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抗倭援朝战争初期中朝宗藩间之“信任危机”及其根源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卫国 解祥伟 《古代文明》 CSSCI 2017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抗倭援朝战争初期,明与朝鲜间本来稳固的宗藩互信关系出现危机。战前,先是朝鲜私自通信日本种下祸根,继由东亚贸易网传来朝鲜诱引日本入犯大明的报告。朝鲜感到压力后迅速派使辩诬,暂时修复了信任关系。战初,朝鲜节节溃败,但迟迟未向明... 抗倭援朝战争初期,明与朝鲜间本来稳固的宗藩互信关系出现危机。战前,先是朝鲜私自通信日本种下祸根,继由东亚贸易网传来朝鲜诱引日本入犯大明的报告。朝鲜感到压力后迅速派使辩诬,暂时修复了信任关系。战初,朝鲜节节溃败,但迟迟未向明廷请援,再度引起明朝怀疑。面对危局,明朝主动派人勘疑,先后派三拨使节进入朝鲜;朝鲜则连遣使节入辽、入京请援,同时与东来明使臣沟通,释疑辩诬。经过努力,双方终于再建信任关系,并迅速投入到联合对日作战中。上述信任危机的产生及其应对处置,一方面揭示出明代中朝"典型宗藩关系"中存在"不典型"的一面,"事大字小"行为中隐含着别有意味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鲜宗藩关系框架下,辩诬、勘疑等手段因常用于处理不良事件而成为宗藩体制之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朝关系 抗倭援朝战争 朝鲜宣祖国王 “信任危机” 朝日关系
下载PDF
壬辰战争初期朝鲜国王内附问题考议 被引量:3
2
作者 解祥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迅速溃败,国王决定"北渡"内附,并采取对内命世子权摄国事及设立分朝,对外向明请援等措施为内附做准备。明朝同意朝鲜国王有条件地内附。但在此过程中,情况发生一定变化,国王不得已放弃内附。国王的内附虽... 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迅速溃败,国王决定"北渡"内附,并采取对内命世子权摄国事及设立分朝,对外向明请援等措施为内附做准备。明朝同意朝鲜国王有条件地内附。但在此过程中,情况发生一定变化,国王不得已放弃内附。国王的内附虽然没有实现,但其过程的展开仍对朝鲜政局及壬辰战局产生深远影响。梳理朝鲜内附的过程及明朝的应对,一方面可以发现明朝在对外交往中具备清晰的疆界观念,并予以恪守,这与近代殖民体系下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另一方面则说明中朝之间宗藩关系的主流之外亦有一种看似亲密,而实则疏远的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内附 请援 信任危机 中朝关系
下载PDF
壬辰战前明鲜的“信任危机”及处置
3
作者 解祥伟 《前沿》 2014年第1期213-214,共2页
壬辰战前,明朝与朝鲜之间二百多年友好关系建立起来的互信出现了危机。一是朝鲜私自通信日本种下祸根,其次经由东亚朝贡贸易网传入明朝的倭情中都有"朝鲜向导日本入犯"的报告,朝鲜感受到压力后迅速派出专门使节辩诬,双方信任... 壬辰战前,明朝与朝鲜之间二百多年友好关系建立起来的互信出现了危机。一是朝鲜私自通信日本种下祸根,其次经由东亚朝贡贸易网传入明朝的倭情中都有"朝鲜向导日本入犯"的报告,朝鲜感受到压力后迅速派出专门使节辩诬,双方信任关系很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信任危机 辩诬 处置
下载PDF
變禮:丁應泰彈劾朝鮮事件與1609年朝鮮對明朝賜祭的因應
4
作者 解祥偉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75-191,共17页
廟號爲中國帝王獨崇,按照天朝禮治體系~①規範中的禮義名分,藩王當世守君臣之義,不得私上,但由於廟號在内政外交中具有重要的表徵作用,這一原則並未被越南、朝鮮等藩屬國切實遵行。朝鮮自新羅至朝鮮王朝,幾乎歷代都有國王僭用,但爲防止... 廟號爲中國帝王獨崇,按照天朝禮治體系~①規範中的禮義名分,藩王當世守君臣之義,不得私上,但由於廟號在内政外交中具有重要的表徵作用,這一原則並未被越南、朝鮮等藩屬國切實遵行。朝鮮自新羅至朝鮮王朝,幾乎歷代都有國王僭用,但爲防止中國責罰,往往以各種舉措進行隱瞞。1598年,壬辰戰争末期,束征贊畫丁應泰得到朝鮮對日本、琉球等國的外交書籍《海東諸國紀》,從中發現朝鮮私上廟號之事。回國後,將之作爲罪名之一,上書對朝鮮進行彈劾。雖然,神宗爲戰争大局考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海君 李成桂 李恒福
下载PDF
“玩”中见成效
5
作者 解祥伟 吴宇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5年第9期159-159,共1页
儿童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而且精神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 儿童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而且精神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体育教学 习惯养成
下载PDF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祖承训平壤之战考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解祥伟 《暨南史学》 CSSCI 2018年第2期56-72,共17页
祖承训平壤之战是万历援朝战争中明军与日军的首次交锋,标志着日朝两国战事逐渐扩大为中朝联合对日的区域性国际战争。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明朝派祖承训部三千人入朝,抚安朝鲜,震慑日本。祖承训好大喜功,轻敌冒进,仓促攻打平壤失利,... 祖承训平壤之战是万历援朝战争中明军与日军的首次交锋,标志着日朝两国战事逐渐扩大为中朝联合对日的区域性国际战争。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明朝派祖承训部三千人入朝,抚安朝鲜,震慑日本。祖承训好大喜功,轻敌冒进,仓促攻打平壤失利,使中朝极为被动。战后,祖承训恼于朝鲜提供情报不实且配合作战不利,向辽东督抚控告朝鲜存在投顺、勾结日军情形,酿成'祖承训控告朝鲜'事件。朝鲜连连遣使辩诬,方得释疑。平壤之败使明廷大为震动,决心大举入援,在战略、战术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同时通过沿江陈兵、敕谕朝鲜、与日议和等举措善后,争取整备时间。明清相关史书因其失利,对之着墨较少,且既存叙述含有刻意贬低倾向。摆脱'一国史'的局限,参照域外史料,方能趋近历史真相。中朝宗藩关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其多样复杂,需全面地予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祖承训 平壤之战 信任危机 明代中朝宗藩关系
原文传递
壬辰战争第一阶段宋应昌朝鲜善后经营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解祥伟 《暨南史学》 2021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壬辰战争第一阶段朝鲜善后是东征经略宋应昌提议的,背景是明朝与日本议和取得成效后,盲目乐观,意图依靠议和解决朝鲜问题,仓促决定撤军。朝鲜善后计划包括量留明兵与朝鲜自强两部分内容。宋应昌在明廷及朝鲜王廷之间积极运作、经营,善... 壬辰战争第一阶段朝鲜善后是东征经略宋应昌提议的,背景是明朝与日本议和取得成效后,盲目乐观,意图依靠议和解决朝鲜问题,仓促决定撤军。朝鲜善后计划包括量留明兵与朝鲜自强两部分内容。宋应昌在明廷及朝鲜王廷之间积极运作、经营,善后计划很快取得成效并对壬辰战局,以及朝鲜军制、内政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宋应昌坚持议和为权,善后为经,与朝廷内坚持撤兵的主和派不同,其长期背负的议和骂名值得商榷。明廷对朝鲜善后问题的处置,成为内政之外,从外务视角探讨晚明国力及政治走向的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宋应昌 《经略复国要编》 朝鲜善后 晚明政治
原文传递
16世纪末朝鲜人对外交往中的“风俗辩难”研究——以《大明一统志》为对象
8
作者 解祥伟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8,160,共10页
《大明一统志》是明朝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受"天下一统""华夷一体"等政治理念影响,除主体的中国部分外,也将周边"四夷"纳入书写范围。《大明一统志》所载朝鲜风俗主要是抄录前史而来,包含大量"陋风... 《大明一统志》是明朝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受"天下一统""华夷一体"等政治理念影响,除主体的中国部分外,也将周边"四夷"纳入书写范围。《大明一统志》所载朝鲜风俗主要是抄录前史而来,包含大量"陋风陋俗",对朝鲜文明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朝鲜官民在对明交往中,或者对明朝使臣私下抱怨,或者与明朝士人公开"辩难",以表达不满。《大明一统志》传入日本后,更成为朝鲜、日本两国进行外交博弈的一个载体,引发朝鲜人相当激烈的"风俗辩难",中国成为不在场的"在场者"。将《大明一统志》置于东亚史视野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朝、日三国之间历史文化与现实政治关系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细节与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一统志》 风俗辩难 鲁认 金诚一 东亚史
原文传递
头孢菌素联用其他药物不良反应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凡纪琮 解祥伟 +1 位作者 邹新年 左童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59-260,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统...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41例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分析年龄、性别与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率为前5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41例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41例患者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包括肝胆、皮肤、肾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临床表现均具有特征性,41例患者使用率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为头孢他啶。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可累及患者多器官、系统,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头孢他啶与其他药物联用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头孢他啶与其他药物联用后较中青年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应将老年患者作为重点监护人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处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