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蚕梅方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郭翠 徐祎敏 +4 位作者 韩馨悦 刘晓强 解润南 孟祥雪 付晓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探讨蚕梅方在转录组学层面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来源于《本草纲目》中治疗肠风的核心药物乌梅及僵蚕组方为蚕梅方,对RKO细胞(肠癌细胞)进行干扰,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分...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探讨蚕梅方在转录组学层面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来源于《本草纲目》中治疗肠风的核心药物乌梅及僵蚕组方为蚕梅方,对RKO细胞(肠癌细胞)进行干扰,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对照组(RKO-control)和实验组(RKO-treatment)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应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作用。结果差异基因数为2 516个,其中上调基因1 279个,下调基因1 237个,筛选得到叉头框蛋白D1(FOXD1)、腓骨蛋白2(FBLN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A类结构域2(LDLRAD2)三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核心差异基因。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单体代谢过程、细胞周期过程以及对有机物质的调控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途径、细胞周期和RNA转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蚕梅方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蚕梅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方式,从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代谢和凋亡等方面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梅方 结直肠癌 转录组学 代谢通路 高通量测序平台 中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