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 被引量:1
1
作者 西村成雄 刘家磊 《黑河学刊》 1986年第3期59-70,共12页
前言被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支配下的政府“统治”了十四年的中国东北地区,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迎来了新阶段。在抗日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已经战斗在反满抗日运动的前列,但在四五年八月以后的新条件下,他们的运动又将如何发展?这里拟... 前言被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支配下的政府“统治”了十四年的中国东北地区,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迎来了新阶段。在抗日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已经战斗在反满抗日运动的前列,但在四五年八月以后的新条件下,他们的运动又将如何发展?这里拟就支撑政治、军事形势深入发展的土地改革运动与民主政权的动向加以分析,进而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民合作化过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政权 农民 农村 劳动者 互助合作运动 农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组织 恶霸地主 东北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五)
2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8年第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蒋介石 张学 邓小平理论 阎锡山 《大公报》 国民党 国民政府 中原大战 日本 当代中国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八)
3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8年第4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张学 蒋介石 北军 共产党 “一二·九”运动 周恩来 共产国际 “逼蒋抗日” 抗日统一战线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十)
4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8年第6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蒋介石 宋子文 张学 杨虎城 中国民族主义 周恩来 二十世纪前半期 宋美龄 中日关系史 贵州省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六)
5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蒋介石 特种外交委员会 抗日救国 政治空间 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 张学 东北抗日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自卫军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九)
6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8年第5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蒋介石 西安事变 杨虎城 张学 和平解决 中央军 南京政府 共产国际 西北军 西安城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二)
7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7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蒋介石 张作霖 张学 日本 国民党 中央政府 中华民 奉系军阀 亚洲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四)
8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7年第Z1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政府 民族主义 东北政务委员会 1929年 张学 政治空间 东北地区 张作霖 中东路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三)
9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7年第4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张作霖 东北政务委员会 孙中山 东北地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资本 郭松龄 国民政府 国家资本主义
下载PDF
现代亚洲的肖像─—张学良(一)
10
作者 西村成雄 赵晓松 《黑河学刊》 199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张作霖 郭松龄 张学 国民政府 辛亥革命 国民国家 国民军 冯玉祥 王永江 亚洲
下载PDF
东北的殖民地化与“抗日救亡”运动
11
作者 西村成雄 张连起 《龙江党史》 1994年第3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殖民地化 抗日救国 东北人民 东北义勇军 日满议定书 九·一八 救国会 复东会 日本军队 辽宁民众自卫军
下载PDF
“中国统一化论争”的历史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西村成雄 《日本学论坛》 2002年第3期92-98,共7页
本文试图说明20世纪前半期日本对中国的政治认识及其政策的结构。笔者的历史分析可概括为三个论点:“9·18”事变前后在中国东北的日中经济冲突——政治逐步升级的论说;1932年日本政府对中国政治的认识论——否定“李顿调查报告书... 本文试图说明20世纪前半期日本对中国的政治认识及其政策的结构。笔者的历史分析可概括为三个论点:“9·18”事变前后在中国东北的日中经济冲突——政治逐步升级的论说;1932年日本政府对中国政治的认识论——否定“李顿调查报告书”的理论;1937年的日本论坛:“中国统一化论争”中的新认识论——日益明确的对中国认识的坚固“岩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统一化论争" 历史认识 政治认识 日本 中国 20世纪前半期 李顿调查报告书 经济
下载PDF
重庆政治空间的“东北因素”——“收复东北”话语在国内外格局中的号召力
13
作者 西村成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空间发生了多种变化,其中被称为"满洲问题"的"东北因素"不仅仅在中日关系中,而且与东亚地域政治、世界政治均紧密相关。"东北因素"所占有的这种地位是直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签...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空间发生了多种变化,其中被称为"满洲问题"的"东北因素"不仅仅在中日关系中,而且与东亚地域政治、世界政治均紧密相关。"东北因素"所占有的这种地位是直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签订才形成的,而这一过程充满矛盾。1941年《苏日协定》《共同声明》的公布,是"东北因素"从地方政治课题逐渐转为重庆中央政治课题的转折点。而国际方面,1942年即使在美国都尚有人持东北应为日、俄间缓冲国的言论,重庆政治空间中的蒋介石则明确表示要无条件"收复东北"。《反攻半月刊》等媒体在将"收复东北"政治话语提出并为人们所接受、促成国民意见统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复东北” 蒋介石 东北四省抗敌协会 太平洋学会 《反攻半月刊》
下载PDF
中国民族主义与战后东北地区政治建构
14
作者 西村成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74,共13页
国民政府在获得对内政治的合法性过程中,1936年发表的五五宪法草案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即《宪法草案》第4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东亚政治空间中日本“殖民地帝国”侵占中华民国领域。但是... 国民政府在获得对内政治的合法性过程中,1936年发表的五五宪法草案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即《宪法草案》第4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东亚政治空间中日本“殖民地帝国”侵占中华民国领域。但是自1945年8月之后,中华民国政治合法性却面临新的挑战。这就是在日本战败之前和苏军一起回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提出的双重民族主义。一种是如何对待苏联的中国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如何把东北地区的认同意识凝聚成为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处于转折点的1945年不仅构成了当今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原型,而且还迎来了自身认同意识逐渐延伸到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东北地区 认同意识 政治构建
下载PDF
雅尔塔“密约”对国民政府的冲击与接收东北——也论抗日战争结束时之东亚国际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西村成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8-118,共21页
雅尔塔“密约”对国民政府的冲击与接收东北——也论抗日战争结束时之东亚国际关系西村成雄在1945年东亚的国际关系中,居重要角色的国家有日本、中国、美国和苏联四个国家。无庸置疑,这其中还包括日本“傀儡政权”与英法两国所带... 雅尔塔“密约”对国民政府的冲击与接收东北——也论抗日战争结束时之东亚国际关系西村成雄在1945年东亚的国际关系中,居重要角色的国家有日本、中国、美国和苏联四个国家。无庸置疑,这其中还包括日本“傀儡政权”与英法两国所带来之影响。但在中国政治空间方面,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政府 政治空间 宋子文 斯大林 苏联 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密约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