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训练营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詹海都 施玉青 +1 位作者 叶秀枝 李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6期862-863,共2页
目的验证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促进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对从已参加过和未参加过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中随机抽取的1212名学生进行测验,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过新生心理... 目的验证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促进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对从已参加过和未参加过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中随机抽取的1212名学生进行测验,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过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的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下降了2.38%,且在焦虑水平(F=6.30,P<0.01)、抑郁水平(F=2.62,P<0.05)和恐怖心理(F=2.67,P<0.05)方面改善显著。结论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对缓解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恐怖心理有显著的作用,且操作简单易行,受益范围广,适合在各大高校作为普及性训练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心理训练营 实证研究 新生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詹海都 李鸥 《文教资料》 2010年第9期230-231,共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中.还未真正转换为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尽管如此.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中.还未真正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而要实现这个转换,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是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一种途径,是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詹海都 陈浩华 王彦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与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和专业量表随机对广州、东莞等地1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1)广东省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状况良好,共筛选出2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与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和专业量表随机对广州、东莞等地1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1)广东省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状况良好,共筛选出217名手机成瘾学生,检出率为13.8%,其中本科生检出率为11.8%,专科生检出率为17.9%。(2)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女生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在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存在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得分高于大四学生。(4)专科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本科生。(5)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与真诚、自制、希望与信念呈显著负相关。真诚、自制、希望与信念3个预测变量共计可有效解释大学生手机依赖12.7%的变异量。其中真诚品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最好的预测力,达8.9%;其次是自制品质,达2.0%。结论广东省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状况良好,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3.8%,本科生检出率低于专科生,女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大四学生手机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专科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本科生,个人积极心理品质中的真诚、自制、希望与信念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依赖 积极心理品质
下载PDF
基于宿舍平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詹海都 张广金 李鸥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2期228-229,共2页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以往基于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尤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暴露了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实践和总结前人研究,认为基于宿舍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以往基于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尤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暴露了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实践和总结前人研究,认为基于宿舍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组织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活动方式、宿舍文化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究了基于宿舍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宿舍平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模式
下载PDF
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学业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詹海都 卢淑芳 余泽乔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第4期72-76,共5页
智能手机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对其依赖越来越严重.随机对广州、东莞等地独立学院1106名大学生采取专业问卷调查并进行均值比较和相关分析,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对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 智能手机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对其依赖越来越严重.随机对广州、东莞等地独立学院1106名大学生采取专业问卷调查并进行均值比较和相关分析,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对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机使用情况总体良好;睡前在床上和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对手机依赖程度方面,手机依赖成瘾检出比例为15.1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大一新生相对较低,而大三、大四学生相对较高,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女生在戒断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手机依赖程度高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大学生,而在交往焦虑和抑郁水平又显著高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教学和课堂管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手机依赖 学业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问卷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小蓓 张秋媚 +1 位作者 陈岳标 詹海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6-458,共3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方法: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预测和实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1010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由三个因子组成,...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方法: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预测和实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1010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由三个因子组成,提取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7%、10.3%和6.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8%,分别命名为认知赞同、情感认可和行为接纳,因子负荷介于0.501-0.851之间。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NFI为0.979,NNFI为0.981,CFI为0.985,RM-SEA为0.07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10,重测信度为0.8390,P<0.001。结论:所编制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心理测量学研究 大学生 态度
下载PDF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菁 詹海都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7期169-171,共3页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显突出,高校亟需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突出问题。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完全学分制背詈下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暴露了诸多不足。面...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显突出,高校亟需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突出问题。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完全学分制背詈下的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暴露了诸多不足。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又应如何构建符合完全学分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通过总结长期实践和前人研究成功,认为“学院-书院双线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完全学分制 “学院-书院双线式”
下载PDF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彦娜 余琼 詹海都 《岭南学术研究》 2018年第3期70-72,共3页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为了更好地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尝试采用“分层分类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打造系统性课程体系,分化不同培养方向,秉持“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旨在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朋辈心理辅...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为了更好地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尝试采用“分层分类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打造系统性课程体系,分化不同培养方向,秉持“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旨在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 分层分类 培养
下载PDF
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因素探究
9
作者 孔增强 詹海都 卢淑芳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98,共3页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以广东738名大学生为对象探讨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因素,经统计分析发现,信息传递者及其传递方式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次是信息本身的因素和信息接收者的因素。性别、年级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因素...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以广东738名大学生为对象探讨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因素,经统计分析发现,信息传递者及其传递方式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次是信息本身的因素和信息接收者的因素。性别、年级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对信息传递有效性影响因素的评定。就具体因素而言,传递者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传递时机的适宜性、信息的意义、传递方式的针对性和接收者对信息的兴趣等5个因素是影响信息传递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工作 信息传递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