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裴学勇 马耀 任节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乳酸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72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记录第一次BIS监测值、监测复苏成功后第一次乳酸值,行急...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乳酸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72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记录第一次BIS监测值、监测复苏成功后第一次乳酸值,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复苏后的GCS评分。根据28d内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IVe,ROC),评价BIS、乳酸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死亡组的BIS值、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而乳酸值及APACHEII评分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BIS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乳酸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532,P〈0.01),BIS预测心肺复苏术后预后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71;乳酸预测心肺复苏术后ROC曲线下AUC为0.845。结论BIS及乳酸能很好反应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乳酸 APACHEⅡ评分 心肺复苏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晶晶 裴学勇 钟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6入住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14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其入院24 ...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6入住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14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其入院24 h内的RDW、降钙素原(PCT),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RDW、PCT及APACHEⅡ的差异;分析RDW正常组(11.6%~14.4%)与升高组(〉14.4%)PCT、APACHEⅡ的差异,RDW、PCT分别与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RDW、PCT及APACHEⅡ对重症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的RDW、PCT、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大于存活组(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升高组的RDW、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高于RDW正常组(P〈0.05),PCT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1),RDW预测重症肺炎死亡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95%可信区间0.907~0.982);APACHEⅡ预测重症肺炎死亡AUC为 0.948(95%可信区间0.913~0.982)。结论 RDW能很好反映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对重症肺炎的不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降钙素原(PCT)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 重症肺炎 预后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ICU患者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明毅 裴学勇 马耀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5期880-882,共3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ICU患者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入ICU后,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及抗感染治疗及其他对症基础治疗,如吸氧、电解质调节、退热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ICU患者耐药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入ICU后,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及抗感染治疗及其他对症基础治疗,如吸氧、电解质调节、退热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评价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记录细菌清除率、抗生素使用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原菌总清除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两组WBC、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7、14 d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CPI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治疗周期内,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耐药菌感染性肺炎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肺炎 抗生素耐药 痰热清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与脓毒症发生病情恶化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伟 马耀 +1 位作者 孙风来 裴学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P(cv-a)CO_(2)/C(a-cv)O_(2)]与脓毒症发生病情恶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将脓毒症病人169例根据治疗后的病情转归分好转组(n=121)和恶化组(n=48)。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P(cv-a)CO_(2)/C(a-cv)O_(2)]与脓毒症发生病情恶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将脓毒症病人169例根据治疗后的病情转归分好转组(n=121)和恶化组(n=48)。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影响,应用ROC曲线分析P(cv-a)CO_(2)/C(a-cv)O_(2)等因素预测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价值。结果:2组年龄、性别、WBC、CRP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APACHEⅡ评分、PCT、LAC、P(cv-a)CO_(2)和P(cv-a)CO_(2)/C(a-cv)O_(2)均高于好转组(P<0.01),C(a-cv)O_(2)低于好转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LAC、P(cv-a)CO_(2)和P(cv-a)CO_(2)/C(a-cv)O_(2)是影响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P(cv-a)CO_(2)/C(a-cv)O_(2)预测脓毒症病人病情恶化的诊断效能高于APACHEⅡ评分、LAC和P(cv-a)CO_(2)的预测价值(P<0.05),其最佳截点为>2.05 mmHg/mL,此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2.93%、特异性为82.64%。结论:P(cv-a)CO_(2)/C(a-cv)O_(2)能有效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病情恶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动脉-中心静脉血氧含量差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冲击挤密桩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尚继红 马骁骐 裴学勇 《甘肃科技》 2008年第8期129-131,共3页
按预定平面位置,采用沉管、掏土或爆扩等方法成孔,然后分层向孔中填料压密成桩;桩与桩间挤密土共同作用形成符合地基的地基加固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并列入相关规范;而冲击挤密成孔虽然也被纳入规范,且使用的并不多;本文将重点介绍冲击挤... 按预定平面位置,采用沉管、掏土或爆扩等方法成孔,然后分层向孔中填料压密成桩;桩与桩间挤密土共同作用形成符合地基的地基加固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并列入相关规范;而冲击挤密成孔虽然也被纳入规范,且使用的并不多;本文将重点介绍冲击挤密桩法的基本原理,特点、施工工艺,以及实际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挤密桩 基本原理 工程应用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裴学勇 刘晶晶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3-623,共1页
报告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致重症肺炎、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抢救如下。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原文传递
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裴学勇 李倩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百草枯(PQ)属触杀型除草剂,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PQ中毒病死率极高。目前PQ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PQ吸收后,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为主要损伤机制,同时合并细胞因子网络及蛋白酶失衡机制,多种机制共同加速多器官功... 百草枯(PQ)属触杀型除草剂,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PQ中毒病死率极高。目前PQ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PQ吸收后,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为主要损伤机制,同时合并细胞因子网络及蛋白酶失衡机制,多种机制共同加速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以肺损伤最常见,常导致肺水肿及肺纤维化。PQ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包括尽早催吐、洗胃、导泻、血液净化、免疫抑制及清楚自由基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肺纤维化 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