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邓小平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解京泽
张亚娟
-
机构
运城市委党校
-
出处
《山西政报》
2004年第23期31-31,共1页
-
文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五个统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提出来,而摆在"五个统筹"第一位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此时此刻,我们认真回顾一下邓小平生前对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所作的贡献,感到十分亲切,非常重要。一、邓小平同志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作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的规划者和领导者,邓小平始终把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当作头等大事。邓小平同志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始终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他曾指出:"农业是根本。
-
关键词
邓小平同志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乡镇企业
发展问题
现代化事业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中国农业
根本要求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的教育
- 2
-
-
作者
解京泽
-
机构
运城地委党校
-
出处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9-30,共2页
-
文摘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认识我国教育的本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明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探讨我国教育工作的规律,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增强进行教育改革的自觉性,都是教育理论界应该开展研究的大课题。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教育
改革
发展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试论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依据
- 3
-
-
作者
解京泽
-
机构
运城地委党校
-
出处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5-66,共2页
-
文摘
邓小平的发展观,既包括他对当代一般问题的发展观,又包括他对中国如何向现代化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发展观,正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以对世界潮流的正确把握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其主要依据的。
-
关键词
邓小平发展观
形成依据
中国特色
-
分类号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4
-
-
作者
王志君
解京泽
-
机构
运城地区商业学校
运城地委党校
-
出处
《运城高专学报》
2000年第2期84-85,共2页
-
文摘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校教育
创新精神培养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