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在肝外伤后胆道出血中的应用
1
作者 解敬伟 孙强 +1 位作者 方晶晶 周宁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在肝外伤合并胆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例闭合性肝损伤并发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程度Ⅱ级16例,Ⅲ级7例,Ⅳ级1例,该例肝损伤Ⅳ级患者因...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在肝外伤合并胆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例闭合性肝损伤并发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程度Ⅱ级16例,Ⅲ级7例,Ⅳ级1例,该例肝损伤Ⅳ级患者因行急诊手术治疗不符合纳入标准被剔除,剩余2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13例,保守治疗1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介入治疗治愈12例,成功率92.3%(12/13),介入后肝被膜下血肿迟发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治愈8例,成功率80.0%(8/10),1例因肝被膜下血肿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1例因肝裂伤并发肝血肿继发感染行清创缝合除术。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在闭合性肝损伤后胆道反复出血患者中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 闭合性肝损伤 胆道出血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其对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解敬伟 田玉晶 +4 位作者 谢丽娟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D-D)的变化及其对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PVT患者(PVT组)42例,未合并PVT患者(无PVT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的FIB...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D-D)的变化及其对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PVT患者(PVT组)42例,未合并PVT患者(无PVT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的FIB和D-D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及PVT诊断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浆FIB水平随肝功能分级增加而降低,且PVT组FIB明显低于无P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D-D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且PVT组D-D水平明显高于无P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与FIB呈负相关(r=-0.703,P=0.002),与D-D呈正相关(r=0.679,P=0.005);肝硬化患者PVT的形成与FIB呈负相关(r=-0.617,P=0.011),与D-D呈正相关(r=0.658,P=0.008);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FIB=1.99g/L和D-D=1.07mg/L为临界点,联合预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D-D与FIB单独预测,D-D与FIB联合预测AUC为0.785,其灵敏度为83.33%(35/42),特异度为78.82%(67/8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FIB水平降低和D-D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恶化加重密切相关,检测血浆FIB和D-D水平对PVT的诊断、预后和病情监测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肝功能分级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风险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解敬伟 谢丽娟 +4 位作者 田玉晶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T)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将...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T)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将患者划分为血栓组(33例)和非血栓组(69例)。对可能导致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术后PVT形成的效能。结果:血栓组出血病史比率、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尿素氮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术前门静脉直径明显长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出血病史、较高水平的D-二聚体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4、1.211,P<0.05),而较高的门静脉血流速度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70,P<0.05)。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对预测术后P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85cm/s、2.75mg/L。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识别术后PVT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
4
作者 解敬伟 田玉晶 +4 位作者 谢丽娟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2例,均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2例,均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补液、抗感染、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以及术后1个月内血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管内径、横截面积、门静脉充血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流量、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PTT和TT延长,Fbg升高,门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能有效改善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减少门静脉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脾切除 门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方晶晶 丁磊 +1 位作者 解敬伟 周宁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单位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15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单位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15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损伤重要血管及脏器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6.7%),其中胆道出血1例(6.7%),肝创面出血2例(13.3%),肺部感染1例(6.7%),无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总体随访率100%,疗效优良者12例(80.0%),残余结石者3例(20.0%),结石复发者1例(6.7%)。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治疗高龄、多次手术史、肝功能差及伴急性胆管炎等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肝内胆管结石 微创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