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共附生放线菌抑制COX-2活性成分的研究
1
作者 叶子聪 覃翠颖 +1 位作者 陈钢 温露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从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表皮中分离共附生放线菌并进行抑制COX-2活性筛选,对其中1株具有较强活性菌株PE05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对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共附生放线菌进行分离,通过COX抑制活性试剂盒筛选菌株发酵产物抑... 目的从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表皮中分离共附生放线菌并进行抑制COX-2活性筛选,对其中1株具有较强活性菌株PE05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对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共附生放线菌进行分离,通过COX抑制活性试剂盒筛选菌株发酵产物抑制COX-2的活性。结合生物活性和薄层色谱检测,以PE05作为目标菌株,使用多种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发酵产物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表皮中分离得到11株共附生放线菌,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显示其中6株具有较好的抑制COX-2活性。从高活性菌株PE05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对羟基苯甲酸(2)、苯乙酸(3)、烟酸(4)、环(脯-亮)二肽(5)。结论从红树林可口革囊星虫共附生放线菌中发现PE05能产生良好COX-2抑制活性的代谢产物,该结果为从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发掘新型的COX-2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共附生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可口革囊星虫 COX-2抑制剂
下载PDF
芥酸酰胺抑制甘氨酸裂解介导抗大鼠应激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覃翠颖 臧林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10-1717,共8页
目的:研究芥酸酰胺(erucamide,Era)对应激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 group)、应激性肝损伤组(stress-induced liver injury,SLI)和SLI+erucamide(95.4μmol·L^(-1)·kg^(-1))治... 目的:研究芥酸酰胺(erucamide,Era)对应激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 group)、应激性肝损伤组(stress-induced liver injury,SLI)和SLI+erucamide(95.4μmol·L^(-1)·kg^(-1))治疗组。使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来自9个大鼠肝脏组织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和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及RT-qPCR验证基因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微孔板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O2细胞分为正常组,皮质酮组,芥酸酰胺和甘氨酸(glycine,Gly)干预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300μmol·L^(-1))用于体外诱导LO2细胞损伤,并使用MTT比色法测定并计算细胞活力。结果:芥酸酰胺对大鼠应激性肝损伤具有显著影响,HE染色法和ALT/AST检测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P<0.05);此外,芥酸酰胺降低了甘氨酸裂解系统中关键基因DLD和AMT的表达(P<0.05),从而减少甘氨酸裂解,达到预防大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芥酸酰胺和甘氨酸均可预防Cort诱导的LO2肝细胞损伤。结论:芥酸酰胺抑制了甘氨酸的裂解以抗大鼠应激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肝损伤 芥酸酰胺 illumina RNA-Seq 甘氨酸
原文传递
瑞替加滨对慢性应激所致的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楚钰 任建辉 +3 位作者 祝曙光 覃翠颖 郭继全 臧林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研究瑞替加滨(retigabine,RTG)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TG高剂量组(4 mg·kg^(-1))和RTG低剂量组(2 mg·kg^(-1))。采用长期反... 目的:研究瑞替加滨(retigabine,RTG)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TG高剂量组(4 mg·kg^(-1))和RTG低剂量组(2 mg·kg^(-1))。采用长期反复低温水浸束缚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模型。利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样症状;通过HE染色法和尼氏(Nissl)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在慢性应激大鼠模型中,RTG给药显著上调旷场实验中的总运动距离、平均运动速度以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升高大鼠的糖水偏好程度和缩短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明显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性损伤;显著增加BDNF,SYP,GRP78和Bcl-2的蛋白表达,并减少CHOP,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论:RTG对长期反复低温水浸束缚诱导的大鼠抑郁样症状及海马结构病理学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缓解海马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减少细胞凋亡和改善神经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加滨 慢性应激 抑郁症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神经可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