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外流的新特点及对策——以河南省博爱县为例
1
作者
裴鹏涛
李惠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5期146-147,共2页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学生、师资等教育资源不断外流到城镇。农村教育资源外流呈现“教育资源外流加速化”、“外流学生低龄化”、“教师外流形式多样化”、“教育投入外流伴随化”等新...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学生、师资等教育资源不断外流到城镇。农村教育资源外流呈现“教育资源外流加速化”、“外流学生低龄化”、“教师外流形式多样化”、“教育投入外流伴随化”等新特点。文章针对上述特征,提出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等一系列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外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外流
新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救国之路:《家庭周刊》的抗战救国方略
2
作者
裴鹏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7-20,共4页
九·一八事变以后,面对国家危难,社会各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1931年6月,朱惠民在天津创办《家庭周刊》。该刊以“家教救国”为宗旨,并倡导“个人救国”“妇女救国”“儿童救国”。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亦成为救国的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面对国家危难,社会各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1931年6月,朱惠民在天津创办《家庭周刊》。该刊以“家教救国”为宗旨,并倡导“个人救国”“妇女救国”“儿童救国”。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亦成为救国的一种方式,个人的力量也不再显得微乎其微,妇女和儿童也是救国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家庭周刊》
家庭教育
救国
个人救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穷汉市”
3
作者
裴鹏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7-79,共3页
"穷汉市"是指古代社会底层民众买卖旧货、旧衣等杂货的市集,主要存在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有多处穷汉市,这些穷汉市或靠近都城商业中心、或靠近底层民众居住区、或与其它同类市场"抱团取暖"。...
"穷汉市"是指古代社会底层民众买卖旧货、旧衣等杂货的市集,主要存在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有多处穷汉市,这些穷汉市或靠近都城商业中心、或靠近底层民众居住区、或与其它同类市场"抱团取暖"。由于受都城建设、水利、商业中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其地理位置也逐渐发生变化。从元代的内外城兼顾到明清时仅存在于外城,并逐渐向南移动,数量上也大大减少。穷汉市作为都城商业的参与者,似乎并未对元明清时期北京城商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但却提供了都城商业和居民生活的另一面相,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生活在都城中最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汉市
北京城
元明清
底层民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以河南省新乡市茹氏宗族为例
4
作者
谢佳芮
裴鹏涛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9期112 108-,共2页
当前,在政策宽松、经济社会发展前提下,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并且出现以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表现:祠堂功能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宗族理事会等宗族组织的重建、宗族祠堂的文化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宗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力...
当前,在政策宽松、经济社会发展前提下,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并且出现以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表现:祠堂功能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宗族理事会等宗族组织的重建、宗族祠堂的文化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宗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茹氏
宗族组织与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外流的新特点及对策——以河南省博爱县为例
1
作者
裴鹏涛
李惠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5期146-147,共2页
基金
文章系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视域下河南农村教育资源外流状况调查研究--以确山/博爱县、叶县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0476055.
文摘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学生、师资等教育资源不断外流到城镇。农村教育资源外流呈现“教育资源外流加速化”、“外流学生低龄化”、“教师外流形式多样化”、“教育投入外流伴随化”等新特点。文章针对上述特征,提出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等一系列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外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外流
新特点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救国之路:《家庭周刊》的抗战救国方略
2
作者
裴鹏涛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7-20,共4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以后,面对国家危难,社会各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1931年6月,朱惠民在天津创办《家庭周刊》。该刊以“家教救国”为宗旨,并倡导“个人救国”“妇女救国”“儿童救国”。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亦成为救国的一种方式,个人的力量也不再显得微乎其微,妇女和儿童也是救国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家庭周刊》
家庭教育
救国
个人救国
Keywords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Family Weekly
family education
saving the country
individual saving the country
分类号
K265.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穷汉市”
3
作者
裴鹏涛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7-79,共3页
文摘
"穷汉市"是指古代社会底层民众买卖旧货、旧衣等杂货的市集,主要存在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有多处穷汉市,这些穷汉市或靠近都城商业中心、或靠近底层民众居住区、或与其它同类市场"抱团取暖"。由于受都城建设、水利、商业中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其地理位置也逐渐发生变化。从元代的内外城兼顾到明清时仅存在于外城,并逐渐向南移动,数量上也大大减少。穷汉市作为都城商业的参与者,似乎并未对元明清时期北京城商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但却提供了都城商业和居民生活的另一面相,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生活在都城中最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穷汉市
北京城
元明清
底层民众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以河南省新乡市茹氏宗族为例
4
作者
谢佳芮
裴鹏涛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9期112 108-,共2页
基金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三下乡"实践项目:<新乡宗族文化调研>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在政策宽松、经济社会发展前提下,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并且出现以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表现:祠堂功能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宗族理事会等宗族组织的重建、宗族祠堂的文化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宗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力减弱。
关键词
新乡茹氏
宗族组织与文化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外流的新特点及对策——以河南省博爱县为例
裴鹏涛
李惠
《青年与社会(下)》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寻救国之路:《家庭周刊》的抗战救国方略
裴鹏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穷汉市”
裴鹏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以河南省新乡市茹氏宗族为例
谢佳芮
裴鹏涛
《湘潮(理论版)》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