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提取物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冠斌 褚魏巍 +2 位作者 励辉辉 李燕 余海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260-3265,共6页
目的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DRE)对人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两株ESCC细胞(KYSE450和KYSE140)各分为对照组和5、10、20 mg/ml DRE组。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DRE对E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 目的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DRE)对人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两株ESCC细胞(KYSE450和KYSE140)各分为对照组和5、10、20 mg/ml DRE组。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DRE对E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DRE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DRE对ESCC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DRE对ESC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RE试剂处理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促凋亡因子[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9]和促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存活素(Survivin)和磷酸化信号传导子与转录子激活(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DRE有效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促凋亡作用与Bcl-2家族和Caspase家族介导的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及Janus激酶-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DRE) 食管鳞癌 增殖 Janus激酶-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励辉辉 林冠斌 +3 位作者 邱教 褚魏巍 李燕 陆静静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11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观察经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腹部外敷。观察两组腹痛缓解... 目的观察经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腹部外敷。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两组白细胞计数和血淀粉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入院时,两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5天,治疗组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入院时,两组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治疗组血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胃空肠营养管鼻饲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胃空肠营养管 柴芍承气汤 鼻饲 芒硝 外敷
下载PDF
256例ERCP治疗胆石症伴胆管炎患者的胆汁培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冠斌 褚魏巍 +2 位作者 励辉辉 陆静静 李访贤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10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了解胆管炎患者胆汁菌群分布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探讨相关因素与胆汁培养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汁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收集各种可能会影响培养结果的各项指标。结果 256... 目的了解胆管炎患者胆汁菌群分布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探讨相关因素与胆汁培养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汁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收集各种可能会影响培养结果的各项指标。结果 256例患者中胆汁病原菌培养阳性结果为166例,共培养出1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9例(70.9%),革兰阳性菌(26.9%),真菌4株(2.2%);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23.63%),肠球菌(15.93%),肺炎克雷伯菌(9.8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性好,对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无耐药,对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老年组、既往有胆管外科手术史组、黄疸、C反应蛋白(CRP)及糖链抗原19-9(CA19-9)有明显异常组的胆汁病原菌培养阳性率较相对应组均明显升高(分别为77.2%52.1%、83.9%48.8、84.1%50.5%、78.6%34.3%、88.8%52.7%)。结论治疗胆管感染应动态监测菌群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老年人、既往有胆管外科手术史组、黄疸、CRP及CA19-9有明显异常的患者胆汁病原菌培养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胆管感染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细菌培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肠道菌群特征研究
4
作者 褚魏巍 林冠斌 +1 位作者 王志 余海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2期2292-2296,共5页
目的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肠道菌群特征。方法临床标本收集及处理:收集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手术患儿及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非手术患儿粪便(肠内容物),同时搜集匹配对照患儿粪便(肠内容物),采用基于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 目的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肠道菌群特征。方法临床标本收集及处理:收集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手术患儿及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非手术患儿粪便(肠内容物),同时搜集匹配对照患儿粪便(肠内容物),采用基于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两组患儿细菌组成差异;利用PICRUSt技术对两组患儿肠道菌群功能进行预测;采用LC-MS与GC-MS平台对两组患儿细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变形菌门增加,厚壁菌门减少;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患儿脂类物质(尤其是丙酸及丁酸)合成能力以及有害异物代谢能力不如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MS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证实败血症患儿与对照组患儿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有明显差异,差异最显著通路为丁酸酯类物质的合成。GC-MS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进一步证实败血症患儿肠道乙酸(371.4μg/g)及丁酸(49.3μg/g)含量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乙酸(1242.9μg)及丁酸(107.9μg)含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研究肠道菌群铺平了道路,通过PCR扩增将所有含有保守序列的微生物片段进行扩增、捕获,再根据细菌的变异序列(即每种细菌所特有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及比对,以确定细菌的种属;相较于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对样本DNA含量要求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测序技术 新生儿 早发败血症 多因子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