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4年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覃伟普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目的 了解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暗娼人群400人,主要来自低中档场所,年龄段均以20∽40岁为... 目的 了解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暗娼人群400人,主要来自低中档场所,年龄段均以20∽40岁为主,以已婚或同居者居多,文化程度比较低;2013年和201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91.44%和83.56%,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和0.5%.结论 大新县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需加大综合干预力度,做到病例早发现,早管理,减少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暗娼 哨点监测
下载PDF
2021年大新县返乡农民工艾滋病有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覃伟普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了解大新县外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等状况,为当地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2月18~28日在大新县14个乡镇中随机选取8个乡镇,每个乡镇按照东南西北中又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调查人数66人,调查对... 目的了解大新县外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等状况,为当地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2月18~28日在大新县14个乡镇中随机选取8个乡镇,每个乡镇按照东南西北中又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调查人数66人,调查对象是大新户籍且年龄段为18~60岁及近期在县外打工6个月以上春节期间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艾滋病有关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参与该次有效调查的共2636人,中位年龄是39.62岁,以中青年为主,已婚者居多占65.10%,文化程度以中小学为主,占84.83%;8个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知晓率为81.11%;通过“新媒体”途径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占87.63%;选择排斥或躲避艾滋病患者的占35.09%;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占15.10%,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65.33%;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的占10.81%,接受过免费HIV抗体检测的占5.50%。结论外出农民工是艾滋病自我防护中的弱势群体,了解防艾知识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应针对性加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利用“互联网+”健康教育方法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防艾宣传的一员,形成“人人是受众,个个是播者”的传播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农民工 知晓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大新县2010—2014年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及随访管理状况分析
3
作者 覃伟普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近5年来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以及随访管理状况,为当地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新县2010—2014年共报告HIV/A... 目的分析近5年来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以及随访管理状况,为当地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新县2010—2014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597例,男女性别比为2.49:1,40岁以上占85.76%,已婚有配偶占60.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7.49%;病例总随访率为94.64%。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对已发现传染源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控制大新县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疫情报告 随访管理 分析
下载PDF
对2012-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分析
4
作者 覃伟普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 :分析对2012-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方法 :根据《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12-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测,了解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 目的 :分析对2012-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方法 :根据《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12-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测,了解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情况及发生HIV、梅毒和HCV感染的状况。结果 :本组被调查者多为20~60岁的性活跃期人员,其婚姻状况多为已婚或同居。在2012年与2013年,大新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4.91%和96.55%,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X2=1.32,P>0.05),无统计学意义。这两个年度的被调查者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2013年的被调查者相比,2012年的被调查者进行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较高,差异显著(X2=5.37,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两个年度的被调查者进行其余两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新县性病门诊的男性就诊者多为性活跃期人员,其年龄跨度比较大,其中部分已婚的就诊者存在婚外性行为。大新县性病门诊的男性就诊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较高。我们应整顿性病的诊疗机构,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采取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性病诊疗和生殖健康服务,以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门诊 男性就诊者 艾滋病 哨点监测
下载PDF
2010-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数据分析
5
作者 覃伟普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5期173-174,179,共3页
目的:探讨2010-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更好地服务群众,保护人民健康。方法:收集2010-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VCT)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2012-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呈上升趋势,求询原因,... 目的:探讨2010-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更好地服务群众,保护人民健康。方法:收集2010-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VCT)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2012-2015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呈上升趋势,求询原因,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和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为主。结论:加大VCT工作力度,可以提高HI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商业异性性行为史、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手术史、注射毒品史是自愿咨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愿咨询 检测
下载PDF
2013年大新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6
作者 覃伟普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155-156,共2页
目的:了解大新县2013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方法:对2013年大新县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大新县VCT门诊求询者共789人,HIV抗体总初筛阳性率3.8%,求询者以青壮年为主,... 目的:了解大新县2013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方法:对2013年大新县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大新县VCT门诊求询者共789人,HIV抗体总初筛阳性率3.8%,求询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检测比例1.32:1。求询者类型主要以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为主,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的求询者HIV抗体初筛阳性率最高。结论:随着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推进,大新县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自愿咨询检测,但还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和检测力度,以及早发现感染者,减少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分析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200例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李长勇 方小红 +1 位作者 黄媛 覃伟普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3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对其血浆中...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对其血浆中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检测,同时比较不同感染途径及不同治疗结果患者血浆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12个月内,其CD4+T淋巴细胞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治疗后18个月、24个月,先略有下降后再升高。治疗后不同时间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不同途径感染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但经性感染的患者始终高于经血液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总体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在随访期间,13例死亡,死亡率为6.5%。与存活患者相比,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最后一次接受检测时,死亡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但需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病毒载量,减少耐药毒株的产生,避免病毒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广西大新县2009~2014年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覃伟普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了解大新县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情况,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4年大新县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大新县共有867例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其中以中老... 目的了解大新县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情况,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4年大新县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大新县共有867例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其中以中老年居多占85.5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27%;已婚有配偶者的配偶HIV抗体检测率为87.59%;有非婚性接触史的699人中,每次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30%;共有92个调查者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接受HIV抗体确证检测者占83.16%。结论中老年人HIV抗体初筛阳性比例较高,但确证比例较低,对重点人群要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宣传教育,并有针对性进行健康干预和落实相关机制,才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当地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抗体初筛阳性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