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褚闻来 田和平 +3 位作者 张李涛 王健超 沈建国 周海航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67-69,7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2例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即刻栓塞效果(采用Raymond标准进行评价)、手术... 目的观察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2例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即刻栓塞效果(采用Raymond标准进行评价)、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支架释放完全。RaymondⅠ级17例,Ⅱ级2例,Ⅲ级2例,瘤腔内未填塞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除1例动脉瘤术后合并脑积水外引流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22例患者中,21例完成术后3~12个月的DSA随访,其中动脉瘤完全闭塞18例,动脉瘤稳定2例,动脉瘤瘤颈复发覆盖第2枚支架后治愈1例。术后半年预后良好率为81.8%。结论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复杂 LVIS支架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60例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褚闻来 褚正民 +2 位作者 沈建国 周海航 张李涛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6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时间平均6天。本组60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死亡5例,总有效率91.6%。结论采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救治脑室出血患者,在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缩短脑室血肿清除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褚闻来 王耿焕 +7 位作者 褚正民 沈建国 王翊飞 周海航 沈健 田和平 张李涛 朱坤灿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3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压监护及常规治疗。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将患者分成低钠血症组,无低钠血症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压监护及常规治疗。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将患者分成低钠血症组,无低钠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抗利尿激素(ADH)、B型利钠肽(BNP)浓度,观察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34例,其中低钠血症30例,两组患者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脑梗塞发生率,颅内压波动,ADH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脑梗塞发生率、ADH后,颅内压波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相关,颅内压波动明显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颅内压 抗利尿激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保守与穿刺手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褚闻来 沈建国 +1 位作者 沈健 宋昀农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临界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保守治疗与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手术临界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根据病人、家属要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保守治疗组和穿刺引流组,保守治疗组22... 目的 探讨手术临界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保守治疗与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手术临界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根据病人、家属要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保守治疗组和穿刺引流组,保守治疗组22例,穿刺引流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GOS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治疗6个月后,保守治疗组GOS评分1分1例,2分6例,3分6例,4分8例,5分1例;钻孔引流组GOS评分2分1例,3分4例,4分19例.保守治疗组GOS预后良好率(40.9%,9/22)明显低于钻孔引流组(79.2%,19/24;P<0.01).结论 钻孔引流手术后患者长期独立生活能力优于保守治疗,是手术临界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保守治疗 穿刺引流手术
下载PDF
5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治体会
5
作者 褚闻来 褚正民 王翊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原发性脑干损伤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3%-5%,而病死率却占颅脑损伤的1/3,所以是否能及时正确的诊治该类患者,对笔者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51例。现对临床治疗进行... 原发性脑干损伤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3%-5%,而病死率却占颅脑损伤的1/3,所以是否能及时正确的诊治该类患者,对笔者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51例。现对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干损伤 诊治 临床医务工作者 颅脑损伤 损伤发生率 损伤病人 临床治疗 病死率
下载PDF
小骨窗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3
6
作者 褚正民 唐玉明 +4 位作者 金成胜 沈建国 王翊飞 褚闻来 王耿焕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314-315,共2页
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小骨窗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30例,其中选择性地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手术18例,采用经颞上中回入路手术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显微手术治疗 基底节脑出血 翼点入路 高血压性 小骨窗 经外侧裂入路
下载PDF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医院行政特点及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谢上才 许建江 +3 位作者 江力勤 韩炳江 褚闻来 王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CPC)建设过程中医院行政特点及其他因素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通过中国CPC认证的276家医院,根据认证时间分为阶段1(2014年至2015年)和阶段2(2016年至2017年),根据医院院长/副院长的专业是否含有心...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CPC)建设过程中医院行政特点及其他因素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通过中国CPC认证的276家医院,根据认证时间分为阶段1(2014年至2015年)和阶段2(2016年至2017年),根据医院院长/副院长的专业是否含有心血管内科学分为A组(心血管内科学专业)141家和B组(非心血管内科学专业)135家,分析比较两组单位在认证类型、认证批次、认证时间、医院等级、医院性质、时间阶段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A组单位标准版(87.2%比70.4%,P=0.001)、三级医院(84.4%比71.1%,P=0.009)、阶段1(24.8%比13.3%,P=0.021)、地区首批CPC(16.3%比8.1%,P=0.045)比例均高于B组单位;而基层版(12.8%比29.6%,P=0.001)、二级医院(15.6%比28.9%,P=0.009)、直辖市(8.5%比19.3%,P=0.010)、阶段2(75.2%比86.7%,P=0.021)、非地区首批CPC(83.7%比91.9%,P=0.045)比例均低于B组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行政管理在CPC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心血管内科学专业的医院行政人员更加重视及有利于CPC建设。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CPC建设的推动作用正在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行政管理 心血管内科 政府
下载PDF
Chiari I型畸形的显微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褚正民 周海航 +4 位作者 金成胜 沈建国 王翊飞 王耿焕 褚闻来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Chiari畸彤是指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通常无法采用药物治疗,对有症状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治疗能够提供最佳的恢复机会[1]。我科1998-01-2010-l2收治Chiari I型畸形患者19例,均行后颅窝减压加硬脑膜扩大修补... Chiari畸彤是指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通常无法采用药物治疗,对有症状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治疗能够提供最佳的恢复机会[1]。我科1998-01-2010-l2收治Chiari I型畸形患者19例,均行后颅窝减压加硬脑膜扩大修补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 后颅窝减压 手术治疗 畸形 硬脑膜扩大修补 颅颈交界区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21例急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建国 田和平 褚闻来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2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术后6月随访GOS分级评价预后。结果 21例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率为61.9%(13/21),死亡率14.3%(3/21),病死率随Hun...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急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2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术后6月随访GOS分级评价预后。结果 21例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率为61.9%(13/21),死亡率14.3%(3/21),病死率随Hunt-Hess分级增加升高。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血肿者应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病情稳定、Hunt-Hess低分级、血肿量较少者行急诊DSA检查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病情危重、Hunt-Hess高分级、血肿量较多者行3D-CTA检查,急诊行动脉瘤夹闭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并脑内血肿 血管内介入治疗 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Ⅰ期手术治疗开颅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正民 沈建国 +3 位作者 王翊飞 周海航 王耿焕 褚闻来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总结因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Ⅰ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加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5例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患者Ⅰ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加脑... 目的总结因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Ⅰ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加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5例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患者Ⅰ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加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1例,轻度改善4例。结论Ⅰ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加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颅骨缺损同时并发脑积水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脑积水
下载PDF
早期系统性康复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俞晓翔 沈和平 +2 位作者 王耿焕 褚闻来 尹汉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9期847-848,851,共3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常引起不良结果及认知功能障碍[1]。文献报道,在中重度DAI患者中约65%会出现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是DAI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前,临床上对DAI患者认知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常引起不良结果及认知功能障碍[1]。文献报道,在中重度DAI患者中约65%会出现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是DAI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前,临床上对DA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知仍不足,治疗措施有限,本次研究探索早期系统性康复治疗对DA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患者 系统 早期 原发性脑损伤 DAI
下载PDF
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2
作者 王耿焕 褚闻来 +2 位作者 褚正民 沈建国 沈和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1期1617-1618,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后1周时的GC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浓度,甘露醇总用量,脑梗塞发生率,6个月...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后1周时的GC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浓度,甘露醇总用量,脑梗塞发生率,6个月后预后良好率、死亡率,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结果对照组57例,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NSE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周时GCS评分,甘露醇用量,NSE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周两组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方面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一定作用,而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脑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渗盐水 颅内压 副作用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沈和平 褚闻来 +2 位作者 褚正民 沈建国 王耿焕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66-2069,2073,共5页
目的 分析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颅骨修补术的49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使用激素、肝... 目的 分析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颅骨修补术的49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使用激素、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白蛋白血症、血清前白蛋白、去骨瓣病因、术前神志情况、气管切开、修补时机、皮瓣凹陷、缺损部位、大骨瓣、术前住院时间、修补材料、手术时长、术中脑膜破损、硬膜外积液、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入住ICU、菌群分布、耐药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497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5例(5.0%),细菌培养阳性23例(92.0%),共26株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13/26,50.0%)。20例(80.0%)的感染菌株为多重耐药菌。经过静脉滴注抗生素及皮下注射抗生素等治疗,25例中20例成功保留了修补材料,随访0.5~3.0年,未见感染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瓣凹陷、大骨瓣均为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占比高。静脉滴注及皮下注射抗生素是治疗术后感染的有效手段,能使大部分患者保留骨瓣。皮瓣凹陷、大骨瓣是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褚闻来 褚正民 +3 位作者 施明 沈建国 周海航 田和平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31-63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近5年间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11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晚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术后48h内GCS评分>10分且病情不再进展,予神经外科常规药...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近5年间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11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晚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术后48h内GCS评分>10分且病情不再进展,予神经外科常规药物治疗、护理,早期康复组及晚期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术后3~5d及2周左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术后4周对3组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动作量表(FMA)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缺陷程度,同时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4周时,早期康复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疗效均较其他两组明显提高(均P<0.01),晚期康复组分值虽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结论 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尽早施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 早期康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
15
作者 张李涛 沈健 +4 位作者 褚闻来 官俏兵 沈和平 王耿焕 褚正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探索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0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年,按术后癫痫发作情况,分为癫痫发作组和无癫痫发作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索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0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年,按术后癫痫发作情况,分为癫痫发作组和无癫痫发作组,比较两组患者各种因素的差异,以分析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470例患者中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癫痫发作76例(16.2%)。单因素分析显示,皮瓣凹陷、大骨瓣、术前昏迷、双侧修补、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皮瓣凹陷、大骨瓣、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凹陷、大骨瓣是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是保护因素,对于皮瓣凹陷太深的患者,建议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考虑适当降低三维弧度,同时予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癫痫发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S100B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海航 张李涛 +2 位作者 沈建国 褚正民 褚闻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IL-6与颅内压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1例,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行颅内压监测,计算每天ICP平均水平,并于入院后6、12、24、48、72h分别采...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IL-6与颅内压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1例,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行颅内压监测,计算每天ICP平均水平,并于入院后6、12、24、48、72h分别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S100B蛋白及IL-6水平,与颅内压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S100B水平在损伤后逐渐升高,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下降;患者血清IL-6和颅内压水平在受伤后逐渐升高,且不同时间点间患者的S100B、IL-6水平和颅内压水平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力变化与血清中的S100B和IL-6水平呈正比,S100B和IL-6均可反映颅内压变化程度,48 h内S100B血浆浓度预测颅内压变化较同期IL-6血浆浓度预测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 S100B蛋白 白介素-6 颅内压
下载PDF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4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海航 沈健 +3 位作者 朱坤灿 褚闻来 沈建国 褚正民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80-881,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最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治水平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Hunt—HessⅣ、Ⅴ级重症动脉瘤性SAH患者的处理依然是难点,其预后往往不佳。我...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最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治水平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Hunt—HessⅣ、Ⅴ级重症动脉瘤性SAH患者的处理依然是难点,其预后往往不佳。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4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治 重症 动脉瘤性SAH 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HESS
下载PDF
慢性机化性硬膜下血肿6例分析
18
作者 周海航 褚闻来 张建民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83-1384,共2页
慢性硬脑膜下血仲系头颅外伤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人,占颅内血肿的10%,为临床常见病[1].但慢性机化性硬膜下血肿国内甚少见于报道,据国外资料显示发生率仅为0.3%~2.7%.现对嘉兴... 慢性硬脑膜下血仲系头颅外伤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人,占颅内血肿的10%,为临床常见病[1].但慢性机化性硬膜下血肿国内甚少见于报道,据国外资料显示发生率仅为0.3%~2.7%.现对嘉兴市第二医院2002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6例慢性机化性硬膜下血肿作一回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 机化性 头颅外伤 蛛网膜 常见病 嘉兴市 发生率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健 褚闻来 +2 位作者 沈建国 朱坤灿 田和平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8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4月至201 7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4月至201 7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指标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5.7%),治疗后WBC、蛋白质、CRP、ESR、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效果优于单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能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 鞘内注射 万古霉素 颅脑术后 颅内感染
下载PDF
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建国 褚闻来 金成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因创伤及手术等因素造成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对颅骨修补术后头颅形状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其今后社交生活的心态。本次研究将电脑三维塑形技术应用于颅骨修补术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电脑三维 塑形技术 外科常见病 颅骨缺损 满意程度 修补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