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透射光谱技术的红提pH和硬度无损检测
1
作者 高升 王伟 解万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ni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CARS-SPA、UVE-SPA数据降维方法对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分别建立红提pH和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检测模型。红提果粒的pH和硬度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移动平均法(Moving-Average Method,MA)-CARS-SPA-PLSR和MA-UVE-SPA-PLSR,两个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RP)分别为0.9882、0.9588,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为6.5857、3.5167。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技术可应用于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为全生长周期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 PH 硬度 可见/近红外透射技术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生物活性及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心宇 王西西 +3 位作者 苗钧魁 刘小芳 解万翠 冷凯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6页
总结南极磷虾油生物活性研究和市场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探究未来发展方向,为南极磷虾油在养殖功能饲料、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制品等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生物活性 作用机理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北极虾虾头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8
3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章超桦 吉宏武 张丽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2-1857,共6页
为了测定北极虾(P.Borealis)虾头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分离及初步鉴定,以C5~C20正构烷烃系列标准品进行Kovats保留指数(Rentention index,RI)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未知物标准品匹配法最... 为了测定北极虾(P.Borealis)虾头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分离及初步鉴定,以C5~C20正构烷烃系列标准品进行Kovats保留指数(Rentention index,RI)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未知物标准品匹配法最终确证。对虾头中的62种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主要有烃类18种(27.98%)、醇类6种(9.57%)、酮类14种(21.93%)、脂类5种(13.20%)、醛类8种(2.86%)、呋喃化合物1种(0.41%)、含氮化合物4种(19.58%)、含硫化合物1种(0.71%)及未知物4种(3.76%)。含量较高的(顺,反)3,5-辛二烯-2-酮和(反,反)3,3-辛二烯-2-酮以及1-戊烯-3-酮、3-戊烯-2-酮、6-辛烯-2-酮等以甜的、新鲜的蘑菇风味成为虾头风味特征的主要贡献;醋酸乙酯等脂类化合物和1-戊烯-3-醇、2-乙基-1-己醇及1-辛烯-3-醇等醇类化合物对虾头特征风味也有较大贡献。另外,虾头中含氮化合物(如三甲胺)的含量达12.61%,导致虾头明显的腥味和虾的特征风味。结果表明,以GC-MS结合RI及Stand-ard确证进行复杂未知物的定性鉴定,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建立了北极虾虾头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为水产品复杂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虾虾头 挥发性风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保留指数
下载PDF
固相美拉德反应增香法制备虾风味料工艺及SPME-GC-MS测定 被引量:21
4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陈昊林 章超桦 吉宏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99-205,共7页
为提高对虾副产品深加工利用水平,以南美白对虾虾头酶解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实验设备,以感官品评为指标,研究影响低水分含量的固相原料美拉德反应增香效果的各因素,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将虾头酶... 为提高对虾副产品深加工利用水平,以南美白对虾虾头酶解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实验设备,以感官品评为指标,研究影响低水分含量的固相原料美拉德反应增香效果的各因素,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将虾头酶解液pH值调整为6.9,进行干燥处理,制备虾头酶解蛋白粉;添加增香剂,其中还原糖5%、氨基酸2%、牛磺酸0.3%;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微波加热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2min、起始水分含量30%,得到的虾风味料虾味浓郁;产品经SPME-GC-MS检测,共鉴定出69种风味成分,主要有吡嗪类、酮类、醇类、醛类、嘧啶和有机酸等化合物。其中吡嗪类物质占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49.86%,在产品香气中起主导作用。本实验所得最佳工艺不但可以提高对虾副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同时为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开拓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酶解物 微波加热 美拉德反应 风味基料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Maillard反应型虾风味料的制备 被引量:18
5
作者 解万翠 杨翰彬 +1 位作者 章超桦 杨锡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以虾头酶解液为主要原料,制备Maillard反应型虾风味料;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还原糖组成及添加量、氨基酸组成及添加量、体系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风味的影响,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酶解... 目的:以虾头酶解液为主要原料,制备Maillard反应型虾风味料;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还原糖组成及添加量、氨基酸组成及添加量、体系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风味的影响,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酶解液100g,还原糖4%(木糖∶葡萄糖=1∶2),氨基酸3%(甘氨酸∶精氨酸=1∶1),pH6.5,反应温度121℃,反应时间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 酶解 MAILLARD 风味料
下载PDF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虾风味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章超桦 吉宏武 张丽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1,231,共4页
基于感官品评和电子鼻技术,研究虾风味料的香气评价方法。以虾头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和Maillard增香工艺生产了两种虾风味料,首先利用感官品评的定量描述分析(QDA)进行香气评价,然后利用电子鼻采集两种风味料的香气成分,得到电子传感器... 基于感官品评和电子鼻技术,研究虾风味料的香气评价方法。以虾头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和Maillard增香工艺生产了两种虾风味料,首先利用感官品评的定量描述分析(QDA)进行香气评价,然后利用电子鼻采集两种风味料的香气成分,得到电子传感器的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单类成分判别分析法(SMICA)、统计质控分析(SQC)和相似度计算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两种虾风味料的风味轮廓有较强的识别能力,电子鼻的18根传感器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两样品的相似度为71.5%,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食品感官评价和现代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于建立快速有效的虾风味料分析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风味料 感官品评 指纹分析技术 电子鼻(E-nose) 风味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9
7
作者 解万翠 顾小红 +2 位作者 罗昌荣 王光雨 汤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2,共4页
为了研究香叶醇的糖苷类香料前体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在200,300,400℃条件下,分别采用在线模式的裂解仪无氧裂解和离线模式的高温熔盐加热裂解,热解产生的物质均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根据实... 为了研究香叶醇的糖苷类香料前体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裂解行为,在200,300,400℃条件下,分别采用在线模式的裂解仪无氧裂解和离线模式的高温熔盐加热裂解,热解产生的物质均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对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发现,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在200℃条件下裂解量很少;300℃条件下裂解产生大量香叶醇,而其他杂质较少;随着温度的升高,400℃条件下裂解产生的副产物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以300℃条件下裂解效果最好。同时,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热裂解产生了特征香味成分香叶醇,其裂解的基本反应是O-糖苷键的断裂。在试验的两种方法中,在线裂解模式实验方法先进,定性直接,结果准确;离线裂解模式实验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而且在定性基础上可以实现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热裂解 香叶醇 葡萄糖旨 香料前体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解万翠 曾恩辉 +4 位作者 杨锡洪 吉宏武 周浓 连鑫 伍宏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研究不同水解率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影响。用5种不同的酶制剂分别对魔芋胶进行降解,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备不同水解率的葡甘露聚糖作为冷冻虾仁的保水剂,以虾仁的持水能力和质构分析(TPA)为指标,确定最佳作用酶... 研究不同水解率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影响。用5种不同的酶制剂分别对魔芋胶进行降解,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备不同水解率的葡甘露聚糖作为冷冻虾仁的保水剂,以虾仁的持水能力和质构分析(TPA)为指标,确定最佳作用酶及酶解时间。结果表明:经半纤维素酶降解2h制备的葡甘露聚糖,保水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虾仁硬度和咀嚼度降低。在此条件下,测得虾仁的浸泡质量增加率为9.28%,解冻损失率低至1.88%,蒸煮损失率为17.04%,出品率为82%;魔芋胶水解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露低聚糖 冷冻虾仁 保水性
下载PDF
薄荷醇糖苷的合成、纯化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解万翠 顾小红 +2 位作者 罗昌荣 王光雨 汤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的、致凉型香原料,采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法立体选择性的合成了薄荷醇-β-D-葡萄糖苷(Menthyl--βD-Glycoside,MGLY);以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并确定最优反应条件。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制备样品,产物... 为了开发热稳定的、致凉型香原料,采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法立体选择性的合成了薄荷醇-β-D-葡萄糖苷(Menthyl--βD-Glycoside,MGLY);以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并确定最优反应条件。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梯度洗脱分离制备样品,产物纯度达到99.2%,综合IR、LC/MS/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确证制备的产物为薄荷醇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前体 薄荷醇糖苷 合成 纯化 表征
下载PDF
虾头水解蛋白脱苦脱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5 位作者 章超桦 王维民 冯小敏 袁霖 龚剑 张晓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12期1247-1249,1198,共4页
为去除虾头水解蛋白溶液的苦腥味,比较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法、酵母发酵法和环状糊精包埋法的脱苦脱腥效果。结果表明,酵母发酵与β-环糊精包埋联合去除苦腥味的效果最佳。通过添加1.5%的β-环糊精,60℃包埋60min,然后添加1%的酵母,在40℃... 为去除虾头水解蛋白溶液的苦腥味,比较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法、酵母发酵法和环状糊精包埋法的脱苦脱腥效果。结果表明,酵母发酵与β-环糊精包埋联合去除苦腥味的效果最佳。通过添加1.5%的β-环糊精,60℃包埋60min,然后添加1%的酵母,在40℃下恒温发酵60min,离心分离后沸水浴5min。处理后的虾头水解蛋白液无苦腥味,且具有浓郁的鲜虾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 水解蛋白 脱苦脱腥
下载PDF
微小亚历山大藻对近江牡蛎清滤率以及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万翠 卞中园 +2 位作者 杨锡洪 毛丹卉 章超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48-1853,共6页
为获知近江牡蛎对有毒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滤食以及蓄积PSP毒素的规律性,本实验采用细胞毒性为(93.42±2.55)×10^3MU/个的微小亚历山大藻投喂近江牡蛎,以无毒扁藻投喂作对照,首先研究了0.5×10^3~3.0×10^3个... 为获知近江牡蛎对有毒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滤食以及蓄积PSP毒素的规律性,本实验采用细胞毒性为(93.42±2.55)×10^3MU/个的微小亚历山大藻投喂近江牡蛎,以无毒扁藻投喂作对照,首先研究了0.5×10^3~3.0×10^3个/mL6个不同浓度的毒藻对近江牡蛎滤食的影响,然后投喂浓度为1.5×10^3个/mL的毒藻,分别研究15h短期蓄积和5d长期蓄积对近江牡蛎体内毒素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在0.5×10^3~1.5×10^3个/mL毒藻浓度范围内牡蛎清滤率较高,超过1.5×10^3个/mL时牡蛎清滤率显著下降(P〈0.01),由此确定后期投喂毒藻的浓度“阀值”为1.5×10^3个/mL;短期蓄积实验牡蛎在0~6h内将有毒藻滤食尽,其体内PSP毒素在6—12h间达到最大值[(149.6±10.5)MU/100g],随后开始下降。长期蓄积实验过程中,牡蛎的清滤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1),在蓄积实验的第2天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超过国家限量标准(400MU/100g),在5d实验结束时,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高达(3069.2±178.2)MU/100g,高于国家限量标准的7.7倍。实验结果作为PSP在近江牡蛎中蓄积及代谢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研究PSP的脱除及净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近江牡蛎 清滤率 蓄积
下载PDF
糖苷类香料前体的卷烟加香和缓释效果 被引量:20
12
作者 解万翠 刘艺 +2 位作者 阁威 罗昌荣 汤坚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2,共3页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料,将香叶醇糖苷添加到卷烟中,而后进行烟气分析和评吸。结果表明:含香叶醇糖苷的卷烟烟气中释放出香叶醇,释放量基本与添加量成正比,且释香均匀,香气饱满。结论:香叶醇糖苷可以作为香原料应用到卷烟中。
关键词 糖苷 香料前体 卷烟 加香
下载PDF
TGA/SDTA、DSC和Py-GC-MS分析叶醇糖苷热降解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解万翠 顾小红 +2 位作者 高彦祥 王光雨 汤坚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479,共5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法(TGA/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叶醇糖苷的热降解行为及产物进行了研究.TG—DTC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30—370℃,峰值为33...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法(TGA/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叶醇糖苷的热降解行为及产物进行了研究.TG—DTC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30—370℃,峰值为339.8℃,总失重96.9%;DTA显示在290—360℃有一个吸热峰,峰值为339.8℃;DSC显示230~340℃为吸热区间,峰值为301.3℃;Py—GC—MS测定了在200,350,500,650℃各温度下叶醇糖苷裂解的主要产物.在200℃,裂解量很少,350℃时则产生大量的叶醇和少量副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500℃和650℃时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使叶醇糖苷释放叶醇的最佳温度是350℃;热裂解的特征产物是叶醇,说明主要的裂解反应是氧糖苷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醇糖苷 叶醇 热降解 TGA/SDTA DSC Py—GC—MS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复配对虾保水保鲜剂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解万翠 王英文 +2 位作者 杨锡洪 莫星优 纪之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19-123,共5页
南美白对虾易发生虾头黑变、腐败变质,冻藏过程中脱水造成干耗,困扰着水产加工业。从抑制虾头黑变、抑菌、保水3方面筛选出植酸钠、Nisin以及魔芋寡糖等天然配料,再与具有抑菌、保水、成膜作用的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复配,开发复合对虾保水... 南美白对虾易发生虾头黑变、腐败变质,冻藏过程中脱水造成干耗,困扰着水产加工业。从抑制虾头黑变、抑菌、保水3方面筛选出植酸钠、Nisin以及魔芋寡糖等天然配料,再与具有抑菌、保水、成膜作用的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复配,开发复合对虾保水保鲜剂。结果表明,将0.3%羧甲基壳聚糖、0.05%Nisin、0.3%植酸钠、0.3%魔芋寡糖配制的保鲜保水剂可将对虾货架期延长3-4 d,降低冻藏180 d的对虾干耗50%。天然对虾保鲜保水剂具有无硫无磷、安全、高效等优点,对保障水产品安全、提高对虾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羧甲基壳聚糖 保鲜 保水
下载PDF
色谱法监测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夏咏梅 陈超平 汤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1期106-108,105,共4页
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2,3,4,6-四乙酰基-香叶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GLY-A)和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GLY-B)两种键合态香料前体。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监控反应条件;硅胶柱层析色谱法(SGCC)分离并纯化产物;... 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2,3,4,6-四乙酰基-香叶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GLY-A)和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GLY-B)两种键合态香料前体。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监控反应条件;硅胶柱层析色谱法(SGCC)分离并纯化产物;反向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样品纯度,得到GLY-A、GLY-B的纯度分别为98.2%、96.0%。色谱技术分别从反应进程的监控、产物的分离纯化、目标产物的纯度检测三个方面,综合应用于糖苷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中,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吡喃葡萄糖苷 香料前体 合成 色谱
下载PDF
糖苷类香料前驱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解万翠 汤坚 +1 位作者 罗昌荣 王光雨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4年第4期25-27,30,共4页
本文阐述了糖苷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香料前驱体的基本原理、其天然存在形式和转化途径。指出了研究此类化合物的意义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发趋势 ,展望了它在食品风味化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料前驱体 糖苷类化合物 结构 天然性 稳定性 生物技术 天然香料
下载PDF
蜡状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解万翠 杨亚东 +2 位作者 杨锡洪 吴帅 吉宏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0,129,共6页
为提高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产蛋白酶的能力,对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最适C源及其添加量、最适N源及其添加量、温度、种龄、摇床转速、装液量、pH、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 为提高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产蛋白酶的能力,对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最适C源及其添加量、最适N源及其添加量、温度、种龄、摇床转速、装液量、pH、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9个影响因素中筛选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蛋白胨添加量、温度和装液量;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酶条件的最优条件为:蛋白胨添加量7.9g/L,温度26.7℃,装液量56.4mL。优化后,蛋白酶活力达到753.67U/mL,比初始蛋白酶活力(249.50U/mL)提高了2.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中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亚硝酸钠在中式肉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赵爱菊 王吉庄 张嘉文 《肉品卫生》 2002年第7期25-27,共3页
通过测定亚硝酸钠在中式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探索亚硝酸钠在老汤和肉制品中残留量的变化规律,为肉制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亚硝酸钠,防止亚硝酸钠因超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关键词 亚硝酸钠 中式肉制品 应用 残留量 测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安全发色剂的研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解万翠 陆晓滨 +2 位作者 赵爱菊 栾丽娜 朱晓平 《肉类工业》 2002年第9期26-28,共3页
以健康的猪血细胞为原料 ,探讨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的最佳 pH值、护色剂比例和亚硝酸钠的添加量。在光照条件下 ,亚硝基血红蛋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佳的赋色效果。同时 ,降低了亚硝酸钠的用量 ,增加了出品率。
关键词 安全发色剂 亚硝基血红蛋白 色泽 猪血 稳定性
下载PDF
公选课《饮食文化》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王维民 《科技资讯》 2007年第11期131-131,共1页
根据开设公选课《饮食文化》的教学实践,分析在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精选公选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纪律和改进考核方式,并指出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教学 公选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