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口蘑子实体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和生 +3 位作者 魏颖 王玉悦 裴宏岩 包海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100,共10页
为探讨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子实体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提取子实体得到3种提取物;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检测小鼠... 为探讨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子实体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提取子实体得到3种提取物;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素生成量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含量,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分别观察胸腺和脾脏组织的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物均可以增加小鼠体质量,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剂量组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及溶血素生成量,提高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IgA的水平,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的病变情况,石油醚提取物各剂量组的各指标恢复程度优于其他提取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口蘑 免疫抑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闫芳 李欣 +4 位作者 包海鹰 裴宏岩 杨明 图力古尔 李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4,共8页
利用H22细胞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Cs-4菌粉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低(0.5 g·kg^-1·d^-1)、中(1 g·k... 利用H22细胞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Cs-4菌粉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低(0.5 g·kg^-1·d^-1)、中(1 g·kg^-1·d^-1)、高剂量(2 g·kg^-1·d^-1)组,连续给药10 d后,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排序、细胞完整度、细胞核数量和坏死区域大小等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并记录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VEGF、AST、BUN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Cs-4菌粉给药剂量的增加,抑瘤率逐渐增加,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可达78.4%;Cs-4菌粉各给药组小鼠的脏器指数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可见大量细胞核,且生长状态良好,Cs-4菌粉各给药组的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扭曲变形、模糊不清等现象;Cs-4菌粉可使VEGF、P53、BCL-2抗体结合阳性细胞数量减少,BAX、Caspase-3抗体结合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含量,降低VEGF、AST含量。研究结果说明,Cs-4菌粉对H22造模的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减少肝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影响体内VEGF、P53、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率 脏器指数 HE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细胞因子 谷草转氨酶 血尿素氮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裴宏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312-314,共3页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时间段: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择取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结合此间患者应用护理交接班方法的差异分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3例。其中,常规组:传统护...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时间段: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择取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结合此间患者应用护理交接班方法的差异分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3例。其中,常规组:传统护理交接,研究组:SBAR沟通模式。比较在不同干预模式应用下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概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SBAR沟通模式方法的应用下,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保证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交接质量,进而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判断,带动临床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发生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裴宏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分析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50,常规护理)、研究组(n=50,护理标识),比较实际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 分析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50,常规护理)、研究组(n=50,护理标识),比较实际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较对比组14.00%更低(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故护理标识值得借鉴与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 管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