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TLR4表达介导LPS诱导的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丽萍 魏菁 +3 位作者 常建星 张呈 裴智信 杨秋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64-1568,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人血小板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其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sharide,LPS)诱导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对15例健康人肘静脉抽血各20ml,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血小板悬液,在有或无凝血酶作用的... 本研究探讨人血小板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其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sharide,LPS)诱导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对15例健康人肘静脉抽血各20ml,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血小板悬液,在有或无凝血酶作用的基础上加入LPS(0.2μ/ml)孵育30分钟,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PS作用前后血小板TLR4、CD62P和CD40L的表达。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止血小板TLR4表达为25.44%,凝血酶刺激后明显升高(32.34%,p<0.05),LPS继续作用后TLR4的表达进一步增高(39.16%,p<0.01);在无凝血酶刺激下,LPS作用血小板后TLR4的表达接近于凝血酶刺激后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相符;血小板CD62P和CD40L表达(流式细胞术)在静止血小板分别为6.39%和2.45%,凝血酶刺激后明显增高,分别为42.68%和14.8%,LPS进一步刺激后表达率进一步升高,分别为63.03%和13.94%,均明显高于仅用凝血酶的刺激组(p<0.001);抗TLR4抗体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血小板TLR4、CD62P、CD40L表达,但不影响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CD62P、CD40L表达。结论:人血小板能够表达功能性TLR4,它直接参与了机体针对细菌的固有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血小板 TLR4 CD62P CD40L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呈 马丽萍 +2 位作者 裴智信 杨秋红 魏菁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2期54-56,60,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血小板P-选择素、血浆TNF-α水平的关系,探讨血小板参与冠心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冠心病病人30例,健康对照者10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TLR4和血小...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血小板P-选择素、血浆TNF-α水平的关系,探讨血小板参与冠心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冠心病病人30例,健康对照者10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TLR4和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浆TNF-α水平;另用Westernblot检测血小板总TLR4。结果血小板TLR4、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血浆TNF-α水平在冠心病组分别是26.35±1.79%、30.62±3.22%和15.61±1.36pg/ml;健康对照组分别是18.78±2.15%、14.50±1.13%和8.79±1.20pg/m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变量间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TLR4的表达水平与P-选择素及血浆TNF-α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和0.74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TLR4表达增高,可能与冠心病血小板的高反应性和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TOLL样受体4 冠心病
下载PDF
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路晓辉 杨文琪 +2 位作者 宋庆林 李文永 裴智信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 目的:探讨分析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苯美司 沙利度胺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晓辉 杨文琪 +2 位作者 宋庆林 李文永 裴智信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98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VAD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98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VAD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痛评分、肿瘤负荷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显著,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治疗MM的理想辅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 沙利度胺 中药
下载PDF
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治疗TP53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贝 裴智信 +2 位作者 吴慧敏 杨阳 宋庆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0期1463-1465,1471,共4页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CDHAG方案)方案治疗伴TP53阳性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TP53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TP53+AML患者11例。均给予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CDHA...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CDHAG方案)方案治疗伴TP53阳性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TP53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TP53+AML患者11例。均给予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CDHAG方案)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化疗,统计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经1疗程诱导缓解治疗后,6例达CR,2例达PR,3例NR,总有效8例。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HAG(CDHAG方案)对TP53+AML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地西他滨 HAG TP53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观察
6
作者 白俊俊 张贝 +5 位作者 王红霞 裴智信 王军杰 李中东 宋庆林 吴慧敏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诱导治疗失败加用西达苯胺治疗的5例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疗...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诱导治疗失败加用西达苯胺治疗的5例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例AML患者中, 男性3例, 女性2例, 中位年龄38岁, 范围:26~63岁。采用西达本胺、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 4例达完全缓解, 1例未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 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AML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良好, 远期疗效仍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难治 复发 西达本胺 地西他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1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7
作者 宋庆林 程诗佳 +12 位作者 张贝 江梅 裴智信 徐倩文 路晓辉 李文永 李中东 刘峥嵘 尹振东 匡霞 党惠兵 张琰 邹典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究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2015-06-01至2017-10-01就诊于河南省7所医院的21例PMF患者,男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5岁,口服达沙替尼50 mg,每日2次。用脾脏Ⅰ线长度评估脾脏大小,骨髓增殖性肿... 目的探究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2015-06-01至2017-10-01就诊于河南省7所医院的21例PMF患者,男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5岁,口服达沙替尼50 mg,每日2次。用脾脏Ⅰ线长度评估脾脏大小,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0症状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在达沙替尼治疗1周后观察到显著的脾脏回缩,治疗5~8周达到较稳定的缩脾状态,脾脏较基线缩小2/3左右;3例分别在使用达沙替尼治疗16、18、19周后,骨髓纤维化程度由3级降至1级;达沙替尼治疗前21例患者MPN10症状评分的中位数为32.00 (28.50,38.50),治疗后为23.00 (17.5,28.5),达沙替尼治疗后MPN10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尚未观察到细胞遗传学效应。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低、体液潴留、电解质紊乱、疲劳、感染等,发生率>40%,仅有2例因出现心包积液所致呼吸困难而停药。结论达沙替尼治疗对PMF患者有效,其疗效主要表现在缩小脾脏体积、改善生活质量、部分逆转骨髓纤维化,有望恢复骨髓造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达沙替尼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贝 宋庆林 +4 位作者 路晓辉 裴智信 徐倩文 李文永 李中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722-724,共3页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髓系疾病,特点是贫血、脾肿大、骨髓纤维化、骨硬化,可伴随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1])。其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出血以及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中...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髓系疾病,特点是贫血、脾肿大、骨髓纤维化、骨硬化,可伴随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1])。其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出血以及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中位生存期约为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达沙替尼
原文传递
伴MLL-AF9基因重排和肝功能损伤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自发缓解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樊文娟 徐婷婷 +4 位作者 桑丽娜 郭洁洁 李亚飞 裴智信 姜中兴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1-85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发缓解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伴有MLL-AF9基因重排和肝功能损伤的AML自发缓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报道病例汇总分析。结果该患者伴有MLL-AF9基...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发缓解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伴有MLL-AF9基因重排和肝功能损伤的AML自发缓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报道病例汇总分析。结果该患者伴有MLL-AF9基因重排,经历了肺部感染、发热、肝功能损伤,治疗上给予抗感染、输注血制品,未经化疗,患者获完全缓解(CR),随访35个月,仍处于CR,期间伴有轻度间接胆红素升高。1990年至2021年6月文献报道的有骨髓检测支持的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自发缓解患者56例,与本次报道的1例汇总分析,共57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0例,中位年龄51(20~83)岁,中位缓解时间为5个月,52例患者获得CR,5例具有染色体核型资料的长期缓解且至今未复发的病例,3例为正常染色体核型,2例伴有t(9;11)(q21;q23)异常。结论AML自发缓解罕见,可能与免疫抑制、基因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自发缓解 MLL-AF9基因重排 感染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如玥 宋庆林 +2 位作者 裴智信 李仙松 江梅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反应和预后。结果20例患者中位年龄49.5岁(25.0~58.5岁);男性12例,女性8例;复发12例,难治8例。所有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硼替佐米(1.6 mg/m2,第2、16天皮下注射)联合化疗。20例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前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未缓解(NR)13例,客观缓解率(ORR)35%(7/20),微小残留病(MRD)均阳性;治疗后CR 13例,PR 3例,NR 4例,ORR 80%(16/20),MRD均下降,其中13例(65%)转阴;硼替佐米治疗前后CR率、ORR、MRD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41、8.83、19.30,均P<0.05)。20例患者中4例虽骨髓缓解,但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例因化疗后感染死亡。所有患者均发生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为90%(18/2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15/20)。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LL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有可能使多重耐药复发的患者克服耐药,从而达到深度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联合 硼替佐米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