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洪泽县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增淮 裴安年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洪泽县地处苏北江淮平原的西部,困境内有洪泽湖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66%,除老子山镇踞于水上外,其余乡镇皆分布在洪泽湖大堤的以东地区.大堤以东地面的高度在1O米以下,系水网平原,东滨白马湖,北邻苏北灌溉总渠,南... 洪泽县地处苏北江淮平原的西部,困境内有洪泽湖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66%,除老子山镇踞于水上外,其余乡镇皆分布在洪泽湖大堤的以东地区.大堤以东地面的高度在1O米以下,系水网平原,东滨白马湖,北邻苏北灌溉总渠,南隔三河,另浔河、草泽河、老三河横穿全境.与其接壤的县(市)有淮阴、清浦、淮安、宝应、金湖、盯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洪泽县 红陶 考古调查 陶片 平方 墓葬 屋基 三河 黑陶
下载PDF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老科技工作者以一组剪纸作品致敬!
2
作者 裴安年 陆功勋 《今日科苑》 2020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们自己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们!向他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关键词 剪纸作品 科技工作者 致敬
下载PDF
由“洪泽”演绎的地名
3
作者 裴斐 裴安年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6期33-34,共2页
“洪泽”之名,一般认为始见于隋。《洪泽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大事记载:“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至破釜涧时遇雨,大水流泛.破釜塘漫溢,遂名之曰‘洪泽浦’,洪泽之名始见”。《洪泽湖志》(方志出版社2003... “洪泽”之名,一般认为始见于隋。《洪泽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大事记载:“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至破釜涧时遇雨,大水流泛.破釜塘漫溢,遂名之曰‘洪泽浦’,洪泽之名始见”。《洪泽湖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大事记载:“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八月,炀帝乘龙舟经都梁、破釜等地巡游江都。至破釜塘,适逢大雨流泛,炀帝遂为之易名‘洪泽浦’,‘洪泽’之名始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志》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地名 演绎 隋炀帝 记载 县志 方志
下载PDF
江苏涟水妙通塔宋代地宫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学明 贺云翱 +10 位作者 方长源 尹增淮 刘其举 于海 王剑 祁小东 胡兵 裴安年 沈士清 严安荣 汪大鹏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32,共13页
妙通塔位于涟水县城西门,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塔身为砖砌实体,高30余米,1948年毁于战争。1998年5月,因计划重建妙通塔,在原址勘探时发现地宫。地宫遗物主要出土于供台之上的石函内,有金棺、银椁、玻璃瓶、瓷瓶、云母瓶、... 妙通塔位于涟水县城西门,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塔身为砖砌实体,高30余米,1948年毁于战争。1998年5月,因计划重建妙通塔,在原址勘探时发现地宫。地宫遗物主要出土于供台之上的石函内,有金棺、银椁、玻璃瓶、瓷瓶、云母瓶、麻胎小罐、金钗等,还有1千余枚铜钱。在金棺内又发现银盒、佛牙、舍利子,石函和银椁上均刻有精美的佛教图案。根据地宫出土的石碑可知,此塔是为瘗藏证因大师的舍利而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涟水 地宫 宋代 江苏 解放战争后期 宋仁宗 淮安市 县志
原文传递
江苏洪泽湖大堤石工图案遗存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增淮 李艳梅 +3 位作者 胡锦文 裴安年 高燕 张小敏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洪泽湖大堤蕴藏着大量的石刻遗存,其中石工图案占有较大比例,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与水文化特征,是我国18世纪石雕艺术的优秀作品。石工图案大致分为器物、庆词颂语、植物与动物、人物、山水日月、屋宇建筑六类题材,大部分图案运用寓意的... 洪泽湖大堤蕴藏着大量的石刻遗存,其中石工图案占有较大比例,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与水文化特征,是我国18世纪石雕艺术的优秀作品。石工图案大致分为器物、庆词颂语、植物与动物、人物、山水日月、屋宇建筑六类题材,大部分图案运用寓意的构图形式来表达主题思想,基本采用浅浮雕技法。制作年代主要是清代乾隆时期,历史背景与清口枢纽治水相关,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大堤 清代 石工图案 艺术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