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2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3 位作者 邝浩斌 陈燕珍 黎燕琼 李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完整的727例TBTB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分型特点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并对不同性别之间TBT...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完整的727例TBTB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分型特点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并对不同性别之间TBTB分型的差异及不同性别累及支气管数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并发TBTB的肺结核患者占同期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肺结核患者的14.3%(727/5071).727例患者中,累及3个及以上肺野者545例(75.0%,545/727),出现空洞者397例(54.6%,397/727),并发肺不张者194例(26.7%,194/727).TBTB主要累及右上支气管者230例(31.6%,230/727)、左上支气管者203例(27.9%,203/727)、左主支气管者105例(14.4%,105/727);女性累及2个及以上支气管者130例(37.6%,130/346),高于男性的86例(22.6%,86/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4,P<0.01).TBTB分型中,所占比率较高的类型为Ⅰ型(50.2%,365/727)、Ⅳ型(39.9%,290/727)和Ⅱ型(34.4%,250/727),其中男性患者Ⅰ型比率(61.9%,236/381)高于女性(37.3%,129/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1,P<0.01);Ⅱ型(26.5%,101/381)及Ⅳ型(33.3%,127/381)的比率均低于女性[分别为43.1%(149/346)和47.1%(163/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02、14.35,P值均<0.01).727例患者中,痰涂片抗酸染色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55例,占62.6%(455/727).结论 肺结核患者并发TBTB较常见,患者肺部病灶广泛,常伴空洞形成,痰菌阳性率高,主要累及双上支气管及左主支气管,Ⅰ型、Ⅳ型、Ⅱ型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检查 疾病特征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与门诊治疗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4 位作者 邝浩斌 李艳 吴桂峰 徐琦 张宇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11-3814,共4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治疗初期住院与门诊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广州市采用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方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88例MDR-TB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治疗初期住院与门诊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广州市采用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方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88例MDR-TB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初期是否住院分为住院组51例及门诊组37例。结果:(1)在88例患者中,治愈40例(45.5%),失败22例(25.0%),死亡10例(11.4%),丢失16例(18.2%)。(2)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住院组[54.9%(28/51)]明显高于门诊组[32.4%(12/37)](χ2=4.367,P=0.037)。(3)住院治疗丢失率(9.8%)明显低于门诊组(29.7%)(χ2=5.723,P=0.017)。⑷在完成疗程患者中,住院组和门诊组6个月末和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2.4%、66.7%和50.0%、60.0%(χ2=0.013,P=0.900)。结论:对MDR-TB患者采用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相结合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耐多药 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 管理
下载PDF
吡嗪酰胺与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3 位作者 邝浩斌 陈燕珍 张宏 黄盛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探讨含吡嗪酰胺(PZA)抗结核方案与肺结核并乙肝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治肺结核并HBV-DNA阳性199例为观察组,103例无合并症初治肺结核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含吡嗪酰胺(PZA)抗结核方案与肺结核并乙肝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治肺结核并HBV-DNA阳性199例为观察组,103例无合并症初治肺结核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抗结核联合抗病毒122例,64例予HRZE方案(A组),58例予HRE方案(B组);抗结核未联合抗病毒77例,41例予HRZE方案(C组),36例予HRE方案(D组);对照组103例予HRZE方案(E组)。2个月后观察各组肝损伤情况。结果 :(1)A组肝损伤发生率为34.38%,高于B组的20.69%(P>0.05);(2)C组肝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73.17%vs.30.56%)(P<0.05)。(3)B组较D组肝损伤发生率低(20.69%vs.30.56%)(P>0.05)。(4)A组较C组的肝损伤发生率低(34.38%vs.73.17%)(P<0.05);(5)A组较E组肝损伤发生率高(34.38%vs.17.48%)(P<0.05);B组与E组肝损伤发生率相近(20.69%vs.17.48%)(P>0.05)。结论 :PZA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肝损伤发生率及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联合抗病毒治疗对预防该类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及减轻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最大程度避免肝损伤的发生,临床上应权衡利弊,必要时更改使用含PZA的治疗方案,以减少肝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吡嗪酰胺 结核 肝损伤
下载PDF
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3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覃红娟 邝浩斌 李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71-427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标准的临床病例34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并存...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标准的临床病例34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变占30例(88.2%)。确诊病例3例(8.8%),临床诊断病例31例(91.2%)。念珠菌属占26例(76.5%),霉菌属7例(20.6%),隐球菌属1例(2.9%)。结核病灶广泛、排菌、空洞形成、肺结构改变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结论:伴多种慢性基础病变的严重肺结核患者易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并发症 真菌感染
下载PDF
抗氧化剂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随机开放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8 位作者 邝浩斌 吴迪 张宏 汪敏 叶锦泉 袁圆 冯治宇 陈泽莹 李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作用。方法肺结核患者196例,2HRZE/4HR+NAC(A组)及2HRZE/4HR+双环醇(B组)为观察组,2HRZE/4HR为对照组(C组),观察8周内肝损伤情况。结果(1)A组肝损伤率17.19%,停药率45.5%,低于C组22.7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作用。方法肺结核患者196例,2HRZE/4HR+NAC(A组)及2HRZE/4HR+双环醇(B组)为观察组,2HRZE/4HR为对照组(C组),观察8周内肝损伤情况。结果(1)A组肝损伤率17.19%,停药率45.5%,低于C组22.73%,53.3%(P=0.691,P=0.430)。B组肝损伤率19.7%,低于C组22.73%(P=0.670),B组停药率76.9%,高于C组53.3%(P=0.778)。A组患者肝损伤率及停药率低于B组(P=0.712,P=0.245)。(2)发生肝损伤时间,A组多见于4~8周,B组多见2周内,C组3个时间段内相同。(3)各组转氨酶高值时间,A组(27.67±23.047)d较B组(19.75±16.080)d及C组(19.93±14.969)d迟。肝功能恢复时间,A组(16.83±9.998)d及C组(16.14±6.982)d较B组(22.10±19.319)d短,(P=0.469,P=0.478)。结论 NAC预防性护肝作用与双环醇相似,但减少治疗中断率及延迟肝损伤发生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预防
下载PDF
结核病院呼吸道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耐药趋势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2 位作者 邝浩斌 李艳 汪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2-1825,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年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1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检出率分别为5.36%、6.83%、11.69%、12.62%和5.80%、4.57%、14.84%、13.76%。鲍曼不动杆菌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痰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支冲液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多黏菌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耐药率<2%。结论结核病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可考虑多黏菌素治疗。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因治疗诱导耐药酶产生而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肺结核并存肺癌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覃红娟 劳献宁 +1 位作者 刘秋玲 陈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存肺癌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男性病例吸烟者多见占88.9%,两者并存同一肺者88.1%,以肺腺癌为主57.6%。结论肺结核与肺癌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存肺癌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男性病例吸烟者多见占88.9%,两者并存同一肺者88.1%,以肺腺癌为主57.6%。结论肺结核与肺癌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致误诊率较高,故应高度警惕两者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癌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治疗现状 被引量:16
8
作者 覃红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两种联系密切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急剧增高,预计2010年糖尿病人数将达6300万。肺结核是当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疫情在我国仍十分严重,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目...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两种联系密切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急剧增高,预计2010年糖尿病人数将达6300万。肺结核是当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疫情在我国仍十分严重,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死亡25万。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存在增加了肺结核病复发的可能性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病率 肺结核病人 免疫功能变化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结核病疫情 治疗 并发 结核杆菌感染
下载PDF
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HBV-DNA阳性患者药物性肝损伤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3 位作者 邝浩斌 李艳 杨雪迎 张宏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组,A组(n=64):HBV-DNA阳性,联合抗病毒治疗;B组(n=41):HBV...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组,A组(n=64):HBV-DNA阳性,联合抗病毒治疗;B组(n=41):HBV-DNA阳性,未行抗病毒治疗;C组(n=120):并HBV感染但HBV-DNA阴性,未行抗病毒治疗;D组(n=103):无HBV感染,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各组发生肝功能损伤的情况。结果:(1)4组患者治疗2月内,A及B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4.38%和73.17%(P=0.000);C组肝损伤发生率为24.17%,与A组相比(P=0.141);D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7.48%,与A组相比(P=0.013)。(2)4组出现肝损伤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B>C>A>D,B组明显高于A组(P=0.011)。(3)4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无明显差异(P=0.995)。结论: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同时可降低肝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肝功能损伤 乙肝病毒DNA 抗病毒
下载PDF
55例肠结核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红娟 李艳 刘秋玲 《现代医院》 2008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提高肠结核的确诊率和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55例肠结核患者诊治情况。结果55例患者中年龄在20~50岁者占63·6%,回盲部结核占78·3%,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合并并发症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94... 目的提高肠结核的确诊率和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55例肠结核患者诊治情况。结果55例患者中年龄在20~50岁者占63·6%,回盲部结核占78·3%,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合并并发症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94·5%患者治愈。结论肠结核好发于青壮年,肠结核的诊治重点在回盲部,一般规律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出现并发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行手术治疗,结合后续抗结核治疗,大多患者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喉结核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红娟 刘秋玲 《现代医院》 2008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总结喉结核的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我院收治42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42例喉结核患者以声嘶及言语困难为主要症状(39例),发生咽喉疼痛的较少(5例);喉部病变好发部位主要为声带(23例)、室带(11例);全... 目的总结喉结核的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我院收治42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42例喉结核患者以声嘶及言语困难为主要症状(39例),发生咽喉疼痛的较少(5例);喉部病变好发部位主要为声带(23例)、室带(11例);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仅3例;肺部合并结核病灶者不及1/2(17例)。结论喉结核诊断困难,其临床特点较以往变化较大,深入掌握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结核 诊断 方法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在预防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覃红娟 张宏 谭守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在预防肺结核合并HBs 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的作用。方法:以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肺结核并HBs Ag阳性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在预防肺结核合并HBs 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的作用。方法:以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肺结核并HBs Ag阳性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A组(n=21);肺结核并HBV-DNA阴性患者抗结核并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B组(n=24)。将HBV-DAN阳性患者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未予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C组(n=43);HBV-DNA阴性单纯抗结核治疗者为D组(n=48)。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治疗两个月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在HBV-DNA阳性患者人群中,A组与C组肝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3.3%vs 34.9%,P>0.05);在HBV-DNA阴性患者人群中,B组肝损伤发生率虽低于D组,但无统计学意义(16.7%vs 25.0%,P>0.05)。结论:肺结核并HBs 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无论HBV-DNA阳性或阴性,给予免疫调节剂治疗,对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免疫调节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79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覃红娟 元建鹏 +2 位作者 袁小平 邝浩斌 李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住院的79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患者中从最初诊断肺结核至诊断空洞内曲...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住院的79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患者中从最初诊断肺结核至诊断空洞内曲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9.3年;咯血72例(91.1%):最初被误诊为肺结核复发21例(26.6%);19例(24.0%)外科行病灶侧全肺或病灶所在肺叶切除术治疗:53例(67.1%)患者行纤支镜空洞内曲菌球清除术。结论:对于存在长期不能闭合肺结核空洞且反复咯血的患者应警惕空洞内继发曲菌感染,及时诊断,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空洞 曲菌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强化降糖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14
作者 汪敏 邝浩斌 +3 位作者 谭守勇 蔡晓婷 覃红娟 冯治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强化降糖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6例,分为强化降糖组50例、常规降糖组56例。两组在采用HRZE方案(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乙胺丁醇)控制肺结核的同时,强化降...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强化降糖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6例,分为强化降糖组50例、常规降糖组56例。两组在采用HRZE方案(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乙胺丁醇)控制肺结核的同时,强化降糖组采用强化降糖治疗,常规降糖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案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C肽、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测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强化降糖组在治疗2个月后FBG、HbA_(1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常规组治疗2个月后HbA_(1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强化降糖组治疗后2个月FBG、HbA_(1c)水平下降,与常规降糖组相比,P均<0.05。强化降糖组治疗后2个月HOMA-β、HOMA-IR、血清hs CRP水平分别为51.65±33.52、2.24±1.46和(8.63±11.82)mg/L,常规降糖组分别为30.89±48.63、5.49±6.81和(14.54±15.35)mg/L,强化降糖组HOMA-β升高、HOMA-IR下降、血清hs CRP水平降低,与常规降糖组相比,P均<0.05。强化降糖组痰菌阴转比例升高、肺结核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比例升高,与常规降糖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常规降糖方案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强化降糖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炎症水平,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病灶及空洞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结核 强化降糖治疗 胰岛Β细胞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邝浩斌 谭守勇 +2 位作者 覃红娟 程武 汪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予标准治疗方案抗痨同时降糖治疗,治疗前登记患者糖尿病病程、痰涂片检测结核菌、X...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予标准治疗方案抗痨同时降糖治疗,治疗前登记患者糖尿病病程、痰涂片检测结核菌、X线胸片或CT、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强化治疗期末复查痰菌、空腹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差值。以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状态为应变量,年龄、性别、糖尿病的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血糖值、治疗后血糖值及前后检测的差值、血清白蛋白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治疗,痰涂阴转119例(62%),未阴转73例(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强化期末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值、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痰菌阴转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是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阴转率受患者治疗前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糖尿病控制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群应重视血糖控制,注意合并肺结核,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强化期 痰菌阴转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老年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汪敏 谭守勇 +6 位作者 李艳 冯治宇 张宏 覃红娟 程武 蔡晓婷 邝浩斌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107例,统一予以2~3HRZE/9~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107例,统一予以2~3HRZE/9~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2个月末67.3%的患者痰菌阴转;6个月末89.7%的患者痰菌阴转。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长(OR=2.524,P=0.013)、病灶范围广(OR=1.136,P=0.000)、空洞多(OR=2.869,P=0.010)、治疗前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OR=1.375,P=0.003)、治疗2月末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OR=2.795,P=0.007)、治疗2个月末高水平的空腹血糖(OR=2.493,P=0.023);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病灶范围广(OR=1.186,P=0.034)、空洞多(OR=2.488,P=0.039)、2个月末痰菌阳性(OR=4.250,P=0.030)。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的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疾病的各宿主因素及血糖控制情况对2个月及6个月痰菌阴转存在不同影响。两病合并患者在治疗中需加强监测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结核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痰菌阴转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艳 谭守勇 +3 位作者 罗春明 黎燕琼 覃红娟 冯志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依赖R菌)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耐R菌)肺结核发病特点。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赖R菌肺结核和148例耐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年龄分组、抗结核药化疗史、药敏试验结... 目的分析比较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依赖R菌)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耐R菌)肺结核发病特点。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赖R菌肺结核和148例耐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年龄分组、抗结核药化疗史、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依赖R菌与耐R菌肺结核均以30-44岁年龄组为主;(2)依赖R菌肺结核初治12例(12/61=19.7%),复治49例;耐R菌肺结核初治11例(11/148=7.4%),复治137例;(3)依赖R菌与耐R菌肺结核发生耐多药率分别是80.3%和92.6%。结论依赖R菌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情重。对初治肺结核治疗失败病人,检测利福平赖药性具有重要意义。依赖R菌肺结核病人,在治疗上应参照耐多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利福平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
下载PDF
2014-2019年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邝浩斌 谢育红 +8 位作者 冯治宇 覃红娟 廖雅怡 汪敏 张宏 袁园 吴迪 陈泽莹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评估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管理策略实施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广州市胸科医院纳入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的24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诊疗资料,获得耐多药... 目的评估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管理策略实施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广州市胸科医院纳入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的24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诊疗资料,获得耐多药肺结核者671例,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有治疗结局者352例。其中,广州户籍患者(简称"户籍患者")由专家组讨论治疗方案,纳入定点科室住院和耐多药门诊随访;非广州户籍患者(简称"非户籍患者")自行选择医院诊疗。同时,收集2018年1-5月期间16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调查资料。分析调查对象治疗及转归情况,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以及医疗经济负担。结果67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户籍患者303例,检出率为21.37%(303/1418),低于非户籍患者的36.84%(368/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3,P<0.01)。352例有治疗结局患者中治疗成功200例(56.82%),出现不良结局者152例(43.18%)。单因素分析显示,户籍患者治疗成功比例(69.23%,108/156)明显高于非户籍患者(46.94%,9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1);41~60岁组和≥61岁组患者出现治疗不良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52.00%(78/150)vs.48.00%(72/150);56.82%(25/44)vs.43.18%(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1);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开始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比例(61.71%,166/269)明显高于此时间以前开始治疗者(40.96%,3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治疗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非户籍[OR(95%CI)=4.01(2.37~6.79)]、年龄>40岁[41~60岁组:OR(95%CI)=4.08(1.05~15.96);≥61岁组:OR(95%CI)=6.51(1.48~28.60)];而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开始治疗为保护因素[OR(95%CI)=0.30(0.17~0.52)]。户籍患者经济负担总费用[M(Q1,Q3)]为24674(17466,49920)元,明显低于非户籍患者[100215(63858,1337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0,P<0.01)。结论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可提高户籍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建议推广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由专家组讨论方案,定点收治和随访,减免费用等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病例管理 策略 实验性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标准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中是否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碧彤 邝浩斌 +7 位作者 刘志辉 蔡杏珊 覃红娟 孟繁荣 巫丽兰 林兆原 彭德虎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与否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采用含PZA的标准MDR-TB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并顺利完成疗程,且采用BACTEC MGIT 960法检测有结...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与否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采用含PZA的标准MDR-TB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并顺利完成疗程,且采用BACTEC MGIT 960法检测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同时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证实对异烟肼、利福平和PZA耐药的MDR-TB患者(Z^R-MDR组)60例;采用1:1配对原则,选择同期治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PZA敏感、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MDR-TB患者(Z^S-MDR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方案6Am-Lfx(Mfx)-PZA-Pto-Cs(PAS)/18Lfx(Mfx)-PZA-Pto-Cs(PAS)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治愈率及失败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Z^S-MDR组患者在2、6、12、24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0.00%(42/60)、90.00%(54/60)、86.67%(52/60)、86.67%(52/60),高于Z R-MDR组的46.67%(28/60)、66.67%(40/60)、70.00%(42/60)、70.00%(4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6.720、9.624、4.910、4.910,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Z^S-MDR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1.67%(49/60),高于Z R-MDR组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4,P=0.019);Z^S-MDR组患者空洞缩小率为76.92%(40/52),与Z^R-MDR组的62.00%(31/50)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1,P=0.098);Z^S-MDR组的治愈率为86.67%(52/60),高于Z^R-MDR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16)。Z^S-MDR组的失败率为13.33%(8/60),低于Z^R-MDR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16)。结论 PZA表型耐药的MDR-TB患者使用全程含PZA的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其疗效较PZA敏感者差,建议对耐PZA的MDR-TB患者尽量选择不含PZA的耐多药化疗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吡嗪酰胺 药物疗法 联合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邝浩斌 谭守勇 +9 位作者 梁敏青 蔡杏珊 方琼 汪敏 张宏 冯治宇 覃红娟 叶锦泉 袁园 李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的...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的34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已行支气管镜检查,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有异烟肼(H)和利福平(R)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初复治情况、肺部空洞情况、病程、并发症、痰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44例患者中,MDR-PTB者70例(20.35%),非MDR-PTB者274例(79.65%);并发TBTB者199例(67.85%),无TBTB者145例(42.15%).199例并发TBTB者中MDR-PTB者53例(26.63%),非MDR-PTB者146例(73.37%).70例MDR-PTB者中并发TBTB者53例(75.71%)、无TBTB者17例(24.29%).单因素分析显示,MDR-PTB患者病程>24个月、复治、肺部有空洞、并发TBTB的构成比分别为44.28%(31/70)、77.14% (54/70)、81.43% (57/70)、75.71% (53/70),高于非MDR-PTB者的13.87%(38/274)、15.69%(43/274)、59.49%(163/274)、53.28% (146/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34、103.99、11.64、11.50,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治[OR值(95%CI 值):17.37(8.90~33.88)]、肺部有空洞[OR值(95%CI值):2.91 (1.36~6.23)]、并发TBTB[OR值(95%CI值):2.70(1.33~5.49)]为MDR-PTB发生的危险因素.199例并发TBTB患者分为炎症浸润型75例(37.69%)、溃疡坏死型44例(22.11%)、肉芽增殖型10例(5.03%)、疤痕狭窄型63例(31.66%)、管壁软化型5例(2.51%)、淋巴结瘘型2例(1.00%),TBTB分型与MDR-PTB发生无相关性(r=0.03,P=0.717).结论 TBTB是发生MDR-PTB的危险因素,应当重视在肺结核并发TBTB者中筛查MDR-PTB,在MDR-PTB者中筛查TBTB,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气管疾病 支气管疾病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危险因素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