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营养素养、家庭食物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洪静 王佳佳 +6 位作者 汪璐 赵敬敬 訾天琪 屈佑明 高一歌 常利杰 李洁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0-714,737,共6页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与营养素养、家庭食物环境的关系,为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月对北京市丰台区3至12年级学生及其照护者各629名进行问卷调查,两样...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与营养素养、家庭食物环境的关系,为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月对北京市丰台区3至12年级学生及其照护者各629名进行问卷调查,两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学生的饮食行为差异,多重线性回归探索饮食行为与营养素养、家庭食物环境的关系。结果 中小学生每日蔬菜的摄入率为67.7%,高于水果(59.8%)、奶制品(56.8%)、粗粮(25.9%)和豆制品(10.7%);营养素养水平和家庭食物环境健康率分别为5.9%和79.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素养(β=0.368)、家庭食物可获得性(β=0.150)是学生饮食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小学生每日蔬菜、水果、奶制品、粗粮和豆制品的摄入率有待提高,学生的营养素养、家庭食物可获得性可对其饮食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相关部门可针对家庭、学校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饮食行为 营养素养 家庭食物环境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饮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作者 訾天琪 董昊天 +3 位作者 林玉玺 唐流香 赵蔓菲 冯任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85-86,共2页
饮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中,饮茶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等相关研究最多,但结论不一。根据循证医学理论,作者纳入最新最全面的荟萃分析,综述饮茶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多酚类物质
下载PDF
2017-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诺如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敬敬 王佳佳 +5 位作者 肖贵勇 訾天琪 高一歌 常利杰 李洁 靳淼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为了解北京市丰台区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食品暴露风险,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纳入2017-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 为了解北京市丰台区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食品暴露风险,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纳入2017-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食品暴露因素进行分析。2017-2021年丰台区共采集612份腹泻临床标本开展诺如病毒检测,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9.6%(120/612),其中GⅠ检出率为4.7%(29/612),GⅡ检出率为14.9%(91/612)。丰台地区全年均有诺如病毒检出,不同季度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8,P<0.05),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三季度。不同性别、年龄组和职业间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1,P=0.565)、(χ^(2)=10.541,P=0.194)、(χ^(2)=14.606,P=0.054)。出现恶心(24.35%,56/230)和呕吐(33.54%, 55/164)症状患者中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74,P<0.001;χ^(2)=24.35,P<0.05)。暴露不同食品类型的诺如病毒检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5,P=0.215)。暴露于餐饮服务业食品(27.06%, 23/85)和预包装类食品(32%, 8/25)的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2017-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诺如病毒监测病例以GⅡ基因组为主,人群普遍易感;流行高峰分布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呕吐和恶心症状可以作为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指示性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病毒性胃肠炎 监测 食源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一例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溯源调查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肖贵勇 马晓曼 +4 位作者 王佳佳 王焱焱 赵敬敬 訾天琪 陈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针对一例孕产妇李斯特菌病开展病例调查和溯源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单增李斯特菌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控李斯特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信息,采集病例血液标本、家庭冰箱内食品及厨房环境样本、家庭附近农贸市... 目的针对一例孕产妇李斯特菌病开展病例调查和溯源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单增李斯特菌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控李斯特菌病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信息,采集病例血液标本、家庭冰箱内食品及厨房环境样本、家庭附近农贸市场的食品样本,针对不同来源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经常食用从农贸市场购买的中式凉拌菜(5~7次/周),在家自制或二次加工中式凉拌菜。其家庭冰箱冷藏室储存食物生熟不分,且生食水果在冰箱中出现腐烂现象。厨房的两块菜板生熟不分、清洗消毒不及时,厨房操作面存在交叉污染。检测结果显示,11份样本中共分离出3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来自该病例的血液标本,2株来自厨房冰箱内食品涂抹和菜板涂抹。提示该病例由于食用污染食品导致感染并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结论本起事件是丰台区首次在食品和环境中尝试溯源单增李斯特菌病的感染来源。病例家庭冰箱内生肉和胡萝卜、厨房环境涂抹样本中均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明确了食品与环境交叉污染导致病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发病;医院的早期识别及处置是避免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交叉污染 感染途径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