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Spline函数在区域三维地下速度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解廷伟 赵伯明 《山西建筑》 2008年第8期118-119,共2页
基于B-Spline函数对大宗散乱数据的处理方法,将B-Spline函数应用到地震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中,优化了物理模型,使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证。
关键词 散乱数据 地震数值计算 区域三维地下速度结构模型 B-Spline函数
下载PDF
临近建筑物SMW工法基坑围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解廷伟 左殿军 +1 位作者 王绪锋 安晓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欧风国际商业步行街临近建筑物地下室基坑开挖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SMW工法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特性,讨论了型钢与水泥相互作用对SMW工法桩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MW工法桩顶水平位移值4.53mm,说明临近...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欧风国际商业步行街临近建筑物地下室基坑开挖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SMW工法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特性,讨论了型钢与水泥相互作用对SMW工法桩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MW工法桩顶水平位移值4.53mm,说明临近建筑物对SMW工法基坑围护结构影响较小;考虑水泥土刚度贡献,SMW工法桩水平位移值、剪力值、弯矩值均比现行规范理论计算值小25%~35%;型钢与水泥土相互作用对桩的受力与变形影响较大,随着型钢与水泥土相互作用减小,水泥土对型钢的黏结强度的变小,型钢的受力与变形均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SMW工法 基坑围护结构 型钢-水泥土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林 韩凯航 +2 位作者 郭彩霞 解廷伟 骆建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3-98,共6页
随着国内越江海隧道的快速发展,穿越断层破碎带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文章考虑完整岩体与断层破碎带交界面的影响,改进既有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建立考虑地质交界面的极限平衡分析预测模型。基于... 随着国内越江海隧道的快速发展,穿越断层破碎带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文章考虑完整岩体与断层破碎带交界面的影响,改进既有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建立考虑地质交界面的极限平衡分析预测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得到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表达式,研究盾构隧道掘进趋近完整岩体与断层破碎带交界面过程中的极限支护力和破坏体倾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盾构隧道开挖面距离交界面较远时或已通过交界面后,隧道开挖面前方破坏岩土体范围都处于完整岩体或断层破碎带中,此时极限支护压力与常规的地层楔形体-棱柱体预测模型结果一致。当盾构隧道开挖面掘进至断层破碎带交界面距离小于临界破坏长度后,随着距交界面的不断减小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迅速增大,最大值约为完整岩体中极限支护压力的3.5倍,通过交界面后降低为断层破碎带中的极限支护力值。因此在该阶段应严格控制开挖面支护压力,避免发生涌水突泥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断层破碎带 破坏机理
下载PDF
考虑局部失稳的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林 韩凯航 +2 位作者 郭彩霞 解廷伟 骆建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0-5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机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的局部失稳模式,得到了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的局部失稳比和极限支护压力。此外,还进行了摩擦角和相对埋深...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机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的局部失稳模式,得到了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的局部失稳比和极限支护压力。此外,还进行了摩擦角和相对埋深对局部失稳比率和极限支护压力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其次,基于极限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局部失稳模式的隧道开挖面挤出破坏新机制。新的被动破坏机理由五个圆锥台和作用在圆锥台上的分布力组成。通过对定义的角度和隧道开挖面局部失稳直径进行数值优化,计算得到挤出破坏模型的上限解,进而研究了摩擦角和相对埋深对局部失稳比的影响。比较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出的局部失稳比结果。最后,将获得的被动极限支护压力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新的挤出破坏机理为极限支护压力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极限分析 挤出破坏机理 局部失稳
下载PDF
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中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昆明盆地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冬丽 徐锡伟 +2 位作者 赵伯明 陈桂华 解廷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基于活动断层的地震危害性综合评价可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则是进行地震危害性预测和评价的重要方法,而建立以第四系为主体的符合真实地层结构的三维物理模型是保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基于活动断层的地震危害性综合评价可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则是进行地震危害性预测和评价的重要方法,而建立以第四系为主体的符合真实地层结构的三维物理模型是保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以昆明盆地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地质、钻孔、地形地貌、DEM、地震勘探、波速测试等资料,以剪切波速为主要分层指标,参考地层层序,结合ArcGIS等多种软件和相关的编程技术,采用将相邻介质分界面(层网)在深度方向上逐层叠加的方法建立三维物理模型;详细阐述了建立三维物理模型的主要技术思路和实现过程,同时建立三维物理模型的数据库,为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提供模型数据和参数.文中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探测、实验数据,总结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面运动 三维物理模型 第四系 昆明盆地
下载PDF
土体固结参数的反分析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绪锋 解廷伟 +1 位作者 陈炯钊 李海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4-157,181,共5页
固结系数是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室内试验条件和现场相差较大,根据实测资料反分析算得固结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某软基处理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从荷载总量、满载前后荷载比、满载预压时间比及测点附近边界条... 固结系数是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室内试验条件和现场相差较大,根据实测资料反分析算得固结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某软基处理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从荷载总量、满载前后荷载比、满载预压时间比及测点附近边界条件变化等角度,分析各因素对固结参数的影响,拟合固结参数变化关系式,提出瞬时沉降的简易算法,推算主固结时间零点并与曾国熙法算得的修正零时点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资料 反分析 固结参数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大规模数值计算的层分布物理参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伯明 解廷伟 《华南地震》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地震台网的建设对大城市的地震动数值模拟变成可能。应用地质,地貌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建立的三维层结构是保证地震动计算准确性的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三维层分布模型的建模思路和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地震台网的建设对大城市的地震动数值模拟变成可能。应用地质,地貌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建立的三维层结构是保证地震动计算准确性的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三维层分布模型的建模思路和相关数据处理方法。据此所建立的三维模型符合研究目标区的实际情况,同时,所提供的方法还便于模型的修改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速度结构模型 数据可信度 样条函数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多层分析法的盾构机适应性分析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解廷伟 宋天田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S01期91-95,共5页
盾构法隧道工程是极其复杂的一项工程,选用不合适的盾构机容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工程事故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盾构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盾构掘进开挖面的稳定性,盾构掘进时的施工参数设定对盾构掘进开挖面稳定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从... 盾构法隧道工程是极其复杂的一项工程,选用不合适的盾构机容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工程事故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盾构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盾构掘进开挖面的稳定性,盾构掘进时的施工参数设定对盾构掘进开挖面稳定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从盾构机地质适应性、周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初定盾构机对各项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通过多层分析法对盾构机选型结果进行评估。以期对盾构机选型的适用性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机 适应性 多层分析法 评估
下载PDF
3-D physical model in strong ground mo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A case study of Kunming basin
9
作者 张冬丽 徐锡伟 +2 位作者 赵伯明 陈桂华 解廷伟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2期194-205,共12页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based on urban active fa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city plan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whi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seismic haz...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based on urban active fa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city plan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whi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seismic hazard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A 3-D physical model in conformity with real strata configuration of (mainly) the Quaternary is a prerequisite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give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nd process for creating a 3-D physical model in Kunming basin. The data used are synthe- sized from seismogeological data, borehole data, topographic data, digital elevation mode (DEM) data, seismic exploration results and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s. Strafigraphic division is based mainly on shear wave velocity, with strata sequenc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odel construction is finally accomplished with ArcGIS and many relevant programming techniques via layer-by-layer stacking (in depth direction) of the adjacent medium interfaces (meshes). Meanwhile, a database of 3-D physical models is set up, which provides model data and parameters for strong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Som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ignificant issues are also addressed in the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ground motion 3-D physical model QUATERNARY Kunming basin
下载PDF
郑州地铁5号线综合接地系统设计
10
作者 钟志勇 解廷伟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2期8-10,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地铁综合接地系统的组成,然后提出了郑州地铁5号线车站综合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接地网的设计、系统设备构成、地铁综合接地系统LEB箱的设计.
关键词 综合接地系统 郑州地铁5号线 强电设备
下载PDF
静压桩沉桩过程中地下排污管的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解廷伟 左殿军 +1 位作者 王绪锋 陈文亮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8-172,共5页
根据温州市灵昆三期标准堤某市政地下排污管保护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排污管动力响应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单桩及群桩沉桩过程中排污管的位移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静压桩单桩沉桩过程中引起地下排污管位移存在... 根据温州市灵昆三期标准堤某市政地下排污管保护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排污管动力响应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单桩及群桩沉桩过程中排污管的位移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静压桩单桩沉桩过程中引起地下排污管位移存在临界沉桩深度,对水平位移影响的临界沉桩深度为0.5~2.25倍排污管埋深;对竖向位移影响的临界深度为1.0~3.0倍排污管埋深。在临界沉桩深度范围内,排污管位移快速增大,沉桩深度大于临界深度时,静压桩沉桩对地下排污管的影响较小。沿排污管两侧布置群桩,群桩的施工顺序对地下排污管位移影响较大,群桩沿"Z"字型施工引起的排污管位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连续贯入 地下排污管 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