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2 位作者 朱文杰 唐雪莲 任晓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POF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于我院诊治的特发性POF患者105例(特发性POF组)和月经规则、性激素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110例...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POF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于我院诊治的特发性POF患者105例(特发性POF组)和月经规则、性激素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1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为调查对象,根据填写的《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特发性PO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特发性POF的危险因素有使用染发剂(OR=5.641,95%CI2.441~13.035)、经常因小事烦恼(OR=4.811,95%CI1.950~11.873)、经常感到疲倦(OR=8.827,95%CI2.758~28.249)、有害物质接触史(OR=9.095,95%CI1.012~81.759);特发性POF的保护因素是经常锻炼(OR=0.439,95%CI0.200~0.964)。结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和经常锻炼可能有利于降低特发性POF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特发性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特发性卵巢早衰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覃春容 陈士岭 +2 位作者 陈薪 夏容 罗燕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POF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月的39例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月经特点、发病情况、B超结果和妊娠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 1例患者为原发性闭经,38例为继发...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POF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月的39例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月经特点、发病情况、B超结果和妊娠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 1例患者为原发性闭经,38例为继发性闭经,平均闭经5.82±3.88年,2例(5.1%)在月经初潮后有1~2次月经即出现闭经,闭经前月经规律而突然闭经患者9例(23%),月经紊乱27例(69%),其中3例(7.7%)月经频发,24例(61.5%)患者早期表现月经稀发,逐渐出现闭经。30岁以前发病的POF患者占87.2%,94.9%患者初潮后15年发病。特发性POF患者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小于正常组,基础窦卵泡计数(AFC)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超声检测有35例(89.7%)患者至少探及一侧卵巢,31例(79.5%)患者有窦卵泡样回声。用阴道B超定期监测有2例患者恢复排卵后自然妊娠,妊娠率5.1%。结论对月经不规律、稀发、频发患者,应用B超监测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和AFC,同时进行激素测定,及早识别是否有POF的可能;使用HRT时积极监测,必要时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特发性 激素替代
下载PDF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覃春容 任晓慧 +4 位作者 吴若松 张帝开 史成军 程刚 胡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运用反相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基因分型,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并建立一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组和正常... 目的运用反相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基因分型,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并建立一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组和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采用FQ-PCR做解脲脲原体检测。设计分型引物,对FQ-PCR阳性标本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显著性(P=0.033),其中以T960群与Parvum群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parvum群,尤其是1,3,6的单型别在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而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反相斑点杂交 基因型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的生物群、血清型与致病 被引量:16
4
作者 覃春容 张帝开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生物群 血清型 泌尿生殖道 致病 不孕症
下载PDF
PAF、PAF-AH、PAF-R与不明原因性女性不孕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覃春容 古衍 +3 位作者 姚吉龙 张丽 冯卫彤 段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活性变化在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等方法测定20例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血浆PAF、PAF-AH及PAF-R的活性变...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活性变化在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等方法测定20例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血浆PAF、PAF-AH及PAF-R的活性变化。结果: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血浆PAF活性明显降低,血浆PAF-AH活性明显增高,均有显著意义(P<0.01);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血浆PAF-R mRNA产物低于对照组PAF-R mRNA。结论: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血浆PAF活性明显降低,血浆PAF-AH活性明显增高,PAF-R mRNA活性明显降低,提示PAF、PAF-AH及PAF-R活性变化在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性不孕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吴琳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对其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57%)是引起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盆腔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是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宫腔病变。IUI失败的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47.6%(10/21),术后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90%。结论在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病因诊断中,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宫、腹腔镜联合可以手术矫治可逆的输卵管及宫腔病变,提高IUI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不孕
下载PDF
动态监测LIF、β-hCG及P水平对诊断输卵管妊娠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4 位作者 任晓慧 段纯 邱诗贤 张丽 彭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9-60,共2页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结果】①血清LIF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pg/mL及(5.88±0.26)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LI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LIF较正常早孕组低。②血清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731.15±530.8)mIU/mL及(2036.95±1791)mIU/mL。血清孕酮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ng/mL及(20.88±0.26)n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β-hCG、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组妇女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降低。(3)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两次血LIF、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血β-hCG变化分为上升型(上升>66%4例占6.7%,上升10%~66%24例占40%)、平台型(波动于±10%20例占33.3%)、下降型(下降10%-50%12例占20%,其中下降>50%6例占10%)。【结论】检测血清LIF、P水平有助于鉴别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动态监测血β-hCG变化规律可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 Β-HCG P 异位妊娠 诊断
下载PDF
反相斑点杂交快速诊断解脲脲原体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3 位作者 张帝开 史成军 程刚 胡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建立1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方法:设计分型引物,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 目的:建立1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方法:设计分型引物,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中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以T960群与1型的多型别感染在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反相斑点杂交能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简单、实用,有望发展成为用于临床标本的解脲脲原体分型的1种方法。Parvum群(微小脲原体),尤其是其中的1、3、6的单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反相斑点杂交 基因型
下载PDF
健康妇女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及其分群分型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帝开 李秀云 +5 位作者 覃春容 史成军 程钢 狄娜 罗燕 杨冬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8-289,292,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妇女下生殖道Uu携带情况和定量值,揭示正常携带状态下Uu的分群分型情况。方法对2005年4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1018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 FQ-PCR检测,Uu阳性标本再用RDB法进行Uu分群分... 目的了解健康妇女下生殖道Uu携带情况和定量值,揭示正常携带状态下Uu的分群分型情况。方法对2005年4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1018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 FQ-PCR检测,Uu阳性标本再用RDB法进行Uu分群分型。结果1018例中Uu阳性371例(阳性率36.4%),其中Uu FQ-PCR<1×106copy/ml且Uu呈单独阳性289例(77.9%)。371例Uu阳性标本,可以检测出血清型的共337例,未检出34例,总检出率为90.8%。parvum群278例(82.5%),urealyticum群30例(8.9%),两群混合阳性29例(8.6%);parvum群中,血清1型单型别阳性50例(18.0%),血清3型单型别阳性81例(29.1%),血清6型单型别阳性111例(39.9%),血清14型单型别阳性4例(1.4%),多型别阳性32例(11.5%)。结论Uu在健康妇女下生殖道中存在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在健康妇女中,Uu主要表现为Uu定量<1×106copy/ml而且Uu呈单独阳性。健康妇女中Uu以parvum群占优势,并且以parvum群中的1、3、6型的单型别为主,提示parvum群,尤其是其中的1、3、6单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生物群 血清型
下载PDF
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帝开 覃春容 +4 位作者 李秀云 史成军 胡斌 程钢 杨冬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状况进行调查,用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治疗。方法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的妇女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胺试验及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线索细胞检查,同时采用特制密封棉拭... 目的对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状况进行调查,用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治疗。方法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的妇女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胺试验及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线索细胞检查,同时采用特制密封棉拭子宫颈管内取样,然后采用重量差减法,求出分泌物的重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可疑部位取材作HSV和HPV检测及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在533例入选患者中,解脲脲原体感染345例占64.7%,沙眼衣原体感染142例占26.6%,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7例占22%,非特异性阴道炎81例占15%,细菌性阴道病17例占0.03%。尖锐湿疣12例占0.02%。淋病5例,梅毒4例,生殖器疱疹2例,滴虫阴道炎2例。结论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当前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在选用抗生素时要兼顾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153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覃春容 敖玉峰 王俭秋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沙眼衣原体感染 例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 性病 尿道炎 女性生殖器 中国 常见病 国内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吉龙 覃春容 +3 位作者 段纯 潘利云 刘庆芝 张丽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应用内美通组、诺雷德组及未用药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的... 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应用内美通组、诺雷德组及未用药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至随访时,内美通、诺雷德组复发率分别为12.00%、12.90%,低于未用药组的30.00%(P<0.05)。内美通、诺雷德组妊娠率分别为28.57%、44.19%,未用药组17.86%,诺雷德组术后妊娠率较未用药组高。结论:内美通、诺雷德用于中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术后使用诺雷德妊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内美通 诺雷德
下载PDF
反相斑点杂交法对解脲脲原体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帝开 覃春容 +4 位作者 李秀云 史成军 胡斌 程钢 杨冬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有外阴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601例,设为病例组,同期无自觉症状的正常体检人群306例,设为对照... 目的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有外阴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601例,设为病例组,同期无自觉症状的正常体检人群306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取宫颈分泌物待检测。将解脲脲原体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探针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临床标本按常规方法提取解脲脲原体DNA,采用生物素标记的解脲脲原体特异通用引物PCR扩增DNA,然后分别与解脲脲原体不同基因型特异探针杂交、显色。结果病例组解脲脲原体阳性421例占70.0%,对照组解脲脲原体阳性126例占41.2%。病例组中单型别感染的U.parvum占65.4%,其中1型、3型、6型和14型分别占28.8%、43.3%、26.0%和1.9%,U.urealyticum占18.4%;对照组中单型别感染的U.parvum占79.3%,其中1型、3型、6型和14型分别占63.2%、21.1%、15.7%和0.0%,U.urealyticum占13.8%。18例阳性标本随机DNA测序鉴定,均为相应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结论U.parvum群,尤其是其中的1、3、6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U.urealyticum则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反相斑点杂交 解脲脲原体
下载PDF
高级别CIN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残留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莉 姚吉龙 +1 位作者 徐波 覃春容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残留的相关因数。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因CINⅢ行宫颈锥切的323例患者中切缘残留47例为研究组,无切缘残留27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CINⅢ锥切术后切缘残留与年龄、病...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残留的相关因数。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因CINⅢ行宫颈锥切的323例患者中切缘残留47例为研究组,无切缘残留27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CINⅢ锥切术后切缘残留与年龄、病变程度的关系,术后随诊或子宫全切的情况。结果:323例中切缘残留47例(15.2%),平均年龄38.1岁±8.2岁,对照组276例,平均年龄37.5岁±6.3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重度宫颈糜烂研究组15例(32.0%),对照组42例(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随诊率研究组76.5%,对照组62.3%,异常检出率研究组16.6%,对照组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残留与病变程度有关,与年龄无关。切缘残留的患者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切缘残留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吉龙 覃春容 +2 位作者 段纯 邱诗贤 李晓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LIFR、IL-1α、TNF-α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宫内妊娠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TF、LIFR、IL-1... 目的:检测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LIFR、IL-1α、TNF-α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宫内妊娠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TF、LIFR、IL-1α、TNF-α水平。结果:①血清LIF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pg/ml及(5·88±0·26)pg/ml;血清LIFR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3·82±1·6)pg/ml及(2·95±1·70)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LIF及LIFR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LIF较正常早孕组低,而LIFR则较正常早孕高。②血清TNF-α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66·71±9·31)pg/ml及(54·4±8·36)pg/ml;血清IL-1α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0·29±0·20)pg/ml及(0·28±0·13)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TNF-α及IL-1α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TNF-α、IL-1α较正常早孕组高。结论:检测血清LIF水平有助于鉴别异常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联合检测LIF、LIFR、TNF-α、IL-1α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高效、有力、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早期异位妊娠 诊断指标
下载PDF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B超下异常回声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雪莲 朱文杰 +2 位作者 付志红 李雪梅 覃春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子宫内膜因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ART前,常规于晚卵泡期采用阴道B超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正常情况下,晚卵泡期内膜表现为三线征(A型内膜),然而部分患者却表现出分泌期才能出现的均质内膜(... 子宫内膜因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ART前,常规于晚卵泡期采用阴道B超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正常情况下,晚卵泡期内膜表现为三线征(A型内膜),然而部分患者却表现出分泌期才能出现的均质内膜(C型内膜),甚至强回声团,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着床。本文对晚卵泡期子宫内膜B超异常回声患者,分别行宫腔镜检查或经期诊断性刮宫术,探讨宫腔镜检查和刮宫术对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 异常回声 B超观察 临床价值 诊断性刮宫术 诊治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女性表型46,XY性发育障碍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检测
17
作者 吴维青 谢建生 +5 位作者 张丽 张雁瑞 覃春容 李素丽 陈武斌 周庆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4-677,681,共5页
目的:总结女性表型的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及遗传学检测,为类似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手术的3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女性表型的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及遗传学检测,为类似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手术的3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切除的性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提取患者及家属基因组DNA,应用Sanger测序、二代测序方法、MLPA、染色体基因组芯片分析等方法进行遗传学检测以寻找致病基因变异。结果:1例患者为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病理结果证实一侧隐睾见精原细胞瘤,其AR基因第7外显子检测到移码突变c.2546_2547 insA(p.N849K,fs X32),此突变为已报道导致CAIS的突变方式;1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腺发育不良,性腺病理结果为不成熟的卵巢组织,患者SRY基因的HMG区域检测到c.206T>C(p.V69A)突变,此突变未见报道;1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腺发育不良,病理结果为双侧性腺母细胞瘤伴无性细胞瘤,性发育相关基因未检测到明确的致病突变。结论:综合利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女性表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其中2例患者分别由AR基因、SRY基因突变引起,其中SRY基因c.206T>C(p.V69A)为新发现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障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单纯性腺发育不良 雄激素受体基因 SRY基因 生殖细胞肿瘤
下载PDF
深圳市妇女伤害认知情况及行为研究
18
作者 任晓慧 赵光临 +2 位作者 覃春容 王虹 陈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对深圳市15岁以上的妇女意外伤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妇女伤害监测信息系统。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获取社区15岁以上妇女意外伤害流行状况及认知状况的基线资料,了解妇女意外... 目的对深圳市15岁以上的妇女意外伤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妇女伤害监测信息系统。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获取社区15岁以上妇女意外伤害流行状况及认知状况的基线资料,了解妇女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4.13%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12.94%有过未做好劳动安全防护的行为;有93.71%听说过伤害,75.52%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的健康教育,66.43%认为伤害是严重的社会问题,50%调查人群认为对防治伤害需要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66.78%从亲朋好友、16.08%从广播电视、10.49%从报纸杂志了解伤害及其急救知识。结论伤害是严重社会问题,交通事故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认识并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从亲朋好友、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途径来增强对伤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伤害 预防 认知行为
下载PDF
不育男性精子中的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研究
19
作者 成艳君 李雪梅 +5 位作者 杨则宝 覃春容 杨宇霞 吴正中 周永红 杨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育男性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按照顶体酶参数是否正常划分为两组,观察组1(n=68)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即精液量、液化时间、外观、精子活力、外形以及数量等均无明显异常,... 目的研究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育男性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按照顶体酶参数是否正常划分为两组,观察组1(n=68)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即精液量、液化时间、外观、精子活力、外形以及数量等均无明显异常,观察组2(n=72)为精液参数异常组,即抗精抗体为阳性或上述检查有不少于1项明显异常,且存在生殖系统急慢性炎症史;选取1年内正常生育男性7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应用手淫法对所有男性精液予以收集,且应用改良Kennedy法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对比3组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观察组2(a+b)级精子活动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精子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顶体酶活性明显高于观察组1与观察组2(P<0.05)。结论顶体酶活性低下密切关联于男性不育,检测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临床价值重大,可将精子质量全面反映出来,进而评价其功能状态,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男性 精液 顶体酶活性
下载PDF
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分析
20
作者 成艳君 李雪梅 +2 位作者 周永红 杨宇霞 覃春容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22-122,127,共2页
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 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总时长超过半个小时;有74.16%不育男性精液超过5个/HPF;有66.29%不育男性精子整体活动率低于60%;有24.72%不育男性的异常精子比例超过20%;有56.18%不育男性整体精子活力低于50%。结论基于不育男性而言,予以精液检查表现出重要价值,有助于总结其不育诱因,是病患接受早期诊治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性 精液 检查 诊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