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噪声抑制算法优化
1
作者 王睿 裴瑶瑶 《电声技术》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针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噪声抑制优化算法。首先,探讨基于CNN的噪声抑制框架,并研究基于L1正则化的优化方法。利用Noisy Speech Database进行实验测试,比较传统CN... 针对语音信号中的噪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噪声抑制优化算法。首先,探讨基于CNN的噪声抑制框架,并研究基于L1正则化的优化方法。利用Noisy Speech Database进行实验测试,比较传统CNN和文章提出的方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方法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均优于传统C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噪声抑制 正则化 算法优化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建筑裂缝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秀丽 裴瑶瑶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针对建筑裂缝识别精度差和泛化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建筑裂缝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融合了注意力机制和U-Net架构,即AU-Net,能够有效学习不同尺度特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显著提升裂缝识别的精度和泛化性。在三个建筑裂缝识... 针对建筑裂缝识别精度差和泛化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建筑裂缝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融合了注意力机制和U-Net架构,即AU-Net,能够有效学习不同尺度特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显著提升裂缝识别的精度和泛化性。在三个建筑裂缝识别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全卷积网络和标准的U-Net模型,AU-Net的平均F1分数提升9.4%,平均交并比提升7.2%。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及时预防建筑的结构性故障,提升建筑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裂缝 自动识别 安全性
下载PDF
罗源湾表层沉积物植硅体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3
作者 谢辉 左昕昕 +3 位作者 陈秀玲 裴瑶瑶 任琳 林映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26-33,共8页
海湾及近海沉积物中的植硅体组合是恢复河流流域古植被和古环境的有效指标,然而目前对海湾特别是半封闭性海湾沉积物中植硅体的来源和迁移规律的了解还十分有限。通过分析罗源湾表层沉积物的植硅体组合、浓度和不同类型植硅体的分布规律... 海湾及近海沉积物中的植硅体组合是恢复河流流域古植被和古环境的有效指标,然而目前对海湾特别是半封闭性海湾沉积物中植硅体的来源和迁移规律的了解还十分有限。通过分析罗源湾表层沉积物的植硅体组合、浓度和不同类型植硅体的分布规律,揭示海湾中植硅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罗源湾表层沉积物植硅体浓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浓度高值区出现在海湾西北部和中部等沉积环境稳定的区域,东部和南部等水动力较强的区域不利于植硅体沉积。海湾中不同形态的植硅体呈现出特定的分布规律,较小的短鞍型主要分布在沉积环境较为稳定的海湾西北部,而扇型和长方型等较大的植硅体主要分布在海湾中部和东部可门口等水动力较强的区域,河流输入和海湾水动力及其形成的沉积环境可能是影响罗源湾表层植硅体分布的主要因素。海湾植硅体的现代沉积过程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利用植硅体重建古气候与古环境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海洋沉积物 水动力条件 河流输入
下载PDF
画眉草亚科和芦苇短鞍型植硅体形态对比
4
作者 林映君 左昕昕 +2 位作者 裴瑶瑶 任琳 谢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育成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短鞍型植硅体,迄今为止有关其详尽的形态对比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描述了5种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的茎叶和花穗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形态,并测量了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除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花穗短鞍型植硅体无凹边外,大部分短鞍型植硅体形态相似;进一步引入形态参数区分,画眉草亚科植物茎叶短鞍型植硅体的底长平均为(11.9±2.3)μm,鞍长平均为(8.1±1.9)μm,宽度平均为(12.2±2.7)μm,芦苇茎叶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11.9±2.2)μm,鞍长平均为(7.9±1.1)μm,宽度平均为(11.2±1.6)μm,表明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茎叶的短鞍型植硅体形态测量数据重合,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小画眉草花穗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8.3±1.0)μm,鞍长平均为(5.3±1.0)μm,宽度平均为(6.3±1.0)μm,远小于芦苇,因此可以将具有这种形态特征和参数的短鞍型植硅体划分为画眉草亚科。本研究旨在探索两种亚科植物短鞍型植硅体的区别,完善其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的鉴定,这对提高植硅体的古植被和古环境重建精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眉草亚科 小画眉草 芦苇 短鞍型植硅体 形态特征 形态参数 古环境重建
下载PDF
基于RLWE的密文策略属性代理重加密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恩 裴瑶瑶 杜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137,共9页
针对现有基于LWE的代理重加密方案存在无法实现细粒度访问及效率低的问题,结合线性秘密共享方案、RLWE和属性加密,提出一种密文策略属性代理重加密方案。该方案可以缩短密钥尺寸、减小密文空间、提高加解密效率,同时利用线性秘密共享矩... 针对现有基于LWE的代理重加密方案存在无法实现细粒度访问及效率低的问题,结合线性秘密共享方案、RLWE和属性加密,提出一种密文策略属性代理重加密方案。该方案可以缩短密钥尺寸、减小密文空间、提高加解密效率,同时利用线性秘密共享矩阵作为访问矩阵,满足授权人细粒度委托控制的需求,抵抗代理服务器和被授权人之间的合谋。安全分析表明,在基于RLWE假设的标准模型下,所提方案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重加密 RLWE 属性加密 线性秘密共享方案 细粒度访问
下载PDF
湿润亚热带山地表土植硅体指示的垂直植被变化——以福建戴云山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裴瑶瑶 戴锦奇 +2 位作者 陈文伟 李文周 左昕昕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表土植硅体组合与其上覆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利用植硅体进行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的基础。选取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作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以50—100 m为间隔共采集21个表土样品,以探讨该地区表土植硅体组合对山地植被的指... 表土植硅体组合与其上覆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利用植硅体进行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的基础。选取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作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以50—100 m为间隔共采集21个表土样品,以探讨该地区表土植硅体组合对山地植被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戴云山表土植硅体含量丰富,类型多样,主要以禾本科类植硅体占优势;此外,随着海拔的升高,表土植硅体组合中哑铃型和短鞍型百分含量快速增加,而扇型和长鞍型,特别是木本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则逐渐减少,指示了山地植被从温性针叶林向常绿灌丛林的过渡,说明戴云山表土植硅体组合能够反映山地垂直植被带变化的主要特征;植硅体类型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的戴云山表土植硅体组合变化可能主要受温度的控制。本研究为今后在湿润亚热带山地地区开展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亚热带 植硅体 非地带性植被 古气候重建
下载PDF
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发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裴瑶瑶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1期32-33,共2页
学习是-个连续的过程,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始到促使学习持续不断,都需要学习动机的维持.本文从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从教师、幼儿以及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了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以及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期为教学实... 学习是-个连续的过程,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始到促使学习持续不断,都需要学习动机的维持.本文从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从教师、幼儿以及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了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以及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定的理论指导,帮助家长及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幼儿的学习,为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激发策略
下载PDF
基于OCQ量表的幼儿园组织文化现状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裴瑶瑶 《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86-87,90,共3页
幼儿园组织文化关乎幼儿园的品牌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幼儿园组织文化调查表》,对辽宁省375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究目前幼儿园组织文化现状。调查发现,幼儿园组织文化各维度... 幼儿园组织文化关乎幼儿园的品牌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幼儿园组织文化调查表》,对辽宁省375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究目前幼儿园组织文化现状。调查发现,幼儿园组织文化各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核心价值观、目标愿景、团队意识、能力意识、服务意识、参与程度、组织学习及创新意识。并据此分析了为使幼儿园获得更优质化发展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组织文化 建议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实验实习创新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强 裴瑶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5期150-151,共2页
通过分析传统的土壤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创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土壤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实习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 通过分析传统的土壤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创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土壤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实习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实验实习教学 实验教学 野外实习
下载PDF
水稻和旱稻植硅体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雨欣 左昕昕 +1 位作者 戴锦奇 裴瑶瑶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的原始稻种种类是"旱稻"还是"水稻",一直备受争议。水稻和旱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的不同生态型,如何区分史前遗址中两者遗存是解决该争议的关键。植硅体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野生稻和栽...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的原始稻种种类是"旱稻"还是"水稻",一直备受争议。水稻和旱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的不同生态型,如何区分史前遗址中两者遗存是解决该争议的关键。植硅体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在研究水稻驯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因此旱稻植硅体形态大小和组合变化与水稻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对水稻与旱稻的植硅体形态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两种水稻型所含植硅体形态相似,但旱稻哑铃型和刺棒型植硅体百分含量高于水稻,水稻扇型植硅体百分含量较高,且水稻扇型、哑铃型植硅体个体更大。以上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生态型水稻的生长环境、耕作及管理方式、泡状细胞发育程度等因素相关。哑铃型、双斧型、刺棒型的百分含量差异或可作为判别水稻和旱稻的指标,在判别南方丘陵山地史前稻作方式中拥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植硅体 形态 扇型植硅体
原文传递
东南沿海地区7500年前水稻种植的微体化石证据
11
作者 左昕昕 戴锦奇 +7 位作者 吴卫 靳建辉 葛威 王银平 任琳 林映君 裴瑶瑶 谢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03-2415,共13页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植硅体分析,在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物中(约7500cal.a BP)发现了大量来自水稻茎叶的植硅体类型,并且在其早期遗存的陶片中发现了稻壳印痕和典型的水稻植硅体类型,指示水稻驯化程度的鱼鳞纹饰≥9个的水稻扇型植硅体占比达到44%,远高于已经建立的野生稻水稻扇型鱼鳞纹饰标准,说明早在7500年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水稻种植,将东南沿海农业活动开始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前推到距今7500年.对比区域早中全新世海平面与海岸线变迁的历史,认为东南地区早期水稻种植的出现与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和福州盆地的最近一次海侵相关,高海平面驱使的不断后退的海岸线和海侵形成的“福州湾”可能为北方稻农的南下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硅体 福建 海平面 大坪顶
原文传递
福建海坛岛长江澳晚全新世古泥炭层水稻植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12
作者 周桂宇 左昕昕 +7 位作者 赵文伟 靳建辉 谢辉 任琳 林映君 裴瑶瑶 吴桂萍 郑婉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岛屿是史前农业跨大洲和跨海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其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史前农业传播和人群迁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东南亚岛屿发现多个遗址的稻作遗存证据,福建作为原始农业由东亚大陆向台湾岛和东南亚岛屿地区传播的重... 岛屿是史前农业跨大洲和跨海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其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史前农业传播和人群迁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东南亚岛屿发现多个遗址的稻作遗存证据,福建作为原始农业由东亚大陆向台湾岛和东南亚岛屿地区传播的重要节点,研究其沿海岛屿农业发展及其与台湾岛联系十分重要,然而当前缺少详细的植物考古学工作且尚无农业遗存证据发现。本研究在位于海坛岛壳丘头遗址群附近的长江澳海湾区域开展地质钻探过程中,发现地表以下3~4 m之间广泛发育的古泥炭层,AMS 14C年代结果显示其形成的时间在3249–3060 cal.a B.P.。泥炭层植硅体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局地的植被以湿生的香蒲、莎草和芦苇为主要类型,指示了湿地或沼泽环境。少量驯化型水稻植硅体和谷物类花粉的发现则说明3000年前海坛岛已经出现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采样点靠近壳丘头遗址群,推测古泥炭层中的水稻遗存极有可能与史前人类农业活动有关。这是东南沿海岛屿除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遗存记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岛屿遗址植物考古学工作提供新的线索,或将打开东南沿海岛屿史前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的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孢粉 稻作农业 植物考古 平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