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 被引量:11
1
作者 覃扬浍 马姜明 +3 位作者 梅军林 杨栋林 庄枫红 苏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792-6799,共8页
为探究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的分解情况,运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其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结果表明:经过1a的分解,檵木群落凋落物失重大小顺序为:灌木阶段>乔灌阶段>乔林阶段。檵木群落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乔林阶... 为探究漓江流域岩溶区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的分解情况,运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其凋落物分解初期动态。结果表明:经过1a的分解,檵木群落凋落物失重大小顺序为:灌木阶段>乔灌阶段>乔林阶段。檵木群落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乔林阶段凋落物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28a、1.38a、1.41a,分解95%所需的时间分别为5.54a、5.97a和6.09a。经过1a的分解,凋落物养分动态变化为:灌木阶段和乔灌阶段C含量总体上升,乔林阶段C含量总体下降;3个恢复阶段N和纤维素含量总体上升;灌木阶段和乔林阶段P含量总体下降,乔灌阶段P含量总体上升;灌木阶段木质素含量总体上升,而乔灌阶段和乔林阶段木质素含量总体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灌木阶段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与C,N,P,C/P,N/P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乔灌阶段凋落物分解速率与N和木质素/N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乔林阶段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与N,纤维素、C/N和木质素/N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檵木群落 初始养分含量 凋落物分解 漓江流域岩溶区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层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苏静 马姜明 +4 位作者 覃扬浍 张雅君 莫燕华 秦佳双 杨栋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7,共8页
该文选取桂林岩溶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凋落物层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经1 a分解后,凋落物剩余率分别为灌木阶段(59.58%)、乔灌阶段(61.79%)和... 该文选取桂林岩溶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凋落物层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经1 a分解后,凋落物剩余率分别为灌木阶段(59.58%)、乔灌阶段(61.79%)和小乔林阶段(62.02%)。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演替的进行而减小。3个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层多酚氧化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在12月份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在3月份最高,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在6月份最高。3个恢复阶段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规律趋势一致,均在6月份酶活性最高,灌木阶段纤维素酶活性在3月份最低,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纤维素酶活性均在9月份最低。3个不同恢复阶段的凋落物层酶活性在不同时期均表现为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不同恢复阶段凋落物层酶活性对凋落物分解速率影响不同。灌木阶段凋落物层蔗糖酶活性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乔灌阶段脲酶活性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小乔林阶段各酶活性与分解速率相关不显著。蔗糖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是影响灌木阶段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脲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是影响乔灌和小乔林阶段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檵木群落 凋落物分解 凋落物层 酶活性 桂林岩溶石山
下载PDF
桂林喀斯特地区克隆生长红背山麻杆种群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梅军林 庄枫红 +3 位作者 马姜明 覃扬浍 梁士楚 姜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64-3171,共8页
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植物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植物群落的形成、维持和演替过程。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是桂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先锋物... 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植物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植物群落的形成、维持和演替过程。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是桂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先锋物种。调查了桂林喀斯特地区以克隆繁殖为主的红背山麻杆群落,采用点格局方法,以Ripley's K函数为基础运用g(r)和L(r)函数对红背山麻杆种群进行点格局以及不同径级之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红背山麻杆在小尺度(小于2 m)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大尺度(大于2 m)上表现为随机分布;(2)3个径级之间在小尺度两两表现为正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大,3径级之间的关联性由正关联转变为无关联或者负关联;(3)在大尺度范围红背山麻杆较大地径的母株对其他母株的克隆小分株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两个径级大小差异增大,它们的空间关联性会逐渐呈无关联或负关联,与径级Ⅰ与径级Ⅱ及径级Ⅱ与径级Ⅲ相比,径级Ⅰ与径级Ⅲ的空间关联性呈较强的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山麻杆 克隆生长 空间点格局 空间关联性 桂林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中华水韭对不同营养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枫红 马姜明 +2 位作者 覃扬浍 梅军林 于方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5-712,共8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除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除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均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叶片光合荧光特性中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上升的趋势外,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以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和半饱和光强(Ik)均呈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在中度营养条件下(N 0.4mg·L^(-1)、P0.04mg·L^(-1))耐受性较好,但在高营养条件下(N 1.2mg·L^(-1)、P 0.12mg·L^(-1))耐受性较差,其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上升,但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抑制了中华水韭的正常光合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其生长,推测水体富营养化可能是造成中华水韭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营养条件 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莼菜扦插繁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枫红 马姜明 +1 位作者 梅军林 覃扬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为探索最佳的莼菜扦插繁殖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水位深度、扦插部位和扦插方式等因素研究莼菜扦插成活的影响因子及扦插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莼菜枝条的中部为插穗,水位深度为泥土以上枝条的2倍,扦插方式为平插时,... 为探索最佳的莼菜扦插繁殖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水位深度、扦插部位和扦插方式等因素研究莼菜扦插成活的影响因子及扦插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莼菜枝条的中部为插穗,水位深度为泥土以上枝条的2倍,扦插方式为平插时,莼菜植株的生长状况最好,培养1个月后,其成活率、茎平均生长速度、新叶叶片数以及新叶叶面积和分别为70%、0.14cm/(d·株)、20片/株、119.10cm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正交试验设计 扦插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