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汾市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解智涵 韩军青 《绿色科技》 2013年第2期257-259,共3页
指出了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倡导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分析了临汾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低碳旅游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临汾实际,提出了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政策,明确了其低碳化发展重点和方向,为临汾旅游业可持... 指出了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倡导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分析了临汾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低碳旅游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临汾实际,提出了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政策,明确了其低碳化发展重点和方向,为临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市 低碳旅游 实现途径
下载PDF
农作物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解智涵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文章在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大豆、玉米、向日葵、谷子、棉花、小麦等作物进行表层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了同一作物不同深度和不同作物同一深度中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这6种... 文章在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大豆、玉米、向日葵、谷子、棉花、小麦等作物进行表层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了同一作物不同深度和不同作物同一深度中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这6种作物在不同深度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差异较小.同深度由于作物不同土壤水分差异明显,但不同作物之间差异显著性不同,其中小麦和向日葵的水分含量与其他作物水分含量的差异极显著.通过水分测定与分析最终为该区域的作物种植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水分 不同作物 水分含量 农作物根系 土壤水分蒸散强度
下载PDF
翼城县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解智涵 韩军青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第27期144-147,共4页
低碳旅游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发展县域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翼城县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基础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翼城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旅游 发展策略 翼城县
下载PDF
汾河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建设研究
4
作者 解智涵 《生产力研究》 2016年第12期77-81,共5页
文章以汾河上游流域6县为土地评价区域,依照"成因及结果表现"方式设立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所占比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地利用程度和脆弱度,研究结果表明:宁武县和古交市属极强度脆弱地带,静乐县属强度脆弱地... 文章以汾河上游流域6县为土地评价区域,依照"成因及结果表现"方式设立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所占比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地利用程度和脆弱度,研究结果表明:宁武县和古交市属极强度脆弱地带,静乐县属强度脆弱地带,娄烦县属中度脆弱地带,岚县属低度脆弱地带。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宁武县和古交市为两个工矿业城市,重在矿区生态治理,生态移民和发展绿色农业也极为重要;静乐县意在恢复植被以及发展绿色农业;娄烦县在于水库区的生态治理和库区的旅游开发;岚县应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绿色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 生态治理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庐山东谷“夷平面”人居环境分析
5
作者 张芙蓉 解智涵 李玉轩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0-54,共5页
庐山东谷开发于19世纪后期,庐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地的开发、发展与成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通过对庐山"夷平面"成因的分析,运用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五要素对庐山东谷"夷平面"人居环境的开... 庐山东谷开发于19世纪后期,庐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地的开发、发展与成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通过对庐山"夷平面"成因的分析,运用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五要素对庐山东谷"夷平面"人居环境的开发进行论述,从而证明地形对人居环境的基础作用。可为如何充分利用好自然地理环境给人类社会所提供的资源基础,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诉求、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聚居学理论 人居环境 庐山 “夷平面”
下载PDF
山西省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敏 张芙蓉 解智涵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7,93,共7页
以山西省11个地市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A级景区数量、山西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与山西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山西省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37.33°N,112.48°E... 以山西省11个地市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A级景区数量、山西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与山西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山西省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37.33°N,112.48°E,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为37.23°N,112.39°E,入境旅游收入重心为37.91°N,112.67°E。从三组二维组合矩阵来看,呈同步的城市有朔州、阳泉、长治、晋中,错位的城市包括大同、忻州、吕梁、太原、临汾、运城、晋城。针对空间错位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景区 国内及入境旅游收入 空间错位 山西省
下载PDF
榆次老城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7
作者 解智涵 张芙蓉 刘熹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7-72,共6页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从游客的视角出发,研究游客对榆次老城旅游形象的感知状况和感知程度,结果发现游客对榆次老城整体的旅游形象感知程度不高,总体感知度受居民态度、商业化、节庆活动影响大。最后综合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从游客的视角出发,研究游客对榆次老城旅游形象的感知状况和感知程度,结果发现游客对榆次老城整体的旅游形象感知程度不高,总体感知度受居民态度、商业化、节庆活动影响大。最后综合问卷数据分析结果,从维持榆次老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控制商业化发展、加强宣传、提升景区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提出提升榆次老城形象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 感知 榆次老城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山西省产业转型创新路径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太谷区玛钢产业为例
8
作者 张亚婷 解智涵 +1 位作者 刘晓娇 张宝贵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464-468,共5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在此背景下,山西省也必须跟随改革大潮,对其产业结构进行改革,促进工矿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提高经济发展质...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在此背景下,山西省也必须跟随改革大潮,对其产业结构进行改革,促进工矿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山西省太谷县玛钢产业为例,通过分析玛钢行业的转型发展现状,并借鉴相关产业发展经验,继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省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措施,为山西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复制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创新路径 太谷区玛钢产业
下载PDF
山西重要地质遗迹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
9
作者 解智涵 刘敏 闫旭纲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09-1826,共18页
山西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旅游是地质遗迹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网格维等方法分析山西重要地质遗迹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并分别通过地理联系率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旅游发展响应... 山西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旅游是地质遗迹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网格维等方法分析山西重要地质遗迹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并分别通过地理联系率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旅游发展响应和旅游空间响应两个维度分析地质遗迹的旅游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重要地质遗迹在省域、地域尺度呈核心集聚、外围扩散的带状分布格局,具有复杂的线性分形结构;市域尺度上呈集聚型和离散型“孤岛”状分布,各市分形结构分异明显。(2)旅游发展响应存在明显的尺度差异,地域尺度响应强度显著高于市域尺度。(3)重要地质遗迹对不同旅游要素的空间响应异质性显著,住宿条件和高A级景区数量为正向响应,夜间灯光强度为双向响应,旅游网络关注度、交通可达性和旅行社数量为负向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地质遗迹 多尺度空间特征 旅游响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山西省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重要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及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智涵 刘敏 +1 位作者 闫旭纲 任亚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9,共12页
地质遗迹是黄河流域旅游资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1 481处重要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格局,建立黄河流域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模型深入探究黄河流域... 地质遗迹是黄河流域旅游资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1 481处重要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格局,建立黄河流域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模型深入探究黄河流域各市州盟的地质旅游开发潜力。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重要地质遗迹为集聚型分布,但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地质遗迹集聚程度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地质遗迹整体呈中游稠密、上下游稀疏,一主双副、带状延伸的格局,黄河中下游晋豫交界地带是绝对的地质遗迹核心分布区;(3)全局尺度上正相关的集聚分布态势明显,但局部空间上不同类型、等级的地质遗迹空间关联特征差异显著;(4)黄河流域地质旅游开发潜力的空间分异和极化分布趋势明显,潜力高和较高的市州盟数量较少,潜力低和较低的市州盟约占46.09%,空间上呈现由黄河下游向上游梯度递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地质遗迹 空间格局 地质旅游 潜力评价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晋南面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思考
11
作者 王琼仙 解智涵 张芙蓉 《炎黄地理》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阐述晋南地区面食的多样性,来带动饮食行业在旅游业当中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晋南面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合理的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进而促进饮食文化旅游业和经济“共舞”。
关键词 饮食文化资源 饮食行业 晋南 旅游开发对策 旅游开发潜力 发展潜力 面食文化 饮食文化旅游
下载PDF
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12
作者 解智涵 宋洁 +1 位作者 张慧 王雅心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2,共9页
文化景观是影响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因素。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无形文化资源禀赋、有形空间载体和旅游外部环境三大维度构建了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释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 文化景观是影响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因素。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无形文化资源禀赋、有形空间载体和旅游外部环境三大维度构建了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释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评价子系统权重顺序为有形空间载体、无形文化资源禀赋、旅游外部环境。(2)各子系统评价结果分布特征差异显著,无形文化资源禀赋由中游向下游递减,上游最低;有形空间载体表现为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格局;旅游外部环境呈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结果呈现出中游高、上下游低的空间格局;太原市区评价等级最高,是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主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汾河流域文化景观旅游优化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旅游 开发潜力评价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体会
13
作者 解智涵 《健康之路》 2017年第2期26-26,共1页
目的:研究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30例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其中230例患者中患有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牙25... 目的:研究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30例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其中230例患者中患有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牙258颗。所有患者病牙经口腔科专业检查后均确认为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根据患者根管钙化范围的不同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根管上段钙化组患者81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6.67%;非上段大部钙化组患者93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8.00%;非上段小部钙化组患者60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5.59%。结论:个性化针对不同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大大提高患者治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钙化 牙髓炎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