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快速存储方法研究
1
作者 闫丽飞 褚宇宁 +2 位作者 赵维伟 何壮壮 刘晓强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伴随着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非结构化数据资源规模随之增大,对其存储技术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提出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快速存储方法,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分组处理非结构化数... 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伴随着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非结构化数据资源规模随之增大,对其存储技术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提出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快速存储方法,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分组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资源。以某一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为对象,结合数据资源传输距离、节点能量、传输方向等因素,确定非结构化数据资源转发路径,描述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存储过程,制定分层扩展存储机制,从而实现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快速存储。实验数据表明,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应用本文方法后获得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存储速率最大值为1920 MB/s,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存储位置准确性最大值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 非结构化 安全存储 存储机制 快速存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褚宇宁 崔旭 刘奕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4年第14期55-57,共3页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电阻热损耗、感应电磁波损耗、电容电流损耗是导致物理线损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线损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线损数据自有规则特性、对线损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建模...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电阻热损耗、感应电磁波损耗、电容电流损耗是导致物理线损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线损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线损数据自有规则特性、对线损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建模学习等方式,提高异常数据检测率,进而提高数据质量,降低数据运营成本、提升数据资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据资产 电阻热 电容电流 国家电网公司 异常数据检测 异常检测 建模学习
原文传递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适应证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褚宇宁 毛涛 +4 位作者 荆雪 于亚男 丁雪丽 李晓宇 田字彬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估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可行性,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胃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807例未分化型早期... 目的评估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可行性,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胃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807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2%(139/807)的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1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肿瘤大小、大体分型、溃疡、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均有关(χ^2=4.500、13.332、16.611、6.083、51.064、0.564、17.006,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最大径>20 mm(OR=1.606,95%CI 1.021~2.526,P=0.040)、脉管侵犯(OR=16.835,95%CI 10.510~26.966,P<0.01)、黏膜下浅浸润(≤500μm;OR=1.962,95%CI 1.022~3.765,P=0.043)和黏膜下深浸润(>500μm;OR=3.014,95%CI 1.753~5.181,P<0.01)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ESD扩大适应证适用于内镜下治疗,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肿瘤最大径>20 mm、脉管侵犯、黏膜下浅浸润和黏膜下深浸润均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危险因素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 扩大适应证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患者98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CuraC-2级切除后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剑舒 毛涛 +3 位作者 李晓宇 褚宇宁 任明翰 田字彬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2-405,共4页
为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CuraC-2级切除后的临床结局并指导其后续管理,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经ESD eCuraC-2级切除的9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ESD eCuraC-2级... 为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CuraC-2级切除后的临床结局并指导其后续管理,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经ESD eCuraC-2级切除的9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ESD eCuraC-2级切除后是否立即追加手术将患者分为手术组(54例,占55.1%)和观察组(44例,占44.9%)。通过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远期预后发现,神经侵犯为手术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65,95%置信区间1.113~141.850,P=0.041),未分化型癌为观察组胃癌复发的危险因素(P=0.011)。手术组5、3、2、1年的总生存率与观察组比较(均为97.6%比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瘤生存率比较(手术组5、3、2、1年的无瘤生存率均为100.0%;观察组5、3、2年的无瘤生存率均为90.5%,1年的无瘤生存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4)。这提示追加手术可降低ESD eCuraC-2级切除后的胃癌复发风险,伴有神经侵犯或组织学为未分化型的早期胃癌患者应在ESD eCuraC-2级切除后追加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非治愈性 手术 长期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