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深部热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真恒 向才英 +1 位作者 覃玉玺 赵晋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1-57,共7页
阐述了云南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并从地壳结构入手探讨了地壳、上地幔的生热率垂向分布,进而研究了云南的深部热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上,上地壳所产生的热流量最大,中地壳次之,下地壳最小;横向上,各构造单元深部热流结构差别... 阐述了云南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并从地壳结构入手探讨了地壳、上地幔的生热率垂向分布,进而研究了云南的深部热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上,上地壳所产生的热流量最大,中地壳次之,下地壳最小;横向上,各构造单元深部热流结构差别较大,全区地幔热流变化范围是19~57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震波速度 生热率 深部热流 地流
下载PDF
1988年澜沧—耿马双主震型地震破裂与震区的现代构造运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洋龙 覃玉玺 +1 位作者 顾正光 邓英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本文在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震区野外考察和分析总结本组地震破裂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震区的大地形变测量资料和弹性理论,从现代构造运动的观点,探讨了本组地震破裂的成因,尤其是两次主震在破裂方面的联系和差异。研究结果... 本文在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震区野外考察和分析总结本组地震破裂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震区的大地形变测量资料和弹性理论,从现代构造运动的观点,探讨了本组地震破裂的成因,尤其是两次主震在破裂方面的联系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自1985年至1989年,震区以2.1厘米/年的平均速率向北37.4°东方向水平推挤了0.64米;(2)与此同时,它还兼有绕铅垂轴的顺时针旋转运动,其平均角速度为9.4×10^(-8)度/年,极点大的位于北纬23°20'─23°30′,东经100°15'─100°20';(3)震区的主压形变方位是北23.3°东,最大右旋剪切形变方位是北21.7°西,南北两主震区的最大右旋剪切形变的比值≥2.2;(4)震区的现代构造运动是导致本组地震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主震破裂在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与旋转运动的动力学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裂 构造运动 澜沧-耿马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