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关人群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解雨春 卞茸文 +2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夏晖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南京市省级机关、市级机关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等方式对2622名机关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是否发生高血压为因变量,按所得数据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262... 目的探讨江苏省南京市省级机关、市级机关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等方式对2622名机关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是否发生高血压为因变量,按所得数据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2622名调查者中,高血压患者827例,患病率为31.5%,男性患病率(36.3%)高于女性患病率(24.1%)(P<0.01)。随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加,影响我省机关人群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超重和肥胖等在内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4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何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A组即CAS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l...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A组即CAS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因子产生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中血脂代谢紊乱、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纤维蛋白原(FIB)较B组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男性、LDL-C、IL-6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AS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因子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血糖与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被引量:29
3
作者 申志祥 解雨春 +2 位作者 陈培培 陈燕 卞茸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清蛋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记录12 h尿量,计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 PBG水平将113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BG≥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113例T2DM患者UA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组UAE水平明高于A,B,C组(P<0.01,P<0.05,P<0.01);A组UAE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A,C组UAE无差异(P>0.05)。结论T2DM病人FBG控制达标后,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良仍会加重尿清蛋白排泄。因此强化血糖控制要重视HbA1c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及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 h血糖 尿微量清蛋白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俊恒 解雨春 +2 位作者 申志祥 倪黎刚 史恒川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脏病变 临床意义 损害指标 老年 患者 检测 糖尿病患病率
下载PDF
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病人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玲 莫永珍 +3 位作者 卞茸文 李骏 陈敏 解雨春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2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371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中年组135例、老年组23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371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中年组135例、老年组23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比较。[结果]①中年组与老年组病人在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长期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足部护理、参加健康教育6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组病人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差于老年组,提示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行为教育来改善中年组病人总体血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行为教育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812,81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A组中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HDL-C)、血尿酸、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及血脂代谢紊乱病史较B组差异明显。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LDL-C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052(95%可信区间1~1.105)和4.682(95%可信区间2.302~9.524),而HDL-C则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属保护性因素。结论: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反应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学 炎症介导素类/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陶鸿 易丽娴 +3 位作者 孙中文 吕志刚 顾刘宝 解雨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CB1254刺激INS-1细胞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当浓度的PCB1254进行INS-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PCB1254(5μg/ml)刺激INS-...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CB1254刺激INS-1细胞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当浓度的PCB1254进行INS-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PCB1254(5μg/ml)刺激INS-1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im、Bcl-2、c-Fos、p-JNK、p-P38、p-ERK蛋白的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CB1254诱导INS-1细胞凋亡后,使用ERK抑制剂PD98059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PCB1254对细胞活性的抑制逐渐增强,当浓度≥5μg/ml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CB1254(5μg/ml)能引起INS-1细胞凋亡,凋亡细胞脱落,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CB1254能诱导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im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氧化应激相关蛋白c-Fos表达上调,ROS荧光增强;MAPK信号通路中p-ERK蛋白表达上调;ERK抑制剂PD98059干预后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PCB1254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引起INS-1细胞的凋亡,此过程中伴有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PCB1254 胰岛细胞 INS-1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3 位作者 夏晖 解雨春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DM-ASP组较对照组的sCD40L水平升高(2.14±0.74vs1.89±1.07,P>0.05),DM+ASP组CD40L较DM组下降(1.19±0.76,P<0.01),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清sCD40L升高;服用ASP可降低DM患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阿司匹林 糖尿病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燕 申志祥 +3 位作者 陈秀益 卞茸文 顾留宝 解雨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A组(降糖的同时口服ACEI类降压药)和B组(降糖的同时口服非ACEI类降压药),检测各组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A组(降糖的同时口服ACEI类降压药)和B组(降糖的同时口服非ACEI类降压药),检测各组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IV胶原(CIV)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低于B组(P<0.05);肾小管功能指标中尿RBP明显低于B组(P<0.05),而NAG、α1-MG、CI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I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而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应提前使用ACEI类降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晓东 解雨春 +3 位作者 杨俊 娄青林 卞茸文 何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PVD)与炎症因子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比(ABI)值<0.9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组),≥0.9者为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组)。比较两组的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PVD)与炎症因子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比(ABI)值<0.9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组),≥0.9者为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组)。比较两组的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3项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病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VD组hsCRP水平高于N-PVD组(0.61±0.72vs0.12±0.93,P<0.001)。当hsCRP水平大于0.83时患PVD的危险有明显增加(OR值为11.08)。在PVD组中,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IL-6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者(0.48±0.43vs1.02±0.40,P<0.001)。PVD组患者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中风患病率均高于N-PVD组;PVD组的舒张压小于N-PVD组。结论: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PVD发生发展中具有临床价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PVD患者的hsCRP水平高于非PVD患者。当hsCRP水平高于0.83mg/L时,OR值可达到11.08,值得临床高度重视。作为CRP的调节因子,IL-6能否作为早期动脉硬化的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血管病变 炎症因子佑
下载PDF
川芎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bet、GATA-3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凯生 吉宁飞 +2 位作者 何畏 解雨春 卞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作用以及对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和川芎嗪联合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另外选取健康人3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作用以及对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和川芎嗪联合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另外选取健康人3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T-bet和GATA-3的表达。结果治疗前A、B组的T-bet、IFN-γ水平明显低于C组,GATA-3、IL-4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B组的T-bet、IFN-γ以及GATA-3、IL-4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组的T-bet和IFN-γ水平均高于A组,GATA-3和IL-4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在常规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川芎嗪通过纠正哮喘患者的免疫失衡来治疗哮喘,为川芎嗪对哮喘的治疗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T-BET GATA-3 川芎嗪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家族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4 位作者 吴敏 娄青林 解雨春 夏晖 欧阳晓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肾阴虚证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方法收集南京地区T2DM阴虚证患者(先证者)32例,32个家系共141例,运用家系分析的方法对肾阴虚的患病特征进行遗传分析,包括计算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肾阴虚证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方法收集南京地区T2DM阴虚证患者(先证者)32例,32个家系共141例,运用家系分析的方法对肾阴虚的患病特征进行遗传分析,包括计算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遗传度;并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估肾阴虚家族史在肾阴虚发生中的作用。结果T2DM肾阴虚先证者一级亲属肾阴虚患病率为33.71%,运用Falconer公式计算肾阴虚证的遗传度为8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拟合结果显示肾阴虚家族史在肾阴虚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OR=5.61,P=0.001),而T2DM本身并非肾阴虚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T2DM肾阴虚证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和遗传倾向,遗传因素与肾阴虚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家系研究的方法是开展中医证侯与遗传因素关系研究较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阴虚证 家族聚集性 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3-1264,共2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83例入选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83例入选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相关炎症因子。结果CAS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ApoE等位基因组间TC、LDL-C、TG、颈动脉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上述指标的值以携带ε4等位基因组为最高。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同时与CAS程度及体内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晓东 卞茸文 +5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解雨春 陈玲 欧阳晓俊 俞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踝肱比值为诊断标准,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6例,非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4例。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血管紧...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踝肱比值为诊断标准,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6例,非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4例。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血管紧张素原M235T三个基因多态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的D等位基因人群中,病例组携带血管紧张素原M235T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血管紧张素原M235T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同的基因多态性组合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原M235T是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血管病变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4 位作者 解雨春 顾刘宝 欧阳晓俊 夏晖 莫永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人群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结果:T2DM-H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2DM-N组(P=0.026,0.033);C等位基因参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比数比表示)为3.194(95%CI1.049~9.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型基因(OR=3.650,95%CI=1.120~11.894)及空腹胰岛素(OR=1.090,95%CI=1.000~1.188)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宏 卞茸文 +3 位作者 娄青林 仲肇舒 朱建一 解雨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3例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根据结果分成CAS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相关炎症因子。结果:CAS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的ApoE等位基因组间TC、LDL-C、TG、颈动脉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上述指标的值以携带ε4等位基因组为最高。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同时与体内炎症状态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AS病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FRACAS工具的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气膜实验室风险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国 施建丰 +6 位作者 解雨春 张静 颜巍 杨婉薇 贺妍妍 吴建中 高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识别和评估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气膜实验室的质量风险,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方法参考CLSI EP18-P2文件,利用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FRACAS)工具对江苏苏州甪直基地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气膜实验室2022... 目的识别和评估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气膜实验室的质量风险,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方法参考CLSI EP18-P2文件,利用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FRACAS)工具对江苏苏州甪直基地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气膜实验室2022年4—5月运行期间的检验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共观察到16个差错事件,其中有5个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16个差错事件存在于不同的阶段,涉及的原因共有28条,其中15条与人员有关,5条与环境有关,7条与仪器设备、耗材有关(包含1条与信息系统有关),另有1条与检测流程有关,以上均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采取干预措施后,12个差错事件未再发现,4个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也降低至100 ppm以下。结论FRACAS工具可以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的质量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实验室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气膜实验室 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自主神经节内细胞凋亡增加
18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4 位作者 欧阳晓俊 夏晖 顾刘宝 解雨春 莫永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81-138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自主神经节 细胞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 体内条件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测定的意义
19
作者 陈秀益 申志祥 +3 位作者 陈培培 陈燕 解雨春 卞茸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测定的变化意义。方法随机选取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和93例老年非糖尿病人,采用ELISA法测定尿Ⅳ型胶原,分析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测定的变化意义。方法随机选取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和93例老年非糖尿病人,采用ELISA法测定尿Ⅳ型胶原,分析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结果(1)老年糖尿病组尿Ⅳ型胶原[(13.37±6.42)ng/ml]明显高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10.52±6.44)ng/ml](P<0.05)。(2)老年糖尿病组尿Ⅳ型胶原与非老年糖尿病组尿Ⅳ型胶原[(10.41±7.53)ng/ml]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糖尿病病程无明显差异。结论(1)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于非老年糖尿病,以及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显著性增高。(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升高早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尿Ⅳ型胶原有助于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Ⅳ型胶原 尿 肾小管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胰淀素对胰岛素刺激的人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
20
作者 王静 卞茸文 +2 位作者 娄青林 解雨春 顾刘宝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3,共2页
观察胰淀素对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者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对此影响的干预作用。使用2-脱氧-D-[1-3H]-葡萄糖直接检测法观察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发现胰淀素抑制人脂肪细胞糖摄取,大剂量胰岛素可以减低胰淀素的抑制作用... 观察胰淀素对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者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对此影响的干预作用。使用2-脱氧-D-[1-3H]-葡萄糖直接检测法观察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发现胰淀素抑制人脂肪细胞糖摄取,大剂量胰岛素可以减低胰淀素的抑制作用。在糖尿病组胰淀素的抑制较明显,同时胰岛素的改善作用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胰岛素 脂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