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艺特质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品昌 西逸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1-148,共8页
本世纪中,一种缘自人类天性的超越力量,向一切既定现实形态发起了日益深刻的挑战。充满感性色彩的超越性成就,在广泛的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矜持、理性的一贯格局,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许多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审美空间。这种超越力量一开始便希... 本世纪中,一种缘自人类天性的超越力量,向一切既定现实形态发起了日益深刻的挑战。充满感性色彩的超越性成就,在广泛的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矜持、理性的一贯格局,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许多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审美空间。这种超越力量一开始便希望为人类在失落感性的既定现实中召回感性——一种不囿于现实规范的审美自由。它日益广泛地进军现实,力图将审美的灵性注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当代高科技的工业生产或残存的手工业生产,都不同程度不同意义地呈现出“艺术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 审美空间 特质论 手工业生产 人类生活 现代陶艺 审美自由 当代高科技 感性色彩 超越性
下载PDF
要美好,不要好美 被引量:1
2
作者 雨文 西逸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3,共2页
当今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遭受着各方的"诟病"。一方面,是"地标"的心态此起彼伏,建筑师不再追求"实用、经济、美观",而是一味作"怪",追求巨大的体量感和庸俗、扭曲的视觉形式,不惜以一种"... 当今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遭受着各方的"诟病"。一方面,是"地标"的心态此起彼伏,建筑师不再追求"实用、经济、美观",而是一味作"怪",追求巨大的体量感和庸俗、扭曲的视觉形式,不惜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式来引发公众的话题,试图以此来引起关注;而另一方面,则是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断裂",我们不但没有学会把握西方现代建筑与西方现代性生产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只是学了形式和表层,甚至彻底忽视了中国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历史文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化里首当其冲的中国现代建筑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文化和价值归属,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学界和业界共同思考的重大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 西方现代性 现代建筑 美好 低俗 历史文化 城市化进程 视觉形式
原文传递
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 被引量:4
3
作者 西逸 《美术观察》 1995年第0期29-35,共7页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研究员 本刊〈美术家〉栏目主持人): 后现代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构成当下的总体文化语境。以消解为策略的解构主义,为世界的普遍分裂推波助澜,使虚无主义弥漫天下。在艺术领域,削平深度模式、历史...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研究员 本刊〈美术家〉栏目主持人): 后现代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构成当下的总体文化语境。以消解为策略的解构主义,为世界的普遍分裂推波助澜,使虚无主义弥漫天下。在艺术领域,削平深度模式、历史意识、主体性和价值的后现代倾向,使语言浮上表层,沦为冷漠,无意义的“操作”或“游戏”;作品随艺术家即言说主体的“沉默”而患上“失语症”。后现代主义的绝对差异原则,助长了“怎样都行”的极端个人主义话语方式,加强了个体的孤独和交流的阻绝。艺术在无止境的消解和“谬误推理”中,愈来愈无边界,愈来愈无法判断和理解。按这种逻辑发展下去,艺术的结局就是死亡。要么埋葬艺术,要么重建它,我们大概别无选择。 生活在文化圈的人类恐怕不能没有艺术,想来新世纪会是全面建设的时代。幻想也罢,空论也罢,一些涉及艺术语言的基本问题也许还是值得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中青年教师 艺术语境 艺术语言 艺术家 文化批判 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 话语体系 中国艺术
原文传递
诗化的历史记忆——评巨型肖像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
4
作者 西逸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继中国水墨人物画<以身许国图>之后,又一幅同样主题的巨型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宛如一道摩天审美景观在画坛耸起.
关键词 油画 水墨人物画 肖像 审美 历史记忆 诗化 主题 许国 美景 景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