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对比试验
1
作者 覃宝山 赵媛娟 +1 位作者 蒙明月 覃勇荣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963-970,共8页
为了筛选合适的草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本实验设计三个配方进行草菇液体菌种摇床培养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即马铃薯5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1.5 g,KH2PO4 1 g,MgSO4 0.5 g,维生素B1 10 mg,水1000 mL,pH自然。在此基础上设计... 为了筛选合适的草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本实验设计三个配方进行草菇液体菌种摇床培养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即马铃薯5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1.5 g,KH2PO4 1 g,MgSO4 0.5 g,维生素B1 10 mg,水1000 mL,pH自然。在此基础上设计摇床转速、维生素B1添加浓度、培养基装瓶量、摇前静置时间等四个因子,进行草菇液体菌种摇床培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草菇液体菌种培养最适合的摇床转速是130 r/min;添加的维生素B1的最佳浓度为15 mg/L;规格为250 mL的锥形瓶,培养基的最适装瓶量为80 mL;培养基静置36 h再进行摇床培养效果最好。In order to screen suitable culture conditions of liquid strains for Volvariella volvacea, this experiment designed three formulas for comparative shaking table cultivation of V. volvacea liquid strains. The suitable medium formula was selected, namely 50 g of potato, 20 g of glucose, 1.5 g of peptone, 1 g of KH2PO4, 0.5 g of MgSO4, 10 mg of Vitamin B1, 1000 mL of water, and natural pH. On this basis, four factor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shaking table speed, vitamin B1 addition concentration, bottling volume of culture medium, and settling time before shaking, to conduct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V. volvacea liquid strain shaking table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shaking table spe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V. volvacea liquid strains was 130 r/min;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added vitamin B1 was 15 mg/L;the optimal filling volume for a 250 mL conical flask and culture medium was 80 mL;the best effect was to let the culture medium stand for 36 hours before shaking it on a sha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液体菌种 摇床培养 菌丝生长
下载PDF
矿质元素对茶树菇液体菌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覃宝山 赵媛娟 +1 位作者 农欣佩 覃勇荣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63-871,共9页
采用摇床培养的方法,以菌丝球的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说明Zn、Fe、Mn、Cu 四种矿质元素对茶树菇液体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Mn、Cu四种矿质元素对茶树菇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Zn对茶树菇... 采用摇床培养的方法,以菌丝球的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说明Zn、Fe、Mn、Cu 四种矿质元素对茶树菇液体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Zn、Fe、Mn、Cu四种矿质元素对茶树菇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Zn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Fe、Mn、Cu。这四种矿质元素可以通过单独添加发挥作用,也可以混合添加共同作用,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效果更好,促进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优组合是0.25 g/L ZnSO4·7H2O,0.30 g/L FeSO4·7H2O,0.20 g/L MnSO4·H2O,0.15 g/L CuSO4·5H2O。Using the shaking table cultivation method and using the biomass of mycelium balls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four mineral elements, Zn, Fe, Mn, and Cu, on the liquid mycelial growth of Agrocybe aegeri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mineral elements, Zn, Fe, Mn, and Cu, had a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liquid Agrocybe aegerita strains. Among them, Zn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Agrocybe aegerita, followed by Fe, Mn, and Cu. These four mineral elements can exert their effects by adding them alone or by mixing them together. The mixed addition has a better effect than adding them alon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to promote the mycelial growth of Agrocybe aegerita is 0.25 g/L ZnSO4·7H2O, 0.30 g/L FeSO4·7H2O, 0.20 g/L MnSO4·H2O, and 0.15 g/L CuSO4·5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茶树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
下载PDF
利用木薯秆栽培赤芝的试验
3
作者 覃宝山 赵媛娟 +1 位作者 欧镜有 覃勇荣 《植物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16-523,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木薯秆为主要原料,以桑枝杆作为对照,设置木薯秆的占比分别为70%、55%、40%等三组,每组再设置三个处理,共9个处理,进行赤芝栽培试验,探讨木薯秆栽培赤芝的可行性和高产优质的栽培配... 为了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木薯秆为主要原料,以桑枝杆作为对照,设置木薯秆的占比分别为70%、55%、40%等三组,每组再设置三个处理,共9个处理,进行赤芝栽培试验,探讨木薯秆栽培赤芝的可行性和高产优质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利用木薯秆作为主要原料栽培赤芝是可行的,单独以木薯秆作为碳源,或在木薯秆中添加适当的桑杆、甘蔗渣,均能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其中,在木薯秆中添加30%的甘蔗渣栽培效果最好。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abundant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Guangxi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benefits, cassava stalks were use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nd mulberry branches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Three groups of cassava stalks were set with proportions of 70%, 55%, and 40%, respectively, and three treatments were set for each group, for a total of nine treatments. The cultivation experiment of Ganoderma lucidum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cultivating G. lucidum with cassava stalks and the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cultivation formul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cassava stalk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to cultivate G. lucidum was feasible. Using cassava stalks as a carbon source alone or adding appropriate mulberry stalks and sugarcane bagasse to cassava stalks could achieve good cultivation effects. Among them, adding 30% sugarcane bagasse to cassava stalks had the best cultiva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木薯秆 栽培试验
下载PDF
板栗苞壳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3 位作者 刘倩 韦东平 韦雪敏 覃江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83,共3页
以板栗苞壳为主料,以棉籽和稻草为辅料,设置了5个栽培配方进行平菇与秀珍菇的栽培试验,分别测定子实体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其总糖含量... 以板栗苞壳为主料,以棉籽和稻草为辅料,设置了5个栽培配方进行平菇与秀珍菇的栽培试验,分别测定子实体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其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当添加棉籽可提高平菇和秀珍菇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而添加稻草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壳 平菇 秀珍菇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1 位作者 杜义 卢珊舟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壳 平菇 秀珍菇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2
6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3-228,共6页
对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物学效率相对较低、新型氮源研究少、机理探讨少、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缺乏系统深入分析、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工艺尚未确立等,并对... 对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物学效率相对较低、新型氮源研究少、机理探讨少、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缺乏系统深入分析、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工艺尚未确立等,并对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笔者提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研究重心应从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配方筛选、成分分析,转向新型基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作用机理、菌株筛选、食用菌的营养品质、食品安全、新型基质菌糠的再利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工艺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新型培养料 栽培
下载PDF
灵芝的板栗苞壳菌糠栽培平菇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覃宝山 赵媛娟 +1 位作者 潘振兴 覃勇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6-297,共2页
将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以50%、30%、10%的比例添加到培养基中,以桑枝屑为对照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菌糠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平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状与对照组相当,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种植平菇... 将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以50%、30%、10%的比例添加到培养基中,以桑枝屑为对照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菌糠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平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状与对照组相当,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种植平菇,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板栗苞壳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的利用价值,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壳 灵芝 菌糠 平菇
下载PDF
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1 位作者 陆曾龙 曹小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分别以板栗苞壳、甘蔗渣、杂木屑、桑枝屑等为原料,设置4个配方进行灵芝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芝性能和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在以板栗苞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上长势良好,出芝性能较佳,商品性状较好,综合指标与... 分别以板栗苞壳、甘蔗渣、杂木屑、桑枝屑等为原料,设置4个配方进行灵芝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芝性能和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在以板栗苞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上长势良好,出芝性能较佳,商品性状较好,综合指标与以甘蔗渣为主料栽培的相当,而高于杂木屑和桑枝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壳 灵芝 栽培 试验
下载PDF
板栗苞壳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报 被引量:8
9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6,共2页
板栗苞壳不仅可以单独作为原料栽培秀珍菇,而且还可以与稻草、棉籽等混合栽培。从秀珍菇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按一定的比例与稻草、棉籽混合栽培秀珍菇,效果更好。
关键词 板栗苞壳 秀珍菇 栽培试验 生物转化率
下载PDF
二氧化氯消毒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梁超林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将稳定态二氧化氯一元粉剂溶解和稀释后,拌入栽培基质进行生料栽培秀珍菇,稀释比例(药水比)为1∶(2 300~2 400)的处理对杂菌抑制的效果较好,秀珍菇的生长状况与熟料栽培的相当,但生物学效率略低;装袋后放置168 h再接种,秀珍菇菌丝长势... 将稳定态二氧化氯一元粉剂溶解和稀释后,拌入栽培基质进行生料栽培秀珍菇,稀释比例(药水比)为1∶(2 300~2 400)的处理对杂菌抑制的效果较好,秀珍菇的生长状况与熟料栽培的相当,但生物学效率略低;装袋后放置168 h再接种,秀珍菇菌丝长势较好,杂菌感染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作为一种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消毒剂 拌料栽培 秀珍菇
下载PDF
二氧化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1-204,共4页
综述了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其杀菌机理、二氧化氯在食用菌栽培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二氧化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食用菌栽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5-616,619,共3页
介绍了利用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良菌种和栽培配方的选择、栽培原料的处理、适宜的栽培方式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关键词 板栗苞壳 食用菌栽培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平菇菌丝生长及杂菌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为寻求平菇栽培中简便可行的消毒方法,以二氧化氯为消毒药剂,采用生产试验方法,探讨了二氧化氯浓度、消毒及活化时间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微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过低对杂菌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则抑制平菇菌丝... 为寻求平菇栽培中简便可行的消毒方法,以二氧化氯为消毒药剂,采用生产试验方法,探讨了二氧化氯浓度、消毒及活化时间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微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过低对杂菌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则抑制平菇菌丝的生长;消毒时间与活化时间对平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杂菌防治效果的影响不大。二氧化氯消毒剂120mg/L活化10~12min拌入培养料后放置72h再接种,既可防治杂菌污染,又可降低二氧化氯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消毒剂 平菇栽培
下载PDF
广西宜州桑蚕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覃宝山 邓晰朝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9-72,共4页
宜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桑蚕生产(种养)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区位优势,但宜州桑蚕产业的附加值并不高。在分析宜州桑蚕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配置,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风... 宜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桑蚕生产(种养)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区位优势,但宜州桑蚕产业的附加值并不高。在分析宜州桑蚕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配置,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风险分化机制,改革经营体制,推动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州 桑蚕产业化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下载PDF
香菇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2 位作者 黄春凤 曹妍 黄万征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8期1-4,共4页
对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硫酸盐及其用量分别进行对比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与静置时间对香菇菌丝球生长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 对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硫酸盐及其用量分别进行对比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与静置时间对香菇菌丝球生长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硫酸盐为硫酸镁;配制1 000 ml的培养基,葡萄糖最佳用量为20 g,蛋白胨用量为1 g,最佳硫酸盐用量为1 g。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香菇液体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为140 r/min,250 ml锥形瓶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4粒(0.5×0.5 cm^2)斜面菌种,摇前静置时间为4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营养物筛选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思考——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覃宝山 王仁富 覃勇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5期145-147,共3页
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做法,指出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 食用菌 栽培 技术推广
下载PDF
板栗苞壳周年栽培食用菌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覃宝山 吴康董 黄春凤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苞壳为主要原料,进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长势良好,生物学效率、总产值和毛利率均较高;灵芝—... 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苞壳为主要原料,进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长势良好,生物学效率、总产值和毛利率均较高;灵芝—秀珍菇—平菇是食用菌周年化栽培比较理想的品种搭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苞壳 食用菌 周年栽培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河池学院学报》 2009年第A02期25-28,共4页
对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实验教学现状进行阐述,从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升本院校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的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食用菌》 2009年第4期38-39,共2页
利用板栗苞壳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用稻草、棉子壳等作对照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平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商品性... 利用板栗苞壳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用稻草、棉子壳等作对照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平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商品性状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壳 平菇 栽培 培养料
下载PDF
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9
20
作者 覃宝山 覃勇荣 《中国园艺文摘》 2012年第5期157-159,105,共4页
从食用菌生产与加工的角度,分析讨论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化学药剂和微生物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食用菌 质量安全 管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