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解涓 林盛筱 +4 位作者 谢超 刘艳 宋应亮 马威 李德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对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在后牙种植区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随访2011-07~2012-06采用种植体支持的全瓷固定桥修复后牙缺失的47位患者(53个修复体,共120枚种植体)的临床资料。记录种植体的失败数量、修复体失败数量... 目的:对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在后牙种植区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随访2011-07~2012-06采用种植体支持的全瓷固定桥修复后牙缺失的47位患者(53个修复体,共120枚种植体)的临床资料。记录种植体的失败数量、修复体失败数量、机械及生物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43个修复体、100个种植体随访12~24个月。随访病例中共有9个修复体(20.9%)出现崩瓷,9颗种植体(9.0%)存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修复体存留率100%,种植体存留率100%。所有种植体和修复体均未出现松动、脱落、折断等现象。结论: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全瓷固定桥用于后牙种植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固定桥 种植体 并发症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颌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邵小钧 庞恋苏 +2 位作者 袁仕廷 解涓 席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00-903,907,共5页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用于口腔颌面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口腔科59例因肿瘤、外伤、黏膜病变、瘢痕切除术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用于口腔颌面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口腔科59例因肿瘤、外伤、黏膜病变、瘢痕切除术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为颊、腭、舌、口底、腮腺、牙龈、前庭沟等,术后随访2周~6个月,并进行术后追踪随访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共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创面59例,一期愈合52例,成功率达88.14%。7例因创面较大,且受植区创面不平整、不规则,与修复膜之间存在死腔,以及过早的张闭口运动等因素,导致修复膜与创面部分脱落。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颌面部各类创面修复中起到了创面覆盖、引导组织再生和支架作用,修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口腔 颌面 创面修复
下载PDF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夏丽 王金竹 +2 位作者 解涓 刘成龙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柱结构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91例成年牙周炎患者1167例患牙,用CBCT测量磨牙根柱长度,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比较根柱长度对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的影响。结果:磨牙根柱长度与...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柱结构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91例成年牙周炎患者1167例患牙,用CBCT测量磨牙根柱长度,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比较根柱长度对牙槽骨吸收模式和水平吸收程度的影响。结果:磨牙根柱长度与牙槽骨吸收类型无关,下颌磨牙根柱长度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下颌磨牙长根柱可能会促进牙周病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周炎 根柱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牙周骨质缺损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解涓 徐莹莹 夏丽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76-80,107,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植骨术在牙周骨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而全面地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权威数据库中于...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植骨术在牙周骨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而全面地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权威数据库中于2019年3月之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查找PRF应用于牙周组织骨质缺损的植骨治疗的相关研究,对于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取用后使用Stata进行处理。结果:经过科学检索及严格筛选,合计获得14篇符合要求的中英文文献,实验组与对照组总共纳入653例病例、828个研究位点。数据分析发现,使用了PRF组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骨内缺损深度(intra-bony defect depth,IBD)的改变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IBD表现最显著(SMD=3.13,95%CI=2.01-4.25,P<0.001)。PRF组的骨填充率(PBF)也明显高于对照组(SMD=4.25,95%CI=2.72-5.77,P<0.001)。结论:在牙周骨质缺损的治疗中,加用PRF有利于骨质的再生和骨质缺损的修复,有望提高牙周骨组织愈合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周骨质缺损 牙周组织再生 植骨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后钛种植体表面光功能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解涓 王燕一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前口腔种植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修复,其成功及长期保持稳定的基础主要依赖于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良好的骨结合,即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直接相接触,没有软组织的介入。钛作为一种生物惰性材料,本身生物学活性是较差... 目前口腔种植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修复,其成功及长期保持稳定的基础主要依赖于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良好的骨结合,即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直接相接触,没有软组织的介入。钛作为一种生物惰性材料,本身生物学活性是较差的,因此要想提高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能力,达到成功骨结合的目的,必须先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如今,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有喷砂、酸蚀、等离子涂层、微弧氧化等,虽然最终均能够达到完成骨结合的效果,但是种植体骨结合的质量和时间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紫外线光功能化作为种植体表面改性的其中一种技术,是指经过紫外线处理后,钛及二氧化钛表面发生改变的总体现象,包括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以及生物性能的增强,如钛种植体表面从疏水性到超亲水性的转变,静电状态的改变,碳污染的大幅度降低,成骨细胞增殖与黏附能力的增强,细菌粘附的减少,早期新生骨量的增多等,本文就其所产生的这些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的变化对钛种植体表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光功能化 钛种植体 骨结合
下载PDF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冰 王金竹 +2 位作者 解涓 刘成龙 夏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61~82岁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共62个同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n=31),其中第一前磨牙存在根面凹陷(A组),第二前磨牙无根面凹陷(B组)。CBCT测量牙槽骨吸收类... 目的:评价上颌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61~82岁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共62个同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n=31),其中第一前磨牙存在根面凹陷(A组),第二前磨牙无根面凹陷(B组)。CBCT测量牙槽骨吸收类型及程度,比较根面凹陷对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牙槽骨斜型吸收分别有36个位点和21个位点; A组和B组近中位点牙槽骨吸收水平(mm)分别为3. 85±1. 31和3. 37±0. 86(P <0. 05)。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会促进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周炎 根面凹陷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唾液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率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7
作者 徐莹莹 解涓 +1 位作者 朱博 王燕一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检测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抑制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年龄20-79岁志愿者244例。将受试人群分为青年组(20-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79... 目的:检测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抑制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年龄20-79岁志愿者244例。将受试人群分为青年组(20-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79岁);并以性别分组。通过水溶性四唑盐(w ater-soluble tetr azolium salt,WST)法对血浆以及唾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成人血浆整体SOD抑制率为61.27±5.79%;唾液整体SOD抑制率为43.40±12.99%。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组血浆以及唾液SOD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及唾液SOD抑制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r=-0.49,P<0.05)。血浆与唾液中SOD抑制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43,P<0.05)。但均未发现性别差异。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唾液和血浆中SOD抑制率减低,且唾液与血液中SOD抑制率正相关。因而通过唾液SOD抑制率的检测可初步评价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唾液 血浆 衰老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94例五年临床回顾 被引量:9
8
作者 林盛筱 冯源 +3 位作者 解涓 宋应亮 谢超 李德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总结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后5年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手术远期疗提供数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同一术者的连续临床病例.收集术前计划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患者共94例,男性55... 目的 总结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后5年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手术远期疗提供数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同一术者的连续临床病例.收集术前计划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患者共94例,男性55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46.9±11.8)岁.完成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者共90例(96侧上颌窦),同期植人种植体126枚.患者术前拍摄曲面体层X线片,术后、功能负载后以及每年复诊时拍摄根尖X线片及曲面体层X线片,评价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吸收情况,并观察上颌窦底新骨改建情况.结果 术中有4例上颌窦底黏膜穿孔,黏膜穿孔率为3.08% (4/130);愈合期内4枚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早期成功率为96.80%(121/125).功能负载后患者随访率为72.09%(62/86),种植体随访率75.00%(90/120),随访时间(34.4±20.4)个月,随访中所有种植体功能行使良好,种植体功能负载后累积存留率为100.00%.愈合期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0.75 ±0.51) mm,随访期内边缘骨吸收(0.48±0.41) mm.种植体植入位置剩余骨高度(7.27±1.30) mm;术后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高度为(2.77 ±1.15) mm;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2士1.39)mm;经过(7.4±2.6)个月的愈合期,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为(3.81±1.60) mm.在经历(34.4±20.4)个月的随访期后,上颌窦底新骨高度较功能负载时降低了0.37(0.10,0.88) mm.结论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术后影像学证实获得了良好的上颌窦底提升及成骨效果,上颌窦底新骨高度在远期随访中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 存留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