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症与肺炎衣原体感染——91例尸检结果报告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根宝 鲁刚 +3 位作者 朱清於 詹化文 胡兰萍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调查国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方法:尸检取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与非硬化病灶组织,应用套式PCR技术检测血管组织中的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基因扩增产物。结果:病理证实伴动脉粥样硬化症的88例尸检主动脉组... 目的:调查国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方法:尸检取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与非硬化病灶组织,应用套式PCR技术检测血管组织中的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基因扩增产物。结果:病理证实伴动脉粥样硬化症的88例尸检主动脉组织中,34例检出肺炎衣原特异性基因扩增产物,阳性率达38.6%;DNA序列分析表明,基因扩增产物与肺炎衣原体标准菌株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主动脉血管组织中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感染率与国外报道相近,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肺炎衣原体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DNA基因扩增技术
下载PDF
脑裂头蚴病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金夏祥 詹化文 +1 位作者 金行藻 李南云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脑裂头蚴病 病理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裂头蚴病
下载PDF
右后下纵隔髓性脂肪瘤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夏祥 詹化文 +1 位作者 马恒辉 石群立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74-374,T107,共2页
关键词 右后下纵隔髓性脂肪瘤 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实验鼠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毅 印洁 +4 位作者 詹化文 苏欣 夏锡荣 周晓军 申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 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 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 目的 :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 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 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性肺炎 ,早期 (7天以内 )病变较重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 ;后期 (14天以后 )病变开始减轻 ,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 ,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结论 :给 Icr小鼠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可引发肺部感染 ,该模型有助于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外脏器病理改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印洁 施毅 +2 位作者 詹化文 周晓军 朱美英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外脏器病理改变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在不同时间点 (1、3、7、14、2 1、2 8及 60d内 )处死动物 ,以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肝脏和心脏...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外脏器病理改变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在不同时间点 (1、3、7、14、2 1、2 8及 60d内 )处死动物 ,以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肝脏和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小鼠脾脏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小鼠肝脏可见到肝细胞坏死。静脉接种实验组的病理改变比鼻内接种实验组明显。各组小鼠的心脏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肺炎衣原体经静脉接种后 ,肝脏和脾脏均可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且较经鼻腔接种者严重。肺炎衣原体主要侵袭肺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感染 肺炎衣原体肺炎 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 肺外脏器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施毅 印洁 +4 位作者 詹化文 苏欣 夏锡荣 周晓军 申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可以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 目的 初步探讨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可以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性肺炎 ,早期 (7天以内 )病变较重 ,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 ;后期 (14天以后 )病变开始减轻 ,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 ,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静脉接种后的肺部改变与鼻内接种类似 ,但病变程度要轻得多 ,两者的差别在发病早期更为明显。结论 给Icr小鼠接种肺炎衣原体可以产生以间质性肺炎为特征的肺部感染 ,鼻内接种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肺炎 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某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化文 李俊先 +7 位作者 刘凤云 吴玉霞 李宏宇 李平 姜永宁 侯砚秋 冯晓光 孙少宁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健康人群中尿白蛋白排泄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子相关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文 袁申元 +9 位作者 朱良湘 潘素芳 郑全良 郭风祥 詹化文 袁明霞 胡虹莺 鲁宗学 马培忠 扬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40,共4页
根据518例非糖尿病临床健康者(经标准OGTT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中位数(4.1μg/min),将所有参试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4.1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UAE≥4.1μg/min)。与正常... 根据518例非糖尿病临床健康者(经标准OGTT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中位数(4.1μg/min),将所有参试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4.1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UAE≥4.1μg/min)。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及OGTT餐后2小时血嵦撬骄胁煌潭壬撸桓呙芏戎鞍椎ü檀枷陆担欢鹊核亍⒆艿ü檀嘉尴灾浠T谖⒘堪椎皪白尿组中行Backward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对数转换后的尿白蛋白排泄量与甘油三酯、臀围/腰围呈显嵵喙兀诜翘悄虿〗】等巳褐校承┒鲋嘌不约膊〉奈O找蜃釉谖⒘堪椎鞍啄蜃橛胁煌潭鹊膷改变,部分解释了在有微量白蛋白尿的个体中,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尿白蛋白 排泄量 危险因子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肺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施毅 印洁 +7 位作者 詹化文 冯根宝 苏欣 夏锡荣 周晓军 申萍 胡兰萍 朱美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2-595,T001,共5页
目的 通过复制小鼠肺炎衣原体感染模型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d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可以产... 目的 通过复制小鼠肺炎衣原体感染模型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d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可以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为斑片状间质性肺炎 ,早期 (7d内 )病变较重 ,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 ;后期 (14d以后 )病变开始减轻 ,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 ,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静脉接种肺炎衣原体后的肺部改变与鼻内接种类似 ,但病变程度要轻得多 ,范围也要小得多 ,恢复正常的时间也较快 ,两者差异在发病早期更为明显。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在接种后的肺组织中间歇性检测到肺炎衣原体DNA。被接种的小鼠可以产生血清IgG抗体。结论 给Icr小鼠接种肺炎衣原体可以产生以间质性肺炎为特征的肺部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 动物感染 病理改变 实验研究 肺炎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 20682 人群糖尿病筛查及 1566 人 OGTT 的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袁申元 朱良湘 +15 位作者 胡虹莺 潘素芳 袁明霞 郭丰祥 郑全良 詹化文 鲁宗学 傅汉菁 李淑清 陈建文 刘元涛 张风 王风茹 张鸣晓 初培芝 冯建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积极开展对糖尿病的防治,我们在1994年北京地区年龄≥25岁、城市农村各半的20682人群进行标准馒头餐试验,以馒头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者1566人施以OGTT、胰岛素、血脂、尿白蛋白及血压(BP)、... 为积极开展对糖尿病的防治,我们在1994年北京地区年龄≥25岁、城市农村各半的20682人群进行标准馒头餐试验,以馒头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者1566人施以OGTT、胰岛素、血脂、尿白蛋白及血压(BP)、ECG检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糖尿病(DM)患病率为3.44%,比1980年增高4.8倍,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3.26%,北京近郊和远郊农村DM和IGT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城区(P<0.001)。BMI≥25和BP>18.7/12.0kPa(140/90mmHg)者DM和IGT的患病率明显高于BMI<25和BP≤18.7/12.0kPa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等倍级数递增。本次调查而诊断的DM组中,已并发冠心病者占26.96%,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者占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尿微量白蛋白 防治
原文传递
The pathogenesis of Chlamydia pneumoniae-type pneumonitis in mice
11
作者 施毅 印洁 +7 位作者 詹化文 冯根宝 张希龙 苏欣 宋勇 夏锡荣 周晓军 申萍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9-13,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mice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for Chlamydia pneumoniae (C.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C.pneumoniae derived pneumonitis.Methods Icr mice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C.pne... Objective To evaluate mice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for Chlamydia pneumoniae (C.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C.pneumoniae derived pneumonitis.Methods Icr mice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C.pneumoniae strain, CWL-029, either intranasally or intravenously. After a single dose inoculation, mice were killed on the 1st, 3rd, 7th, 14th, 21st, 28th and 60th day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tissue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Icr mice were shown to be susceptible to C.pneumoniae. Inoculation into mice with C.pneumoniae induced a prolonged course of lung infection, as demonstrated by persistence of lung pathology (up to 60 days). Via intranasal inoculation of mice, lung pathology was characterized by patchy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with predominately neutrophil leukocyte infiltration early (within the first 7 days) and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in the later stages (14 days later) of infection. After intravenous inoculation, a similarly developed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was observed, but it was milder and patchier, especially in early stages. C.pneumoniae DNA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termittently in the lung tissue. Inoculated mice developed serum IgG antibody responses.Conclusion The Icr mice were susceptible to C.pneumoniae, resulting in a pulmonary infection characterized by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occurring most strongly via intranasal ino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amydia pneumonia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imal model PATH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