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鲁迅的戏剧审美取向 被引量:1
1
作者 覃碧卿 刘家思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戏剧创作 审美取向 鲁迅 艺术品质 文艺创作 戏剧作品 现实主义 戏剧审美 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下载PDF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覃碧卿 《辽宁高职学报》 2009年第2期51-52,69,共3页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在面对基础教育语文学科不断的革新和调整的同时,还要应对基本的就业方向与多向性的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据此,该专业建设要对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既突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又进行就业宽口径的拓展。...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在面对基础教育语文学科不断的革新和调整的同时,还要应对基本的就业方向与多向性的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据此,该专业建设要对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既突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又进行就业宽口径的拓展。具体就是要把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此形成语文教育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专业 课程 改革 就业导向 能力本位
下载PDF
林清玄散文的审美魅力 被引量:4
3
作者 覃碧卿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林清玄散文佛家的道德情怀和东方的诗性智慧的审美统一构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最鲜明的美学意境 ,而存在于这一美学意境中的 ,还有情景合一的乡愁冲动和对于失落的古典情怀的追寻 ,它包含着对现代工业文明和技术统治的文化批判。
关键词 林清玄 散文 佛教意识 景情合一 技术批判
下载PDF
苦闷者的寻梦之歌——浅论朱湘和他的《草莽集》 被引量:1
4
作者 覃碧卿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52-54,共3页
“虽然绿水同紫泥,/是我仅有的殓衣,/这样灭亡了也算好呀,/省得家人为我把泪流。”(朱湘《残诗》)这是中国现代诗人朱湘痛苦人生的最终归宿。在中国现代新诗三十年歌哭歌笑的潮流中,在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诗魂里,朱湘,以其... “虽然绿水同紫泥,/是我仅有的殓衣,/这样灭亡了也算好呀,/省得家人为我把泪流。”(朱湘《残诗》)这是中国现代诗人朱湘痛苦人生的最终归宿。在中国现代新诗三十年歌哭歌笑的潮流中,在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诗魂里,朱湘,以其平静幽美的诗句,在大浪淘沙中,经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湘 寻梦 徐志摩 现实生活 爱之梦 弗洛伊德 无韵体 悲剧人生 《夏天》 幻想世界
下载PDF
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覃碧卿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高职"的特色和亮点,并且把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教材编写与教师的校本教育紧密结合,相... 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高职"的特色和亮点,并且把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教材编写与教师的校本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建设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文化素质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教材编写 教师校本教育
下载PDF
现代戏剧研究的创新之作——评刘家思的《主流与先锋—中国现代得失论》
6
作者 覃碧卿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好的学术著作往往以其突出的创新性来引领学术,不仅能够给人以学术启示,甚至还能指引学术的方向,引领学术研究,指导社会实践。然而,近些年买得的一些学术著作不是人云亦云,就是隔靴搔痒,能够触动我的思想的并不多见。这是学术功... 好的学术著作往往以其突出的创新性来引领学术,不仅能够给人以学术启示,甚至还能指引学术的方向,引领学术研究,指导社会实践。然而,近些年买得的一些学术著作不是人云亦云,就是隔靴搔痒,能够触动我的思想的并不多见。这是学术功利化所带来的弊端。然而,近日购得的《主流与先锋——中国现代得失论》(刘家思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戏剧研究 得失 学术著作 学术研究 社会实践 出版社 功利化
下载PDF
逼视心灵 彰显个性——论话剧《赵氏孤儿》的人物描写艺术
7
作者 覃碧卿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人物描写艺术 话剧舞台 《赵氏孤儿》 20世纪80年代 戏剧艺术 心灵 个性 彰显
下载PDF
在“模式化”中生存——评近年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向
8
作者 覃碧卿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74,共4页
模式化是通俗小说意义自成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也是近年来通俗小说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近年来通俗小说"模式化"特征集中显示在情节格式和人物造型上。就情节格式而言,近年来通俗小说大都是一种"故事化"的叙述类型... 模式化是通俗小说意义自成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也是近年来通俗小说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近年来通俗小说"模式化"特征集中显示在情节格式和人物造型上。就情节格式而言,近年来通俗小说大都是一种"故事化"的叙述类型;模式化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是类型化和扁平型人物形象的出现,类型化和扁平型人物的根本特性是单纯、明确。所有这些都适应了通俗小说大众化、娱乐性的艺术特质与创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模式化 创作取向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小说的表现性特征
9
作者 覃碧卿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71-73,共3页
新时期小说的表现性特征包括: 意识流的运用, 对故事的解构, 刻划典型心态, 象征的运用,
关键词 新时期 小说 表现性
下载PDF
此岸与彼岸的审美统一——林清玄散文漫论
10
作者 覃碧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0年第3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散文 林清玄 眷恋 古典情怀 追寻 乡愁 彼岸 技术统治 统一 道德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读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
11
作者 覃碧卿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栖居 诗意 山水 古代 中国 灵境 主编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刘醒龙《分享艰难》对时代艰难的良知抒写
12
作者 覃碧卿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5-126,124,共3页
刘醒龙的小说《分享艰难》和他的其它小说一样闪耀着一种精神光芒,小说以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通过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村转型时期当与民众分享艰难的问题,表现了对社会时代问题的关注,同时又以正视现实的眼光,表达了这种分享艰难... 刘醒龙的小说《分享艰难》和他的其它小说一样闪耀着一种精神光芒,小说以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通过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村转型时期当与民众分享艰难的问题,表现了对社会时代问题的关注,同时又以正视现实的眼光,表达了这种分享艰难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分享艰难》 乡镇现实 艰难
下载PDF
《狂人日记》与陌生化
13
作者 覃碧卿 《保定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76-77,共2页
《狂人日记》独异的构思,复合的语义结构,崭新的语言形式及对当时人们的感知刺激都是“陌生”的。分析那些打破常规、偏离规范的作品时,不要急于用现成的概念、术语给它贴标签,束缚思维。姑且把它当作我们的视角来说是陌生的。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陌生化 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 小说 艺术形式 语义结构 语言形式
下载PDF
非常态的三维放大与扭曲变形——从人物关系预设看曹禺戏剧的剧场性追求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家思 覃碧卿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2-145,共4页
曹禺戏剧预设的人物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剧场性。他总是赋予每个人物多重身份,承担着多种戏剧任务,建构起网状的戏剧关系,形成多向的性格冲突和内在的心灵冲突,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引导受众的审美注意;剧中人物总是被预设在由亲缘关系、情... 曹禺戏剧预设的人物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剧场性。他总是赋予每个人物多重身份,承担着多种戏剧任务,建构起网状的戏剧关系,形成多向的性格冲突和内在的心灵冲突,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引导受众的审美注意;剧中人物总是被预设在由亲缘关系、情感关系以及主仆关系等主导的复杂三角网络关系之中,始终处于一种动作之中,融视觉、触觉、听觉以及动觉于一体,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张力,使受众持续保持审美期待;人物之间的关系总是被主体欲求所主导,不仅将三角关系异化为一种非常态,而且有意扭曲、变形、彰显和放大,产生一种惊奇效果,使受众始终处于心理优势之中,从而增强审美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剧场性 人物关系 预设 戏剧艺术
下载PDF
论“游戏精神”与当代小说
15
作者 覃碧卿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49-53,共5页
从美学角度探讨当代小说中所蕴含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构成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美学特征之一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一定的审美功能 。
关键词 “游戏精神” 当代小说 思想意蕴 美学特征 审美价值
全文增补中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覃碧卿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年第15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毕业生 就业指导 工作方法 就业率
原文传递
多维、多层次人物构织——曹禺戏剧中主人形象探微
17
作者 覃碧卿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3,共4页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曹禺的戏剧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丑恶与黑暗。由于他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对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人事非常了解,对“家的梦魇”①成为他戏剧创造题材上情感上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曹禺戏剧 独特性 蘩漪 仇虎 焦大星 人物性格 侍萍 反抗者 罪恶 潘月亭 统治阶级 周朴园 曾文清 主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