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裴笑月 胡波 +1 位作者 吕玲 李晓慧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8期1941-194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结直肠腺癌292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错配修复蛋白及EGFR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参数及3种蛋白...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结直肠腺癌292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错配修复蛋白及EGFR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参数及3种蛋白质的表达意义。结果:292例结直肠腺癌中,伴微乳头状结构的腺癌11例,黏液腺癌19例,管状腺癌262例。临床病理特征上,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脉管侵犯程度显著高于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神经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管状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III期比例显著多于管状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和管状腺癌在直肠部位的比例显著多于黏液腺癌(P<0.05)。管状腺癌的发生年龄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上,突变型p53在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及管状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EGFR蛋白在管状腺癌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错配修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3种结直肠癌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亚型结直肠腺癌中存在肿瘤的异质性,正确识别结直肠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助于肿瘤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伴微乳头状结构的腺癌 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
下载PDF
MGMT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裴笑月 李梅 +3 位作者 邵志翔 王朝晖 冯璐 吕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63-1564,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MGMT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9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GMT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GM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5%(105/13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1... 目的:探讨大肠癌MGMT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9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GMT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GM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5%(105/13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12.5%(6/48)(P=0.000);大肠癌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在浸润达浆膜组为82.0%(82/100),明显高于未达浆膜组的58.9%(23/39)(P=0.005);在低分化组为33.3%(9/27),明显低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的78.1%(32/41)和90.0%(64/71)(P=0.000);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监控MGMT表达可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MGMT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突变型p53和Pgp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裴笑月 胡波 +3 位作者 孙静阳 孙海姣 李晓慧 童细焱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Pgp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gp蛋白的表达,SPSS13.0统计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相关性。结果突变型p53和Pgp蛋白在结直肠癌组...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Pgp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gp蛋白的表达,SPSS13.0统计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相关性。结果突变型p53和Pgp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7%(381/751)和72.2%(542/751);p53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及中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在结肠癌组织和高、低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率(P<0.05),Pgp蛋白的阳性率与所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gp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突变型p53和Pgp蛋白的异常表达,联合检测这两种蛋白或许对结直肠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突变型P53 P53
下载PDF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裴笑月 冯璐 +1 位作者 胡波 李晓慧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CMPT,分析其临床特征、病... 目的: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CMP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CMPT,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及鉴别诊断。结果: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平均年龄63.5岁,无优势性别及发病部位。首发症状均为体检发现肺占位,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GGO)。组织学上肿瘤由纤毛细胞、基底细胞及黏液细胞组成,可见黏液湖形成及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纤毛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NapsinA(+或-);基底细胞P63(+)、P40(+)、CK5/6(+);肿瘤细胞多数弱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6例中有1例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1/6,17%)。黏液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弹力纤维染色显示肺泡弹性框架结构缺失或破坏。治疗方法均为手术切除,术后无复发转移。结论:CMP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易误诊为黏液腺癌,通过正确识别纤毛细胞和基底细胞的连续性表达,可降低该病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纤毛细胞 黏液细胞 乳头状肿瘤
下载PDF
hMSH2和MGMT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
5
作者 裴笑月 胡波 +3 位作者 冯璐 李梅 刘丽娜 吕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hMSH2和MGMT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9例大肠癌组织(癌组)、36例癌旁黏膜组织(癌旁组)和36例非肠癌患者肠黏膜组织(正常组)hMSH2和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癌旁组及正常组... 目的探讨hMSH2和MGMT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9例大肠癌组织(癌组)、36例癌旁黏膜组织(癌旁组)和36例非肠癌患者肠黏膜组织(正常组)hMSH2和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癌旁组及正常组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1%(144/169)、75.0%(27/36)和22.22%(8/36);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0%(121/169)、63.89%(23/36)和8.33%(3/36);前两组与第3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癌组织中hMSH2蛋白与MGM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0,P<0.01)。结论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hMSH2和MGMT蛋白异常表达,联合监控这两种蛋白表达可能会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HMSH2 MGMT
下载PDF
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静阳 胡波 +1 位作者 于晶功 裴笑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报道1例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取胃活检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活检组织切片光镜下见胃黏膜固有层弥漫浸润的小细胞,部...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报道1例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取胃活检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活检组织切片光镜下见胃黏膜固有层弥漫浸润的小细胞,部分呈巢状排列,细胞胞质较丰富,核偏位,核仁大而明显,仅少部分细胞的胞质内可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imentin(+),S-100(+),HMB45(+),AE1/AE3(-).病理诊断为胃(底、体交界)恶性黑色素瘤,结合病史考虑为转移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到胃时没有典型临床表现,若出现与原发肿瘤不相关的症状,要高度怀疑转移.主要与胃原发性肿瘤鉴别.预后差.对远处转移的最初部位为胃的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可能对延长生存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P16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意义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静阳 胡波 +3 位作者 孙海姣 王炜智 裴笑月 于晶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14-1516,1526,共4页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表达的意义,探讨其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用P16蛋白的表达预测CIN进展。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宫颈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137例,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表达的意义,探讨其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用P16蛋白的表达预测CIN进展。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宫颈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137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并评分,HC2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16蛋白表达在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中均阴性(0/40),CINⅠ阳性90.91%(20/22),CINⅡ阳性为95.00%(19/20),CINⅢ阳性为100.00%(25/25),浸润性鳞癌阳性为100.00%(30/30)。在慢性子宫颈炎伴鳞化中高危型HPV阳性1例,CINⅠ12例,CINⅡ14例,CINⅢ22例,浸润性鳞癌29例。CIN中感染高危型HPV的病例,P16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P16蛋白可作为区分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良性反应性增生的标记物,其表达的分层现象能够很好的反映出CIN的分级,P16蛋白阳性表达的评分有助于区分出有高危发展倾向的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尿中5种修饰核苷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冯璐 李梅 +3 位作者 裴笑月 王文昭 许国旺 吕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尿中5种修饰核苷Pseu,m1A,m1I,m1G及m2G作为肺癌诊断分子标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系统分别检测肺癌患者55例(其中包括肺鳞癌18例,肺腺癌23例与小细胞肺癌14例)与正常人30例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五种核苷... 目的:探讨尿中5种修饰核苷Pseu,m1A,m1I,m1G及m2G作为肺癌诊断分子标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系统分别检测肺癌患者55例(其中包括肺鳞癌18例,肺腺癌23例与小细胞肺癌14例)与正常人30例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五种核苷,同时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肌酐,以两者比值表示核苷浓度;分析其与肺癌发生、病理分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值均<0.01)。小细胞癌组m1I浓度显著高于腺癌组(P=0.045);m1A、m1I和Pseu3者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4-5种联合检测相同,并且显著高于m1A单项检测(P=0.037)。结论: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也可能有助于肺癌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修饰核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敏 刘丽娜 +3 位作者 王朝晖 李梅 裴笑月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9例胃癌组织、333例癌旁组织和341例非癌患者胃黏膜的hMLH1蛋白表达情况。组间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癌旁组与非癌患...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9例胃癌组织、333例癌旁组织和341例非癌患者胃黏膜的hMLH1蛋白表达情况。组间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癌旁组与非癌患者胃黏膜组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8%(415/579)、84.38%(281/333)与85.92%(293/341),前者显著低于后两者(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分化组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我国部分胃癌发生可能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 胃癌 蛋白表达
下载PDF
MGMT表达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李梅 孙文广 +2 位作者 冯璐 裴笑月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DNA直接修复蛋白MGMT表达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胃癌、34例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标本MGMT表达。[结果]MGMT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CS)、慢性萎缩性胃炎黏... [目的]探讨DNA直接修复蛋白MGMT表达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胃癌、34例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标本MGMT表达。[结果]MGMT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CS)、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CA)和胃癌(GC)组分别为48.0%(12/25)、33.3%(3/9)和19.7%(13/66)(CS v.s.CA,P=0.697;CA v.s.GC,P=0.392;CS v.s.GC,P=0.007)。胃癌组,MGMT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分化程度及HP感染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胃炎组,HP感染与MGMT表达显著正相关(r=0.408,P=0.017)。[结论]MGMT表达缺失引起的胃黏膜细胞DNA损伤修复障碍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GMT HP
下载PDF
Mena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息肉、淋巴结等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孙威 裴笑月 +2 位作者 马帅 贾翼 于剑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Mena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息肉(腺瘤)、正常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息肉(腺瘤)、正常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各20例中Mena蛋白的表达,观察Mena蛋白与分化程度、组... 目的观察Mena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息肉(腺瘤)、正常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息肉(腺瘤)、正常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各20例中Mena蛋白的表达,观察Mena蛋白与分化程度、组织分型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ena蛋白表达最高,其他依次为转移淋巴结、息肉(腺瘤)及癌旁组织,正常淋巴结中不表达;Mena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组织分型及肿瘤标志物有关,与年龄、性别及部位无关。结论大肠癌中的Mena过表达,组织学类型及侵袭转移与其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a表达 大肠癌 癌旁组织 息肉 淋巴结 意义
下载PDF
P53、C-erbB-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意义
12
作者 孙静阳 胡波 +1 位作者 裴笑月 吕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168-169,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P53、C-erbB-2蛋白的表达与CRC(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用于评估CR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手术切术标本270例,免疫组化检测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P53、C-erbB-2蛋白的表达与CRC(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用于评估CR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手术切术标本270例,免疫组化检测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53蛋白阳性率为63.33%(171/270),阳性检测率岁肿瘤直径增加而降低,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蛋白表达率为5.19%(14/270)。P53与C-erbB-2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05)。结论突变型P53可能主要在肿瘤的初期阶段发挥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CRC中仅有少数表达C-erbB-2蛋白;P53与C-erbB-2蛋白的异常表达是相互独立的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erbB-2 直肠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观察
13
作者 裴笑月 胡波 +1 位作者 吕玲 孙海姣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N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11例SPTCL,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46岁;首发症状均为皮下结节伴发热及...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N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11例SPTCL,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46岁;首发症状均为皮下结节伴发热及乳酸脱氢酶升高;伴有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肝脾肿大6例、全身紫癜1例;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结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型少见的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断需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等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脂膜炎样 皮肤 T细胞
原文传递
XRCC1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14
作者 冯璐 胡波 +3 位作者 李梅 王朝晖 裴笑月 吕申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XRCCl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7例大肠癌、25例癌旁黏膜与36例正常大肠黏膜的XRCCl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XRCCl在大肠癌和癌旁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94/107)和84... 目的探讨大肠癌XRCCl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7例大肠癌、25例癌旁黏膜与36例正常大肠黏膜的XRCCl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XRCCl在大肠癌和癌旁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94/107)和84.0%(21/25),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27.8%(10/36)](P=0.000,P=0.000);大肠癌中,XRCCl的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组为44.4%(4/9),明显低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的94.8%(50/58)(P=0.000)和87.5%(35/40)(P=0.015);XRCCl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监测XRCCl表达可能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