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被引量:5
1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3 位作者 姚松朝 贝亚军 杨杰 姜湘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二尖瓣替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保留二尖瓣装置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4 位作者 贝亚军 姜相伟 李寒 迟海涛 潘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3例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1.8岁),其中Mafan’s综合征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8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3例。手术类型:Bentall手术18例,Wheat手术3例,Da...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3例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1.8岁),其中Mafan’s综合征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8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3例。手术类型:Bentall手术18例,Wheat手术3例,David手术1例,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随访12例平均41个月,无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的主要术式,主动脉瓣叶正常,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瓣环无明显扩张,David手术可以减少换瓣后服用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瘤 手术治疗 BENTALL手术
下载PDF
预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解水本 汤楚中 +5 位作者 迟海涛 李寒 赵哲 潘绪 王军惠 张大庆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64-565,共2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往往不能耐受心脏搬动,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有时需紧急改为体外循环辅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往往不能耐受心脏搬动,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有时需紧急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 预置 左心功能低下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经右胸小切口心脏手术518例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水本 汤楚中 +7 位作者 张载高 贝亚军 李寒 迟海涛 赵哲 潘绪 孙文婷 陶新光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518例经右胸小切口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SD)256例,房间隔缺损(ASD)229例,肺动脉狭窄(PS)18例,法洛四联症(TOF)7例,主动脉瓣替换(AVR)5例,二尖瓣替换(MVR)2例,左房黏液... 目的探讨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518例经右胸小切口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SD)256例,房间隔缺损(ASD)229例,肺动脉狭窄(PS)18例,法洛四联症(TOF)7例,主动脉瓣替换(AVR)5例,二尖瓣替换(MVR)2例,左房黏液瘤(LAM)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3例。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具有出血少、关胸快、美观,且不破坏胸廓的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是患者及家属乐意接受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右胸小切口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解水本 姚松 +1 位作者 朝荣阳 贝亚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61-62,共2页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变化的临床观察解水本姚松朝荣阳贝亚军胃动素是由胃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我们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与测定...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变化的临床观察解水本姚松朝荣阳贝亚军胃动素是由胃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我们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与测定,对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胃动素
下载PDF
长时间供心保护的原位心脏移植 被引量:1
6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4 位作者 贝亚军 薛志强 姜相伟 赵哲 李寒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总结3例供心离体保护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过程和近期生存观察情况.方法2005年3~8月,先后对3例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行心脏移植手术;3例供体心脏离体保存时间分别为542、367、485 min.移植手术方式采用双... 目的总结3例供心离体保护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过程和近期生存观察情况.方法2005年3~8月,先后对3例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行心脏移植手术;3例供体心脏离体保存时间分别为542、367、485 min.移植手术方式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供心的保护过程: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后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3例移植手术均获成功,目前患者心功能在I~Ⅱ级,生活质量好.结论合适的供体、快捷的心脏获取方法和心肌保存方法,在离体心脏保存时间较长时,合适的受体,并选用双腔静脉吻合技术,可收到良好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供心保护 UW液
下载PDF
3例供心保护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
7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4 位作者 贝亚军 薛志强 姜相伟 赵哲 李寒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1-241,243,共2页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保护时间 供心 疾病患者 缺血时间 终末期 前治疗
下载PDF
经右胸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
8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3 位作者 贝亚军 赵哲 胡尔滨 姜相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经右胸切口 体外循环 心内手术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心脏移植围术期的处理
9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3 位作者 贝亚军 赵哲 李寒 姜相伟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初步经验。方法:3例扩张性心肌患者进行了双腔静脉法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间对于受体的维护、供心离体时间长的保护、血流动力学的支持、抗排异反应及感染方面的处理。结果:3例患者均存活,心功...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初步经验。方法:3例扩张性心肌患者进行了双腔静脉法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间对于受体的维护、供心离体时间长的保护、血流动力学的支持、抗排异反应及感染方面的处理。结果:3例患者均存活,心功能由Ⅳ级提高到Ⅰ-Ⅱ级,未发生排异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供体和受体、良好的供心保护技术、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抗排异反应:疗案得当、防止感染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手术期间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手术的动物实验
10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2 位作者 姜相伟 胡尔滨 赵哲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熟悉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的建立和房间隔缺损的修补过程。方法10条狗,股动、静脉插管,胸腔镜下完成上、下腔静脉套带阻断、灌注针的插入以及人为房间隔缺损的修补。结果通过练习熟悉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过程及相互间的配合。结论全胸... 目的熟悉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的建立和房间隔缺损的修补过程。方法10条狗,股动、静脉插管,胸腔镜下完成上、下腔静脉套带阻断、灌注针的插入以及人为房间隔缺损的修补。结果通过练习熟悉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过程及相互间的配合。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难点在于体外循环的建立,动物实验为向临床过渡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病变的外科治疗
11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4 位作者 贝亚军 姜相伟 李寒 迟海涛 潘绪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2-152,154,共2页
升主动脉根部瘤是常见的胸主动脉瘤,可伴有主动脉瓣窦部和环扩张及关闭不全,有的瘤体可以发展至弓部和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病情急且凶险,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2年4月-2008年10月,共行升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根部瘤是常见的胸主动脉瘤,可伴有主动脉瓣窦部和环扩张及关闭不全,有的瘤体可以发展至弓部和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病情急且凶险,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2年4月-2008年10月,共行升主动脉瘤手术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12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3 位作者 姚松朝 贝亚军 杨杰 姜湘伟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1998年至今 ,我们观察了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17例 ,术后 5天、1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 ,左心室功能恢复较好 ,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明显优于同期行常规切除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术文对该手术的适应证。
关键词 二尖瓣替换术 保留二尖瓣装置 手术方法 心脏疾病
下载PDF
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
13
作者 解水本 张载高 +2 位作者 贝亚军 赵哲 姜相伟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总结35例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的经验。方法 35例房、室间隔缺损病人,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房、室间隔缺损病人,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是一种微创... 目的 总结35例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的经验。方法 35例房、室间隔缺损病人,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房、室间隔缺损病人,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是一种微创、简单、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切口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贝亚军 张载高 +4 位作者 解水本 姜相伟 王津 胡尔滨 赵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20-921,共2页
对47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进行了手术。男31例,女16例,室间隔缺损22例,成人巨大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原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对47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进行了手术。男31例,女16例,室间隔缺损22例,成人巨大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原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各1例。15例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73±24)mmHg,全肺阻力(78.0±61.2)kPa/(L/s),7例患者术中测压,平均肺动脉压(55±13)mmHg,其余为超声心动测压(49±15)mmHg。术前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术中应用抑肽酶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手术死亡率4.3%(2/47),术后并发症4.3%(2/47)。作者认为,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 前列腺素E 抑肽酶 低温肺保护液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绪 汤楚中 +4 位作者 孙文婷 解水本 李寒 赵哲 迟海涛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80-581,共2页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抑肽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及肾衰竭[2],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来保护CPB手术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纤溶系统。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比40例瓣膜置换手术使用氨甲环酸和未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入量,血小板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手术中 心脏瓣膜置换 应用 血小板数量 凝血功能紊乱 瓣膜置换手术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寒 汤楚中 +4 位作者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潘绪 孙文婷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15-517,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3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13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手术切口长5~6cm,左端起自胸骨旁1cm,沿第3肋间。选择同期78例接受常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40~86min,平均(55±8)min,体外循环时间60~115min,平均(80±9)min;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38±4)min,(58±4)min,P﹤0.001]。术中平均失血(368.4±15.3)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2.1±19.6)ml,P﹤0.001]。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观、恢复时间短,但体外循环时间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小切口 微创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6
17
作者 贝亚军 张载高 +4 位作者 李寒 姜相伟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总结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共24例(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等,其中心脏位置异常8例)。19例行双向格林术,5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目的总结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共24例(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等,其中心脏位置异常8例)。19例行双向格林术,5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4中1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2例双向格林术术后再次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4.2%),乳糜胸及低氧血症各1例。结论①右心旁路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分期手术效果好,但手术难度增加;②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外管道与右心房开窗效果较好;③技术达标后可尝试非体外下手术,但体外循环必须有良好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旁路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双向格林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载高 解水本 +3 位作者 贝亚军 赵哲 贾群 姜湘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报告 1例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成功 ,讨论其临床方法及意义。方法 :于左胸壁造 3个小窗孔 ,分别置入胸腔镜、电灼和特制组织钳 ,在自动胸腔镜引导下行IMA游离、切取。医生一边注视显视屏上经过放大的三维图像 ,... 目的 :报告 1例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成功 ,讨论其临床方法及意义。方法 :于左胸壁造 3个小窗孔 ,分别置入胸腔镜、电灼和特制组织钳 ,在自动胸腔镜引导下行IMA游离、切取。医生一边注视显视屏上经过放大的三维图像 ,一边用手进行操纵。无须胸骨劈开游离IMA。在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时 ,仅在胸骨旁作一小开胸切口 ,不用心肺机辅助 ,完成IMA与靶血管吻合。结果 :术后病人反应轻微 ,于当日晚拔除气管插管 ,术后 12h服用阿斯匹林。第二天下床活动。随访 6个月 ,近期结果良好。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 ,此种微创心脏手术对治疗单独左前降支阻塞患者结果良好 ,其将成为除PTCA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外科智能机器人 胸腔镜检查 心血管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联合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文婷 汤楚中 +4 位作者 潘绪 解水本 李寒 赵哲 迟海涛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30-532,共3页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经验、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24个月,体重5~14kg,体外循环术中根据灌注压、红细胞压积(Hct)行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停机后行改...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经验、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24个月,体重5~14kg,体外循环术中根据灌注压、红细胞压积(Hct)行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停机后行改良超滤。结果 60例患儿均顺利停机,无死亡,未出现超滤并发症。转中Hct22%~28%,平均(25.2±2.2)%;停机改良超滤后Hct上升至33%~38%,平均(34.8±1.2)%。结论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将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零平衡超滤能排除炎性因子,改良超滤能在ECC结束后排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红细胞压积,改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超滤 婴幼儿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寒 贝亚军 +4 位作者 张载高 姜相伟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总结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TA)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采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TA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6岁;体重10.0~33.5kg,平均体重16.4kg。TA合并大动脉错位(右位... 目的总结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TA)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采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TA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6岁;体重10.0~33.5kg,平均体重16.4kg。TA合并大动脉错位(右位心)2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均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切断上腔静脉,近端缝合,远端与右肺动脉做端侧吻合;1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行双侧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患者,术后末梢血氧饱和度由74%±9%上升至92%±5%。所有患者紫绀明显减轻,顺利出院。随访10例,分别随访6~36个月,血氧饱和度86%±3%,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结论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TA效果满意,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三尖瓣闭锁 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