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
1
作者
覃华儒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42,共10页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覃华儒卢焘是广西宜北县明伦(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的壮家子弟,民国初年的陆军上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帝制的运动,后相继出任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覃华儒卢焘是广西宜北县明伦(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的壮家子弟,民国初年的陆军上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帝制的运动,后相继出任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高级参谋。贵州抗日救国军总司令、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蒋介石
贵州省
和平解决
抗日救国
述评
总司
广西
南京国民政府
贵阳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民族识别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4年第1期22-28,共7页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谁也没有作过,也不可能作过认真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鉴别。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过“五族共和”的口号。...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谁也没有作过,也不可能作过认真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鉴别。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过“五族共和”的口号。所谓五族,就是汉、满、蒙、回、藏。后来,历史书上也只是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识别
人们共同体
汉姓
民族政策
若干问题
科学依据
民族意识
族称
民族概念
原文传递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搞好民族识别
被引量:
2
3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2年第4期18-23,共6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贵州是多民族省份。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向来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识别和鉴定。如辛亥革命时,认为我国只有五个民族,即汉、满、蒙、回、藏,提出所谓“五族共和”。后来史书上又写着“汉、满、蒙、回、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贵州是多民族省份。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向来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识别和鉴定。如辛亥革命时,认为我国只有五个民族,即汉、满、蒙、回、藏,提出所谓“五族共和”。后来史书上又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四年逝世时,在遗嘱中写道:“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很重视调查研究我国的民族问题,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口号,并制定具体的民族政策,作为民主革命纲领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识别
少数民族
现代民族
调查研究
各民族
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贵州
科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贵州从江壮语语音系统
被引量:
1
4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壮族有一千三百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县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贵州省境内也有少数壮族人民,共约二万八千人左右,其中的百分之六十居住在与桂北相毗邻的从江县宰便区的秀塘、宰河、尧贵,下江区...
壮族有一千三百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县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贵州省境内也有少数壮族人民,共约二万八千人左右,其中的百分之六十居住在与桂北相毗邻的从江县宰便区的秀塘、宰河、尧贵,下江区的平正、刚边和西山区的高武等公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贵州从江
语音系统
元音
韵母
从江县
连山壮族
合韵
舒声
声母
原文传递
试论壮文生命力
5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5-158,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建立和不断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为各个兄弟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56年创制壮族拼音文字,是在社会主义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建立和不断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为各个兄弟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56年创制壮族拼音文字,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应运而生的,这是1300多万壮族人民从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契机。壮文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多民族的复杂环境中出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始终是在斗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在已往的30多年中,新生的壮文推行工作也曾受极左思潮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文
壮族人
汉文
壮语
生命力
壮族地区
土俗
拼音文字
语言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推行民族拼音文字,是迅速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科学方法
6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5年第3期56-62,共7页
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不断开发人们智力、有效地继承和不断更新人类社会各种知识,以便能够创造人们需要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教育越发达,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反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很贫困。教育只靠口头...
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不断开发人们智力、有效地继承和不断更新人类社会各种知识,以便能够创造人们需要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教育越发达,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反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很贫困。教育只靠口头传授是不够的,必须以文字作为教育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创造、积累和需要的各种知识越来越多,更需要文字作为发展教育和社会交际工具。文字是书面语言,是语言的符号。在学校教育中,语言和文字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字
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语文
壮文
党的民族政策
拼音文字
苗文
侗文
扫盲
汉文
原文传递
响应六届人大号召努力开展民族语文科研工作
7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第3期7-11,共5页
六届人大提出:“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伟大号召,这是时代的强音,战斗的号角,是十亿人民的共同心愿。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进一步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
六届人大提出:“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伟大号召,这是时代的强音,战斗的号角,是十亿人民的共同心愿。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进一步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是直接间接关系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增强民族团结。这是一项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科研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文
民族文字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史
科研工作
语言调查
科学研究
党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
原文传递
试谈布依文和壮文的推行问题
8
作者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1年第2期62-68,共7页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助他们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助他们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早在一九五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就作了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文
布依族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文字
民族语文
方言土语
布依语
民族政策
壮文
语言发展
原文传递
题名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
1
作者
覃华儒
机构
贵州省民研所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42,共10页
文摘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覃华儒卢焘是广西宜北县明伦(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的壮家子弟,民国初年的陆军上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帝制的运动,后相继出任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高级参谋。贵州抗日救国军总司令、贵...
关键词
孙中山
蒋介石
贵州省
和平解决
抗日救国
述评
总司
广西
南京国民政府
贵阳市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民族识别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覃华儒
机构
壮族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4年第1期22-28,共7页
文摘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是,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谁也没有作过,也不可能作过认真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鉴别。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过“五族共和”的口号。所谓五族,就是汉、满、蒙、回、藏。后来,历史书上也只是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识别
人们共同体
汉姓
民族政策
若干问题
科学依据
民族意识
族称
民族概念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搞好民族识别
被引量:
2
3
作者
覃华儒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2年第4期18-23,共6页
文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贵州是多民族省份。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向来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识别和鉴定。如辛亥革命时,认为我国只有五个民族,即汉、满、蒙、回、藏,提出所谓“五族共和”。后来史书上又写着“汉、满、蒙、回、藏、苗、瑶、黎等。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四年逝世时,在遗嘱中写道:“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很重视调查研究我国的民族问题,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口号,并制定具体的民族政策,作为民主革命纲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民族识别
少数民族
现代民族
调查研究
各民族
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贵州
科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贵州从江壮语语音系统
被引量:
1
4
作者
覃华儒
机构
壮族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文摘
壮族有一千三百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县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贵州省境内也有少数壮族人民,共约二万八千人左右,其中的百分之六十居住在与桂北相毗邻的从江县宰便区的秀塘、宰河、尧贵,下江区的平正、刚边和西山区的高武等公社。
关键词
壮语
贵州从江
语音系统
元音
韵母
从江县
连山壮族
合韵
舒声
声母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壮文生命力
5
作者
覃华儒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建立和不断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为各个兄弟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56年创制壮族拼音文字,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应运而生的,这是1300多万壮族人民从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契机。壮文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多民族的复杂环境中出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始终是在斗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在已往的30多年中,新生的壮文推行工作也曾受极左思潮的干扰,
关键词
壮文
壮族人
汉文
壮语
生命力
壮族地区
土俗
拼音文字
语言
社会功能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推行民族拼音文字,是迅速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科学方法
6
作者
覃华儒
机构
壮族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5年第3期56-62,共7页
文摘
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不断开发人们智力、有效地继承和不断更新人类社会各种知识,以便能够创造人们需要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教育越发达,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反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很贫困。教育只靠口头传授是不够的,必须以文字作为教育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创造、积累和需要的各种知识越来越多,更需要文字作为发展教育和社会交际工具。文字是书面语言,是语言的符号。在学校教育中,语言和文字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
民族文字
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语文
壮文
党的民族政策
拼音文字
苗文
侗文
扫盲
汉文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响应六届人大号召努力开展民族语文科研工作
7
作者
覃华儒
机构
壮族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第3期7-11,共5页
文摘
六届人大提出:“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伟大号召,这是时代的强音,战斗的号角,是十亿人民的共同心愿。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进一步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是直接间接关系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增强民族团结。这是一项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科研任务。
关键词
民族语文
民族文字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史
科研工作
语言调查
科学研究
党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谈布依文和壮文的推行问题
8
作者
覃华儒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1年第2期62-68,共7页
文摘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帮助他们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早在一九五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就作了决定。
关键词
布依文
布依族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文字
民族语文
方言土语
布依语
民族政策
壮文
语言发展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雄不死,永志人心”──卢焘将军述评
覃华儒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关民族识别若干问题的探讨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4
3
原文传递
3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搞好民族识别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2
2
原文传递
4
贵州从江壮语语音系统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4
1
原文传递
5
试论壮文生命力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6
推行民族拼音文字,是迅速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的科学方法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5
0
原文传递
7
响应六届人大号召努力开展民族语文科研工作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3
0
原文传递
8
试谈布依文和壮文的推行问题
覃华儒
《贵州民族研究》
198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