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S2002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訾雪剑 卞晓洁 +4 位作者 仇毓东 姚辉 周铁 毛谅 谢敏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术前采用NRS2002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HCC...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术前采用NRS2002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HCC手术患者70例,其中无营养风险患者36例,有营养风险患者34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无风险组比较,风险组患者术后ICU入住率较高、术后第1、3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术后第1天直接胆红素指标较高、术后外源性白蛋白总输注量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以及住院费用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风险组比较,风险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指标较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影响术后康复,有营养风险患者术后康复较慢、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且住院费用较大;NRS2002工具用于HCC患者术前营养筛查有效可行,推荐作为HCC患者术前评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NRS2002 术前营养评估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小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及其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段飞 陈靓 +4 位作者 訾雪剑 伏旭 姚辉 伏晓 仇毓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3-1200,共8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 N)制剂对小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及其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70%肝切除术后口服EN模型,♂ICR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术后常规饮食)、EN混悬液TP-MCT组(70%肝切除后选...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 N)制剂对小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及其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70%肝切除术后口服EN模型,♂ICR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术后常规饮食)、EN混悬液TP-MCT组(70%肝切除后选用TP-MCT喂养)、EN混悬液SP组(70%肝切除后选用SP喂养).检测术后1、3、7d肝功能指标,肝再生情况和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P组及TP-MCT组术后1、3、7 d外周血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P组及TP-MCT组术后第1天血清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有所上升,血清促炎因子IL-6水平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及PCNA显示SP组和TP-MCT组术后肝再生明显,肝脏结构得到恢复,特别是SP组于术后1、3、7 d呈现显著性肝脏再生.结论:小鼠肝切除后予以EN,可以保护术后肝脏结构功能,促进肝再生,应用EN混悬液SP优于TP-M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混悬液SP 内营养混悬液TP—MCT
下载PDF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肝大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訾雪剑 姚辉 +2 位作者 伏晓 仇毓东 贾文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363-2372,共10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70%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8只,体质量25-30 g,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70%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8只,体质量25-30 g,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检测术后第1、3、5、7天肝功能指标,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AMPK蛋白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第1、3天谷草转氨酶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第3天乳酸脱氢酶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乌司他丁组肝切除术后早期AMPK磷酸化较晚;与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乌司他丁组肝切除术后胆盐输出泵蛋白(bile salt export protein,BSEP)水平较高.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保护术后肝功能,降低肝损伤,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维持肝细胞能量供应以及促进肝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乌司他丁 肝功能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訾雪剑 苗成龙 +1 位作者 李飞 张传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后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连续142例中度AC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后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连续142例中度AC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采取PTGBD后择期行LC设为PTGBD+LC组,42例患者采取急诊LC设为急诊LC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 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并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并以x±s或M(Q25,Q75)表示。结果 (1) PTGBD+LC组患者的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2) PTGBD+LC组患者手术时长、引流时间、中转开腹率、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3)PTGBD+LC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瘘、胆道损伤、出血、Clavien-Dindo≥II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急诊LC组患者(P<0.05)。结论 PTGBD后联合择期LC是治疗中度AC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石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方栋 訾雪剑 董刚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626-162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石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MRCP检查分为MRCP组(80例)和非MRC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石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MRCP检查分为MRCP组(80例)和非MRC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相关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组术前发现胆道变异6例,胆道结石5例,无漏诊结石,而非MRCP组术前未发现胆道变异及胆道结石,术中发现胆道变异3例,其中1例胆道损伤,并3例漏诊结石且再次入院治疗,两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有助于减少胆管结石的漏诊、胆道损伤,并不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能够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疗特点初探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星宇 顾劲扬 +3 位作者 王俊 段飞 訾雪剑 丁义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82-784,共3页
原发性肝癌为肝脏最常见的肿瘤,此外还有肝透明细胞癌、肝纤维板层癌、肝肉瘤、肝类癌等。其中肝原发性肉瘤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原因尚不确切,可源于肝内淋巴管、血管、胆管周围结缔组织、脓肿壁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等。可分为血管肉... 原发性肝癌为肝脏最常见的肿瘤,此外还有肝透明细胞癌、肝纤维板层癌、肝肉瘤、肝类癌等。其中肝原发性肉瘤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原因尚不确切,可源于肝内淋巴管、血管、胆管周围结缔组织、脓肿壁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等。可分为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文献回顾 肝硬化再生结节 诊疗 肝透明细胞癌 周围结缔组织 血管肉瘤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术后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訾雪剑 姚辉 +4 位作者 仇毓东 伏晓 毛谅 周铁 陈超波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评估肝切除术中单剂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术后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的79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 目的评估肝切除术中单剂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术后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的79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交替入组,分为对照组39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在肝切除开始时单剂静脉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相同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3、5天血液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记录术后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总输注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3天血清前白蛋白显著升高[(101.26±61.17)mg/L比(81.84±43.58)mg/L,t=-1.607,P=0.049];术后第1天血清胆碱酯酶显著升高[(5.60±1.54)kU/L比(4.68±1.01)kU/L,t=-3.136,P=0.004];术后第1、3天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41.79±20.86)mg/L比(62.08±38.33)mg/L,t=2.933,P=0.027;(64.14±32.38)mg/L比(102.64±49.05)mg/L,t=4.127,P=0.006]。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2.62±5.74)d比(15.41±10.00)d,t=1.514,P=0.002]。结论肝切除术中单剂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与围手术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可促进术后肝脏合成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甲基强的松龙 肠内营养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