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分系统与生物标志物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佳熠 陶钰琦 +1 位作者 解梓琛 孙克玉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6期1999-2005,2012,共8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全球范围内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上依据医师的主观判断评估其严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及医疗过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各种CAP严重程度评分系统逐渐被开发出来,如CURB-65...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全球范围内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上依据医师的主观判断评估其严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及医疗过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各种CAP严重程度评分系统逐渐被开发出来,如CURB-65评分、简化版CURB-65评分、肺炎严重性指数评分。近年来也有部分生物标志物被用于预测CAP的严重程度,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但对于老年CAP患者,部分肺炎系统存在一定不足,后续可以基于现有的肺炎评分系统联合生物标志物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从而提高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小鼠静脉血栓栓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解梓琛 孙克玉 郭雪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关系及糖皮质激素(GC)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小鼠通过神经血管钳钳夹联合结扎下腔静脉建立小鼠VTE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关系及糖皮质激素(GC)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小鼠通过神经血管钳钳夹联合结扎下腔静脉建立小鼠VTE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法处理。术后7 d,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取眼眶静脉血,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Cit H3)与细胞核共定位情况。检测血浆中游离DNA含量,及小鼠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重组人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含量。分离并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对体外NETs形成的影响。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TNF-α的表达及分泌变化,检测细胞活性氧产生情况、脂质过氧化产物产生情况及细胞内NF-κB信号转导激活改变。结果VTE术后,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无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实验组小鼠的肺组织改变明显。实验组的血浆游离DNA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ELISA检测MPO可见实验组的血浆MPO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标记Cit H3发现对照组小鼠中,Cit H3的阳性信号较少,而在VTE造模实验组的小鼠肺组织中,Cit H3的阳性信号显著增多。实验组的血清TNF-α水平及IL-1β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但是IFN-γ、IL-4和BAFF无显著差异。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其可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静脉血栓栓塞 中性粒白细胞胞外诱捕网 细胞激活
下载PDF
以动物实验探索内质网应激和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程德山 李艳艳 +2 位作者 张恒 解梓琛 孙克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4-5,共2页
目的:以动物实验方式探讨内质网应激和心肺复苏(CRP)后脑损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在实验前以及行CRP后,按照时间进行分组,分别在1h、3h、6h、12h以及24h时间进行,每组5只。结果:在CRP后24 h,GRP78、XBP-1、CHOP、caspase 1... 目的:以动物实验方式探讨内质网应激和心肺复苏(CRP)后脑损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在实验前以及行CRP后,按照时间进行分组,分别在1h、3h、6h、12h以及24h时间进行,每组5只。结果:在CRP后24 h,GRP78、XBP-1、CHOP、caspase 12分别增加1.58倍、1.76倍、2.13倍、2.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和CRP后脑损伤之间关系密切,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内质网应激 心肺复苏 脑损伤
下载PDF
MiR-132-3p介导FOXO1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克玉 解梓琛 +4 位作者 王继芹 刘梅 赵缜 宋振举 封启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miR-132-3p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随机数字法)挑选血栓患者22例,健康志愿者27例,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浆和内皮祖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32-3p在血浆及内皮... 目的探讨miR-132-3p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随机数字法)挑选血栓患者22例,健康志愿者27例,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浆和内皮祖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32-3p在血浆及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内皮祖细胞中miR-132-3p的表达;用电转法将miR-132-3p的模拟物(实验组)与特异性siRNA(对照组)分别转染入内皮祖细胞,MMT和CCK-8法检测miR-132-3p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萤光素酶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miR-132-3p对内皮细胞中FOXO1表达的影响。结果血栓患者血浆中miR-132-3p平均水平为健康志愿者的(0.45±0.05)倍(P〈0.05);低氧条件下内皮祖细胞中miR-132-3p表达水平为常氧状态下的(0.23±0.13)倍(P〈0.05);实验组中miR-132-3p的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5.72±2.06)倍,MM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低氧条件下,实验组细胞增殖是对照组的(7.79±1.37)倍(P〈0.01),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是对照组的(6.46±0.38)倍(P〈0.01);软件分析显示FOXO1为miR-132-3p的直接靶标,在低氧条件下miR-132-3p模拟物mimic转染的内皮祖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siRNA处理组的0.47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低氧条件下miR-132-3p模拟物mimic转染的内皮祖细胞中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是siRNA处理组的0.18倍。结论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血栓患者miR-132-3p表达明显降低,结果促进了FOXO1的表达,抑制了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与静脉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MICRORNA miR-132-3p 模拟物 低氧 细胞增殖 FOXO1 血栓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德山 刘梅 +1 位作者 解梓琛 孙克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期145-146,152,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予以盐酸戊...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予以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戊乙奎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氧合指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肺损伤评分、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提升氧代谢能力,降低肺部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盐酸戊乙奎醚 乌司他丁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栓弹力图评估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庄一飞 王继芹 +3 位作者 刘梅 解梓琛 谢申琦 孙克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患者150例,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不同分为轻伤组(n=34)、重伤组(n=67)及危重伤组(n=49)。选择同...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患者150例,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不同分为轻伤组(n=34)、重伤组(n=67)及危重伤组(n=49)。选择同一时段在本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伤后6、12 h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趋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受伤后12 h TEG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创伤组6、12 h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为(8.42±1.22)、(16.11±2.37)、(21.78±4.6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后6 h比较,轻伤组、重伤组及危重伤三组受伤12 h的凝集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均显著升高,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值)均显著下降(P<0.05);危重伤组各时间点K值、R值均高于低于轻伤组和重伤组,α角、MA值低于轻伤组和重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后6 h比较,轻伤组、重伤组及危重伤三组受伤12 h的Hcy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伤组各时间点Hcy水平均高于轻伤组、重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患者Hcy水平与TEG指标的K值、R值呈正相关(r=0.224,0.317,P<0.01),与α角、MA值呈负相关(r=-0.261,-0.322;P<0.01)。结论:危重伤急性创伤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紊乱。Hcy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同型半胱氨酸 凝血功能障碍 创伤
原文传递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慢性胃炎筛查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克玉 冯莉 +1 位作者 解梓琛 赵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慢性胃炎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体检人群,分别检测PGⅠ、PGⅡ和幽门螺旋杆菌(HP),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对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HP感染分组,鉴别PGⅠ和PG...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慢性胃炎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体检人群,分别检测PGⅠ、PGⅡ和幽门螺旋杆菌(HP),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对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HP感染分组,鉴别PGⅠ和PGⅡ与HP感染的关系;观察PGⅠ、PGⅡ和PGR对慢性胃炎的筛查作用。结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残胃胃炎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3组的PGⅠ/PGⅡ比值(PG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活动性胃炎组显著低于非活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与活动性胃炎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1)。PGⅠ、PGⅡ和PGR联合检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阳性率为62.3%。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PGR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将来可能用于慢性胃炎的筛查或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