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多利亚时代的困惑: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之恶 被引量:8
1
作者 屈文生() 继续()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72,共18页
1856年,《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在名义上接纳了奥斯曼帝国加入欧洲协同体(维也纳体系),但也暴露了国际关系中的断层线(fault line)。尽管加入欧洲协同体意味着奥斯曼帝国拥有完整的主权,但这与欧洲人依古老的奥斯曼单方让步协定(... 1856年,《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在名义上接纳了奥斯曼帝国加入欧洲协同体(维也纳体系),但也暴露了国际关系中的断层线(fault line)。尽管加入欧洲协同体意味着奥斯曼帝国拥有完整的主权,但这与欧洲人依古老的奥斯曼单方让步协定(capitulations)在这片土地上享有治外法权特权的现实似乎又是矛盾的。当新订立的商业条约使得英国人在中国、暹罗和日本等遥远的国度拥有了类似特权后,该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英国商业版图扩展至亚洲后,治外法权问题在地方纠纷中日益凸显,当“亚罗号事件”触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领事裁判权问题很快成为英国议会争论的焦点。在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领事裁判权也成为大众发起的反抗“不平等条约”和反抗“非正式帝国”之非正义行径运动所抨击的核心所在。在类似反抗叙事出现之前,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政治话语中,已经出现了看待治外法权问题矛盾心理的端倪。英国外交部内部无疑早已了解到条约问题带来的流弊,但真正促成英国对治外法权问题回应的,是围绕设立混合法院(会审公廨)动议展开辩论后形成的新情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外法权 领事裁判权 国际法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的困惑: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之恶
2
作者 屈文生() 继续() 《新华文摘》 2021年第14期146-150,共5页
在克里米亚战争行将结束之际,英法奥三国的战略要务在于建立一道坚强的堡垒,以抵制俄罗斯在地中海的野心。1856年3月,强烈的结盟欲望促成了《巴黎条约》第7条的诞生,是条的要义为奥斯曼帝国被“获准共享欧洲公法与外交协同体的益处”。... 在克里米亚战争行将结束之际,英法奥三国的战略要务在于建立一道坚强的堡垒,以抵制俄罗斯在地中海的野心。1856年3月,强烈的结盟欲望促成了《巴黎条约》第7条的诞生,是条的要义为奥斯曼帝国被“获准共享欧洲公法与外交协同体的益处”。该俱乐部吸收非基督教国家作为其成员,尚属首次;然而这个例外却也暴露出19世纪国际关系中的断层线。既然加盟意味着享有完整的主权,那欧洲人在奥斯曼帝国却享有治外法权(削弱了奥斯曼帝国主权)又该作何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曼帝国 克里米亚战争 治外法权 领事裁判权 维多利亚 协同体 地中海 非基督教
原文传递
法律推理中的知识建构:实践话语中法律演变的三阶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继续() 《法律方法》 2019年第2期22-39,共18页
考虑到社会法学理论已经催生了大量的以法律发展作为知识体的极富说服力的宏大理论,本文的贡献是从具体案件决策这一微观层面分析法律的演变。为此,本文将法律发现重构为基于理由的规则建构三阶段过程。人们认为法律进化源于三阶段过程... 考虑到社会法学理论已经催生了大量的以法律发展作为知识体的极富说服力的宏大理论,本文的贡献是从具体案件决策这一微观层面分析法律的演变。为此,本文将法律发现重构为基于理由的规则建构三阶段过程。人们认为法律进化源于三阶段过程中的论证跳跃,而论证跳跃是为了在新的案件中运用从法律知识体提取的内容。这些跳跃可通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其他推理证成,因为这些推理为法律发现的过程注入了新的信息。本文还解释了这种新的信息如何因法律实务人员的话语操控策略而被纳入法律知识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推理 知识建构 规则引导下的决策 可废止性 法律进化 自创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