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dasorb~LF降解七氟醚生成化合物A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熙哲 吴新民 解大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29-931,共3页
目的测定七氟醚与SodasorbLF反应生成的化合物A含量。方法30例ASAⅠ或Ⅱ级行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吸入氧气的流量分别为2L/min(A组)、0.5L/min(B组)和0.3L/min(C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均为1MAC。分别在0(七氟醚... 目的测定七氟醚与SodasorbLF反应生成的化合物A含量。方法30例ASAⅠ或Ⅱ级行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吸入氧气的流量分别为2L/min(A组)、0.5L/min(B组)和0.3L/min(C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均为1MAC。分别在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到达1MAC时)、1和2h从回路中抽取气体样本,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化合物A含量,并同时测定吸收剂温度和含水量。结果各组均未测出化合物A的含量。结论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到七氟醚与SodasorbLF反应生成化合物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化合物A 二氧化碳吸收剂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丁卡因 被引量:5
2
作者 解大建 刘亚平 谢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本文将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四种局麻药分为酰胺类和酯类二个组,同类药物互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了血药浓度的测定。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03.79±9.73%、90.18... 本文将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四种局麻药分为酰胺类和酯类二个组,同类药物互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了血药浓度的测定。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03.79±9.73%、90.18±6.90%、92.52±6.70%、101.04±8.00%,检测限度均小于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卡因 奴佛卡因 局部麻醉药 布比卡因 丁哌卡因 利多卡因 昔罗卡因 抗心律失常药 丁卡因 地卡因 人血浆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血药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解大建 许幸 +1 位作者 吴新民 胡晓华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87-287,共1页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局部麻醉药,目前国际上已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到相应的文献报道。为了研究此药在国人体内的药物代谢状况,我们建立了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气相色谱法,并对其在硬膜外阻滞时...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局部麻醉药,目前国际上已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到相应的文献报道。为了研究此药在国人体内的药物代谢状况,我们建立了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气相色谱法,并对其在硬膜外阻滞时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硬膜外利多卡因阻滞时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利多卡因给药方案探讨
4
作者 解大建 张蕾蕾 许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共3页
18例成年病人,随机分成三个组:硬膜外利多卡因3.2mg/kg组,硬膜外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3.2mg/kg组和静注利多卡因1mg/kg组。利多卡因药时曲线变化规律符合二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按一级速率过程进行消除。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 18例成年病人,随机分成三个组:硬膜外利多卡因3.2mg/kg组,硬膜外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3.2mg/kg组和静注利多卡因1mg/kg组。利多卡因药时曲线变化规律符合二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按一级速率过程进行消除。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后血药浓度峰值为3.7±1.4μg/ml和2.6+0.6μg/ml,达峰时间为13.5±3.6min和16.4±3.6min。t 1/2Ka为2.901±1.305min和3.464±2.163min.t 1/2β为148.158±41.298min和167.820±34.611 min,CL为6.991±1.124ml/kg/min和6.842±1.820ml/kg/min,Vc为0.677±0.204L/kg和0.946士0.215L/kg。静注利多卡因组Co为3.3士0.8μg/ml,t 1/2β为104.541±50.213min,CL为9.744±2.122ml/kg/min.Vc为0.323士0.127L/kg。本文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公式对硬膜外利多卡因阻滞时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利多卡因给药方案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硬脊膜外腔 阻滞麻醉
下载PDF
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血浆药物浓度的演变及其药效时间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志强 解大建 +3 位作者 张安飞 张海荣 曹镁 王定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自1963年以来逐渐成为一个被普遍使用的局麻药,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1978年就有布比卡因误入血管内发生全身痉挛,引起循环虚脱、复苏困难的报告。为此,有必要对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时的药... 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自1963年以来逐渐成为一个被普遍使用的局麻药,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1978年就有布比卡因误入血管内发生全身痉挛,引起循环虚脱、复苏困难的报告。为此,有必要对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时的药代动力学进行探讨,了解其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琳琳 吴新民 解大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VH)和/或术中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术后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300-400g雄性Wistar大鼠118只。3。析因设计,实验因素为术前ANVH[三个水平为不进行ANVH、生理盐水(NS)ANVH、...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VH)和/或术中利多卡因靶控输注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术后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300-400g雄性Wistar大鼠118只。3。析因设计,实验因素为术前ANVH[三个水平为不进行ANVH、生理盐水(NS)ANVH、羟乙基淀粉(HES)ANVH]和术中利多卡因输注(三个水平为血浆靶浓度0、4、10μg/ml)。各水平组合条件下行下腔静脉结扎。术毕心脏取血测定血栓弹性图(TEG)参数。术后第2天取出下腔静脉血栓,测长称重。结果术前NS—ANVH和HES—ANVH都使术毕TEG结果呈现高凝,前者更为显著。术中利多卡因输注结果相反。ANVH显著减轻术后血栓重量,HES—ANVH更为明显;利多卡因输注亦如此。HES—ANVH与利多卡因在减轻血栓重量上存在交互作用(协同)。结论术前ANVH,尤其HES—ANVH,显著减轻大鼠下腔静脉结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利多卡因输注作用相同。术前HES—ANVH与术中利多卡因输注存在协同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大鼠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液凝固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持续输注与间断注入利多卡因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怀清 吴新民 +1 位作者 许幸 解大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持续输注和间断注射利多卡因对麻醉平面、手术牵拉反应、恶心、血压、心率和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00名下腹部手术者被随机均分成两组,初始硬膜外注射20g/L(2%)利多卡因22ml,然后持续组(CEIA... 目的:比较硬膜外持续输注和间断注射利多卡因对麻醉平面、手术牵拉反应、恶心、血压、心率和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00名下腹部手术者被随机均分成两组,初始硬膜外注射20g/L(2%)利多卡因22ml,然后持续组(CEIA)和间断组(IEIA)以15ml/h分别输入或注入。结果:对麻醉平面、手术牵拉反应、恶心的发生、心率的影响两组相似。但CEIA组收缩压和平均压的降低明显弱于IEIA组。两组间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别,但CEIA组的波动小于IEIA组。为了保证镇痛效果而使用了较大剂量的利多卡因,且血药浓度超过了中毒阈值,但没有人中毒。结论:CEIA与IEIA同是安全的麻醉方法,但CEIA有血压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剂量 硬膜外麻醉 滴注方法
下载PDF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异丙酚靶控麻醉的镇痛效能——普鲁卡因ED50的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然 解大建 许幸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3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本实验初步探索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普鲁卡因静脉全麻的交通,即评价其中静脉普鲁卡因的镇痛强度。方法:23位全麻手术患,入室称按序贯法输注普鲁卡因,速度分别为0.30、0.44、0.67、1.0 1.5mgWkg^-1·min,30min后全麻诱导... 目的:本实验初步探索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普鲁卡因静脉全麻的交通,即评价其中静脉普鲁卡因的镇痛强度。方法:23位全麻手术患,入室称按序贯法输注普鲁卡因,速度分别为0.30、0.44、0.67、1.0 1.5mgWkg^-1·min,30min后全麻诱导,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定为3μg·ml^-1,入睡后给予琥珀酰胆碱1.0mg·kg^1,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纯氧气,10min后切皮时观察患者肢体“动”或“不动”。结果:按序贯法计算普鲁卡因ED50=0.7326Mg·kg^-2·min^-1,95%可信限为(0.682mg·kg^-1·min^-1-0.788mg^-1·kg^-2·min^-1)。普鲁卡因输注速度与其稳态血药浓度呈正相关(t=0.7004),回归直线方程为y=16.76×-1.7535。结论:普鲁卡因输注速度在1mg·kg^-1·min一1以下时,稳态血药浓度和镇痛作用均随着输注速度增加而增加,当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3μg·ml^-1.普鲁卡因辅注速度为1mg·kg^-1·ml^-1持续30分钟时.有足够的镇痛效能使患者切皮时无脑体运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镇痛效能 普鲁卡因 ED50 测定 异丙酚 靶控麻醉
下载PDF
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血浆药物浓度及药效时间观察
9
作者 金志强 解大建 《海军总医院院刊》 1990年第2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布比卡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9
10
作者 解大建 吴新民 +1 位作者 许幸 胡晓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59-460,共2页
目的 研究国人在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择14 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时,分别注入罗哌卡因2.0m g/kg 或布比卡因2.0m g/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目的 研究国人在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择14 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时,分别注入罗哌卡因2.0m g/kg 或布比卡因2.0m g/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ka分别为0.22 小时和0.14 小时,Tpeak 分别为0.51 小时和0.47 小时,Cam x 分别为1.06m g·L- 1和1.44m g·L- 1 。另外发现,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分别为2.6m g·L- 1·h- 1 和5.2m g·L- 1·h- 1 ,t1/2 β分别为1.7 小时和2.8 小时,CL分别为757m l·m in- 1 和382m l·m in- 1,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的蓄积,主要是由于罗哌卡因在体内消除代谢能力较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含或不含肾上腺素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3
11
作者 涂恩平 吴新民 +1 位作者 解大建 胡晓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对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行下腹部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分别用1%罗哌卡因2mg·kg^-1(R组)和加入1:200000肾上腺素的...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对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行下腹部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分别用1%罗哌卡因2mg·kg^-1(R组)和加入1:200000肾上腺素的1%罗哌卡因2mg·kg^-1(RE组)行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药效学指标,Cmax和AUC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R组相比,RE组的Tmax明显后延(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药效学
原文传递
硬膜外腔持续输注丁哌卡因一芬太尼混合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房文学 刘文格 +1 位作者 刘秀文 解大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04-306,共3页
观察30例胸、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随机分为三组:I组(对照组)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上痛; Ⅱ、Ⅲ组(观察组)用微量泵硬膜外腔持续输注 0.1%丁哌卡因和 0.0005%芬太尼混合液每小时2ml、5ml上痛。... 观察30例胸、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随机分为三组:I组(对照组)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上痛; Ⅱ、Ⅲ组(观察组)用微量泵硬膜外腔持续输注 0.1%丁哌卡因和 0.0005%芬太尼混合液每小时2ml、5ml上痛。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Ⅱ、Ⅲ组镇痛效果较Ⅰ组为好,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P<0.01)。注药期间三组未发生呼吸抑制及循环的明显改变。Ⅲ组个别病例出现皮肤瘙痒,停药后自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微量泵 术后镇痛 丁哌卡因 芬太尼
原文传递
静脉普鲁卡因镇痛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勇 解大建 +1 位作者 胡晓华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脑脊液和血浆普鲁卡因浓度,探讨静脉普鲁卡因镇痛的机制。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例,无术前用药。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普鲁卡因以1mg·kg^(-1)·min^(-1)速率静滴,复合... 目的:通过测定脑脊液和血浆普鲁卡因浓度,探讨静脉普鲁卡因镇痛的机制。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例,无术前用药。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普鲁卡因以1mg·kg^(-1)·min^(-1)速率静滴,复合异氟醚维持全麻,控制呼吸。静滴普鲁卡因10、20、30、60分和停药5、15、30、60分时,取脑脊液和动脉血测普鲁卡因浓度。结果:静滴普鲁卡因30分血浆浓度达稳态峰值14.80±2.95μg/ml;停药后血浆浓度迅速下降。静滴普鲁卡因时,脑脊液浓度增加缓慢,60分时(3.65±1.00μg/ml)达血浆浓度的25%。停药后脑脊液浓度继续上升,15分后脑脊液浓度达峰值4.47±0.94μg/ml,相当于血浆浓度(3.30±1.24μg/ml)的1.58倍。脑脊液普鲁卡因浓度下降缓慢,停药60分时仍有1.85±0.19μg/ml。结论:静脉普鲁卡因经简单扩散方式缓慢进入脑脊液,引起延迟性全蛛网膜下腔阻滞。静脉普鲁卡因不直接抑制大脑皮层,而通过减少伤害性刺激向皮层的传递,间接使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卡因 静脉内输注 镇痛
原文传递
咪唑安定拮抗罗哌卡因致惊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敏逸 吴新民 +2 位作者 马琼 解大建 桂志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 了解罗哌卡因引起惊厥时的剂量,对机体的影响及咪唑安定对罗哌卡因致惊厥的拮抗作用。方法 家兔20只,分成罗哌卡因组(R)和咪唑安定+罗哌卡因组(MR),均在未麻醉下行耳正中动脉、耳缘静脉穿刺置管。经动脉监测MAP、... 目的 了解罗哌卡因引起惊厥时的剂量,对机体的影响及咪唑安定对罗哌卡因致惊厥的拮抗作用。方法 家兔20只,分成罗哌卡因组(R)和咪唑安定+罗哌卡因组(MR),均在未麻醉下行耳正中动脉、耳缘静脉穿刺置管。经动脉监测MAP、HR,取样测全血乳酸浓度、血气及血浆罗哌卡因浓度。MR组预先经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8mg/kg,两组均以 0.5ml/min 输注0.75%罗哌卡因至惊厥发作停药。记录抽搐起止时间为惊厥持续时间。结果R组和MR组罗哌卡因惊厥阈量分别为486mg/kg和12.26mg/kg,惊厥持续时间分别为7.25min和8.59min,惊厥时动脉血药浓度分别为11.52μg/ml和16.77μg/ml,罗哌卡因4.86mg/kg对血压、心率影响很小,罗哌卡因12.26mg/kg使血压下降31%,心率减慢35%,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两组动物均无需特殊处理全部存活。MR组在惊厥过程中能维持动脉血pH正常,血乳酸水平不升高。结论 罗哌卡因对心血管毒性作用较轻,0.8mg/kg咪唑安定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罗哌卡因的全身毒性反应,能提高罗哌卡因惊厥阈量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 咪达唑仑 惊厥 罗哌卡因 局麻药 咪唑安定
原文传递
用叠加原理预测连续硬膜外阻滞时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解大建 施伟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血药浓度 硬膜外阻滞
原文传递
氧化亚氮,安氟醚,异氟醚单独及复合使用时肺摄取和排出的临床…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幸 解大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3-325,共3页
观察分析了12名麻醉患者在1%普鲁卡因静脉麻醉下,单独及复合吸入N2O,安氟醚,异氟醚时肺摄取及排出这些吸入麻醉药的情况。结果表明,FA/Fi和FA/FAO的经时过程可用y=A±BIn(t+f)描述(r=0.98... 观察分析了12名麻醉患者在1%普鲁卡因静脉麻醉下,单独及复合吸入N2O,安氟醚,异氟醚时肺摄取及排出这些吸入麻醉药的情况。结果表明,FA/Fi和FA/FAO的经时过程可用y=A±BIn(t+f)描述(r=0.98,P〈0.001,t≤16分);通过对t1/2FA/Fi,t1/2FA/FAO和B值的比较分析,未见临床麻醉中有明显的第二气体效应。上述麻醉药的肺排出过程基本上是肺摄入的逆过程;但复合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药代动力学 吸入麻醉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