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我省发展开发性农业的调查和建议
- 1
-
-
作者
张德喜
余思忠
褚大益
-
机构
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
-
出处
《浙江经济》
1987年第6期45-48,共4页
-
文摘
(一) 我省人均耕地不到七分,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但山地、水面、海涂、荒滩等其他土地资源还是丰富的,这为发展开发性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各地开发农业有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1年到1986年的六年里,全省利用低丘缓坡黄土丘陵为主发展各种水果148万亩,比1980年果园面积增长1.6倍;发展海涂养殖48万亩,比1980年增长2.4倍;114万亩外荡,已利用养鱼77万亩,利用率达到67.5%;荒滩、荒岛等资源,也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从几年来的开发实践看,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对振兴我省农村经济、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关键词
农业
收入
劳力
黄土丘陵
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
劳动者
商品生产
农村产业结构
低丘缓坡
海涂
沿海滩涂
承包经营
投资
财政管理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对进一步调整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几点意见
- 2
-
-
作者
张德喜
余思忠
褚大益
-
机构
省农村政策研究室
-
出处
《浙江经济》
1987年第9期25-28,共4页
-
文摘
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经过几年的调整,已初步趋向合理,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任务。本文在回顾前几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些粗浅的论述。(一)回顾几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致可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是在农业内部调整,正确处理粮经关系,增加林牧渔业的比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经济作物面积,逐步形成科学地、有弹性的种植业结构。
-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经济作物面积
种植业结构
粮食生产
牧渔业
农村经济
乡镇工业
内部调整
闲散资金
粮食自给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坚持“以工补农” 稳定粮食生产
- 3
-
-
作者
余思忠
褚大益
-
机构
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
-
出处
《浙江经济》
1987年第2期17-21,共5页
-
文摘
(一)'以工补农'是调节务工与务农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农村各业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也是农村应该长期坚持的政策。一九八五年,我省乡镇企业产值25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镇企业用于补农的资金达1.5亿元(包括补贴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负担在内),占乡镇企业总利润的6.7%。一九八六年,各地加强了农业这个基础,除从地方财力增拨支农资金外,乡、村两级的'以工补农'支出有了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乡镇企业用于补农的资金约为2.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000万元。根据各地估算,
-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农村公益事业
农业基础设施
社会总产值
总利润
农工一体化
税前列支
家庭农场
商品粮基地
地方财力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