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 被引量:11
1
作者 《文艺研究》 1980年第3期14-18,共5页
朱光潜同志《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力图冲破“四人帮”所设置的理论禁区,这是很可贵的。文章给人许多启发,但在有关“人性”的三个问题上的观点,我有些异议,提出来向朱光潜同志请教。 一、人性的实质是什么? ... 朱光潜同志《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力图冲破“四人帮”所设置的理论禁区,这是很可贵的。文章给人许多启发,但在有关“人性”的三个问题上的观点,我有些异议,提出来向朱光潜同志请教。 一、人性的实质是什么? 朱光潜同志说:“什么叫做‘人性’?它就是人类启然本性。”并说:“我们中国过去在人性论的问题上也基本上和西方一致”;虽然中外古人“在性善性恶的问题上常有分歧”,但都没否定过文艺“信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观 朱光潜 人性论 性善性恶 共同美 人道主义 自然本性 “四人帮” 信条 阶级性
下载PDF
从何其芳论新诗格律谈诗的语言基础
2
作者 吕香云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92-97,103,共7页
何其芳同志在《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对于新诗的格律,提出过这样的主张: 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的押韵。是不是除此而外,在格律方面还有什... 何其芳同志在《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对于新诗的格律,提出过这样的主张: 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的押韵。是不是除此而外,在格律方面还有什么应该讲求的呢?我想,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都是可以研究和试验的。特别是写诗的人的实践,恐怕主要依靠它才能把我们的新诗的格律确定下来,并使之更加完美。在实践还很少的时候,我反对给我们的格律诗作一些繁琐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格律 现代格律诗 音乐美 新诗格律 汉语音节 诗的语言 古典诗歌 语法格式 语言基础 顿数
下载PDF
神话美与图腾美
3
作者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古代神话有多方面的意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仅谈谈图腾美与神话美这个命题。 一、神话形象的审美形式与图腾美的同一性 我们在研究中国神话时,不能不关注一个突出的事实:在神话中被纵情讴歌的形象,他们的审美形式往往是与图腾观念相联... 古代神话有多方面的意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仅谈谈图腾美与神话美这个命题。 一、神话形象的审美形式与图腾美的同一性 我们在研究中国神话时,不能不关注一个突出的事实:在神话中被纵情讴歌的形象,他们的审美形式往往是与图腾观念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使我们有可能深入探讨功利认识与审美认识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从神话中英雄人物的审美形式谈起。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共工氏 女娲 夸父 初民 功利观 审美认识 审美形式 征服自然 祝融
下载PDF
商品审美的特质与商品美学
4
作者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1年第5期34-36,共3页
社会主义的内贸及外贸事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的需要。我们的商品既要坚固耐用,又要美观大方。因此,商品生产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兴趣,研究商品审美的特殊规律。实践要求人们去探索一个新的边... 社会主义的内贸及外贸事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的需要。我们的商品既要坚固耐用,又要美观大方。因此,商品生产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兴趣,研究商品审美的特殊规律。实践要求人们去探索一个新的边缘性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把美学与商品学结合起来。可以把这门学科称之为“商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理论 审美兴趣 外贸事业 兰色 审美心理 市场饱和 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的本质 花纹图案 资本主义商业
下载PDF
汉语词汇史的对象任务与方法——评王力:《汉语词汇的发展》
5
作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48-56,共9页
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与“厚今薄古”是一致的。语言学的任务,归根结蒂,还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史著作。客观上它是起了... 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与“厚今薄古”是一致的。语言学的任务,归根结蒂,还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史著作。客观上它是起了“开荒斩草”的作用:对《汉语史稿》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的。但是,正是因为《汉语史稿》具有“开荒”的性质,它就不可能不有些缺点。特别是《汉语史稿》下册,《汉语词汇的发展》的缺欠较为明显。其中有些问题不论是从教材或者是从科学著述角度看都是亟待改进的。在这里,我们仅就《汉语词汇的发展》,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供王力先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力 汉语词汇史 汉语史 语言学 语言发展 历史比较法 比较研究 外部因素 研究情况 内部因素
下载PDF
投资心理学刍议
6
作者 《金融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39-45,共7页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心理学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特殊应用为目的的心理学,如雨后春笋。《商业社会心理学》、《交际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概论》、《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心理学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特殊应用为目的的心理学,如雨后春笋。《商业社会心理学》、《交际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概论》、《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等,几乎使人读不胜读。在心理学方面,现在是一个“建立体系”的时代。各种心理学都各有体系。有人对这种现象摇头,说这是“心理学泛滥”,有人则拍手叫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心理学 科尔内 凯恩斯 需求动机 投资行为 投资规律 社会消费 心理规律 研究投资 潜科学
原文传递
商品美学的性质及其在科学中的地位
7
作者 田光涛 《国际贸易问题》 1980年第4期13-17,37,共6页
商品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商品美学是以美学方法与销售学等方法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这是一门理论科学,其突出特点是实践性与边缘性。“边缘性”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它要利用相邻学科的科学成果,第二、它要把这些... 商品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商品美学是以美学方法与销售学等方法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这是一门理论科学,其突出特点是实践性与边缘性。“边缘性”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它要利用相邻学科的科学成果,第二、它要把这些科研成果所获得的科研结论、科学概念溶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边缘性”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美学、销售学、心理学之间。商品美学要利用美学、艺术学、经济学、销售学、广告学、商品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许多学科的成果,而重点是要利用美学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美学是美学研究所开拓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概念 边缘科学 科学成果 科研成果 商品美学 新领域 销售学 边缘性 美学手段 消费者教育
原文传递
从“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问题说到汉语的词类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名凱 計永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2期51-68,共18页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成分 表达形式 汉语 名物化 表达方式 句法功能 类事物 朱德 不同层次 本质特点
原文传递
关于语言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语文》 1961年第1期1-6,共6页
毛主席教导我们:“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 毛主席教导我们:“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展 事物发展 外因 内因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宇宙观 毛主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