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60年金沙江流域雨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
1
作者 蒋燕 周彬彬 +6 位作者 詹艳玲 王有香 张贺 林朝晖 田凤云 陈凯 张聪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680,共14页
基于1961~2021年中国大陆格点化降水数据(CN05.1)分析了金沙江流域雨季(5~10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金沙江流域上游南部、中游以及流域下游的南部(A区),雨季总降水量存在减少趋势,流域上游中部和下游的西北部地区(C区)雨季降水有显... 基于1961~2021年中国大陆格点化降水数据(CN05.1)分析了金沙江流域雨季(5~10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金沙江流域上游南部、中游以及流域下游的南部(A区),雨季总降水量存在减少趋势,流域上游中部和下游的西北部地区(C区)雨季降水有显著增加趋势,而流域上游的北部(B区)雨季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表明流域不同分区在雨季降水长期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的不同。在年际变化尺度上,1961~2012年期间A区与C区雨季降水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呈同位相变化;但在2013年以后,A区和C区降水变化趋势呈反位相,且降水趋势变化的差异主要出现在6月。进一步合成分析表明,1961~2012年期间对应于A区和C区的降水偏多年(偏少年),金沙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低层为来自西太平洋的气旋性(反气旋)风场异常,而高层为反气旋(气旋性)风场异常,有利于流域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偏少)。2013年之后,研究发现在流域上空的对流层中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在流域南部形成反气旋风场异常,并在流域北部与来自鄂霍茨克海的气旋性风场异常的偏北风辐合;对流层高层为反气旋风场异常,这有利于流域北部降水偏多,而南部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降水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异常 金沙江流域
下载PDF
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詹艳玲 林朝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中晚春(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湿度偏高(低)时,晚春(5月)长江中下游上空低层气温偏低(高),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区的海陆温差减小(增加)。海陆温差的减弱(增强)使得6月东亚夏季风较常年偏弱(强),伴随的风场异常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南风(北风)异常所控制,而长江以北则为北风(南风)异常,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异常辐合(散),最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土壤湿度 海陆温差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淮河流域土壤湿度的分布特征和记忆能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詹艳玲 林朝晖 +2 位作者 田凤云 曹美春 许永芳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5期87-96,共10页
利用1992—2013年包括台站观测在内的五套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淮河流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记忆能力,并验证了卫星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台站观测的土壤湿度在淮河流域表现出北干南湿的空间特征,其年际变... 利用1992—2013年包括台站观测在内的五套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淮河流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记忆能力,并验证了卫星遥感和再分析资料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台站观测的土壤湿度在淮河流域表现出北干南湿的空间特征,其年际变率呈现西大东小的特点;总体说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最新的陆面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的土壤湿度在时空分布和演变上与观测最为接近,此外通用陆面模式CLM4离线模拟得到的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台站观测也较为接近。流域土壤湿度的记忆能力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浅层,到40~50 cm深度记忆能力随时间尺度的变化已相对较小;土壤湿度的记忆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季节变化,流域平均土壤湿度的记忆能力在秋末、冬初较大,而在夏季较小,其中CLM4以及耦合CLM4的IAP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土壤湿度记忆能力的季节循环与台站观测较为接近。就土壤湿度记忆能力的空间分布而言,不同资料均呈现出记忆能力在流域西北部较强,而在南部区域较弱的特点,且这种空间差异在秋季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时空分布 记忆能力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克隆及与壳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詹艳玲 董迎辉 +3 位作者 何琳 阮文斌 高晓艳 林志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4-1063,共10页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oproporphyrinogen-III oxidase,CPOX)是卟啉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卟啉是形成机体色素的重要化合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MmCPOX)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oproporphyrinogen-III oxidase,CPOX)是卟啉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卟啉是形成机体色素的重要化合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MmCPOX)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73 bp,编码39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2.04 ku,理论等电点为5.05;预测该酶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oprogen-oxidas结构域;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来看,软体动物门的文蛤、加州海兔和太平洋牡蛎首先聚在一起,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qRT-PCR结果显示,MmCPOX基因在文蛤早期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在D形幼虫期以后表达量显著升高;在文蛤成贝的7个组织中,外套膜和血液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其与血卟啉合成和壳色卟啉形成相关;在不同壳色文蛤中,红壳文蛤、暗纹文蛤、细纹文蛤的外套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斑文蛤和白壳文蛤,表明其参与形成红色和褐色壳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 壳色 克隆与表达
下载PDF
黄梁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小梅 詹艳玲 +2 位作者 张倩 黄浩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19,224,共5页
对黄梁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0.1 mg/L+GA3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5 mg/L,增殖系数达3.4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5 d内... 对黄梁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0.1 mg/L+GA3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5 mg/L,增殖系数达3.4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5 d内生根率100%以上,平均根数为7.8条,平均根长为1.4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梁木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任羽 杨光穗 +2 位作者 尹俊梅 詹艳玲 黄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6期598-600,共3页
利用RAPD技术对10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10bp的RAPD引物中筛选获得17条多态性引物,对石斛属的10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0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8个多态性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 利用RAPD技术对10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10bp的RAPD引物中筛选获得17条多态性引物,对石斛属的10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0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8个多态性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56~0.676。根据RAPD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石斛属的10个种区分开来,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RAPD标记技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遗传多样性 RAPD
下载PDF
2022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彭京备 郑飞 +15 位作者 范方兴 陈红 郎咸梅 詹艳玲 林朝晖 张庆云 林壬萍 李超凡 马洁华 田宝强 包庆 穆松宁 宗海锋 王磊 段晚锁 周天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2020年夏季出现超长梅雨期,长江和淮河发生洪水;2021年夏季,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期间发生了“21·7”河南地区特大暴雨事件。这些气象灾害都对人民生命财...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2020年夏季出现超长梅雨期,长江和淮河发生洪水;2021年夏季,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期间发生了“21·7”河南地区特大暴雨事件。这些气象灾害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提前对气候异常进行预测,以提高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的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大气所各个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在未来4~6个月全球短期气候仍处在La Niña事件恢复到ENSO正常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汛期(6~8月),东北东部和中部、华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北地区中部、西藏大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云南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环渤海湾地区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长江下游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水偏少2~5成。预计今年登陆台风数正常略偏多。由于未来ENSO的趋势演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以及夏季降水受到中高纬大气环流季节内变化的影响,因此,此次汛期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将根据2022年春末、夏初大气环流和海洋等因子的实际演变趋势,做进一步补充订正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气候预测 El Niño—南方涛动 东亚夏季风 夏季降水异常 登陆台风
下载PDF
IAP AGCM4.0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朝晖 王坤 +2 位作者 肖子牛 张贺 詹艳玲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33,共19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总共30年(1979~2008年)的模拟结果,评估了IAP AGCM4.0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IAP AGCM4.0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时空谱结构特...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4.0总共30年(1979~2008年)的模拟结果,评估了IAP AGCM4.0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IAP AGCM4.0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时空谱结构特征,在周期30~80天处存在明显的谱能量中心;模式模拟的季节内振荡东传的主要特征与观测基本一致,东移波的能量远大于西移波。基于RMM指数(All-season 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 Index)的分析表明,模式模拟的850 h Pa和200 h Pa季节内尺度风场和对流活动在赤道地区的空间分布与观测基本一致。但与观测相比,模式模拟的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周期较短,东传速度快于观测,虚假的西传特征过强,对流活跃区域范围较小、强度较弱。就非绝热加热而言,模式模拟结果与再分析资料比较接近,但最大加热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出现的位相较晚。进一步分析表明,模式中影响对流触发的相对湿度阈值(RHc)的不同取值(RHc分别取为85%、90%、95%和100%),可以显著影响热带大气非绝热加热垂直廓线,从而影响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当对流触发相对湿度阈值取为90%时,IAP AGCM4.0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的能力相对最好,非绝热加热垂直廓线在不同位相的分布特征也与再分析资料最为接近。这说明模式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不同参数的合适选取,可以改进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对流参数化方案 非绝热加热廓线
下载PDF
淮北平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潜水埋深响应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贾青 余钟波 +1 位作者 杨传国 詹艳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126,78,共5页
基于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监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记忆能力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7~2005年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两干两湿期;年际变化各层基本一致... 基于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监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记忆能力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7~2005年不同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两干两湿期;年际变化各层基本一致,有3~5年和1.5~2.5年的时间周期规律;土壤湿度变化除受上边界条件影响外,受下边界条件潜水埋深影响也显著,深层土壤湿度与潜水埋深一直保持显著的非线性幂函数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记忆能力 潜水埋深
下载PDF
3个实验小鼠品系下颌骨变量波动性不对称
10
作者 胡晓林 赵晓进 +5 位作者 王称心 郭彩琴 薛云婧 詹艳玲 韩英 王莉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了解不同实验小鼠下颌骨变量波动性不对称性(FA)特征.对3个实验小鼠品系的下颌骨11个变量进行测量.3个小鼠品系是KM 58例(♂31,♀27),ICR 20例(♂10,♀10)和BALB/c 20例(♂10,♀10).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Kolmogorov-Smirno... 了解不同实验小鼠下颌骨变量波动性不对称性(FA)特征.对3个实验小鼠品系的下颌骨11个变量进行测量.3个小鼠品系是KM 58例(♂31,♀27),ICR 20例(♂10,♀10)和BALB/c 20例(♂10,♀10).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Kolmogorov-Smirnov用来检验FA值的正态分布,参数检验ANOVA和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Whitney用来检验FA值在性别之间和品系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之间FA值变化有一定差异;3个品系中有一个品系的FA值存在性差.3个品系之间FA值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出生后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下颌骨 波动性不对称
下载PDF
2023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方兴 郑飞 +16 位作者 彭京备 陈红 郎咸梅 詹艳玲 马洁华 李超凡 包庆 胡帅 董啸 田宝强 王磊 穆松宁 宗海锋 段晚锁 林朝晖 张庆云 周天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60,共11页
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大气所各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在未来4~6个月热带中东太平洋从持续3年的La Niña事件转为异常偏暖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汛期,东北的北... 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汛期(6~8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通过综合大气所各数值模式和统计模型的结果,在未来4~6个月热带中东太平洋从持续3年的La Niña事件转为异常偏暖状态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汛期,东北的北部和东部、华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黄淮流域、东南沿海、西北地区中部、新疆和西藏的西部、西南地区中部降水正常略偏多,其中东北的北部和东部以及黄淮流域降水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套北部至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2~5成,可能发生阶段性高温热浪。预计今年夏季登陆台风数量接近正常。由于未来ENSO的演变趋势、西太平洋暖池对流的异常变化以及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季节内变化等诸多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此次汛期降水预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将根据2023年春末、夏初大气环流和海洋等因子的实际演变趋势,做进一步补充订正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气候预测 El Niño-南方涛动 东亚夏季风 中高纬度环流 暖池对流 夏季降水异常
下载PDF
班级微信群规诞生记
12
作者 詹艳玲 《新班主任》 2017年第12期36-36,共1页
随着全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信平台既给班主任们带来许多便利,又带来烦恼。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教学管理 教师
下载PDF
基于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导向的读写结合策略
13
作者 詹艳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年第20期109-109,共1页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其语言能力必不弱。通过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来提高读写结合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分析和总结了语文核心素养、发散性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其语言能力必不弱。通过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来提高读写结合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分析和总结了语文核心素养、发散性思维、读写结合三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 语文核心素养 读写结合策略
下载PDF
浅析小学国学课堂中的“四化六步”教学模式
14
作者 李春勇 周灵贞 詹艳玲 《师道(教研)》 2018年第9期93-94,共2页
国学回归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对国学经典价值意义最浓缩的总结。一、诵读化——筑牢国学课堂“基石” 诵读化是“四化... 国学回归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对国学经典价值意义最浓缩的总结。一、诵读化——筑牢国学课堂“基石” 诵读化是“四化六步”国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诵读化以素读为主,让学生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等方式:方式多样,有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PK读等多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国学 四化 小学 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优秀文化
下载PDF
2019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京备 布和朝鲁 +13 位作者 郑飞 陈红 郎咸梅 詹艳玲 林朝晖 张庆云 林壬萍 李超凡 马洁华 田宝强 包庆 穆松宁 陆日宇 朱江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699,共7页
2019年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弱-中等强度厄尔尼诺(El Ni?o)。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结果表明,预计2019年汛期(6—8月),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其中江南地区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新... 2019年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弱-中等强度厄尔尼诺(El Ni?o)。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结果表明,预计2019年汛期(6—8月),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其中江南地区偏多2—5成,可能发生局地洪涝灾害;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四川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降水正常略偏多。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少,其中河套地区降水偏少2—5成。预计2019年登陆台风数正常略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形势 气候预测 登陆台风
原文传递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e Precipitation over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Spring Soil Moisture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被引量:13
16
作者 詹艳玲 林朝晖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Using the US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 soil moisture dataset and the observed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together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wind and air temp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e precipitati... Using the US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 soil moisture dataset and the observed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together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wind and air temp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e precipitation over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MLR-YRB) and spring soil moisture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was explored, with the signal of the ENSO effect on precipitation remov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ean June precipitation and the preceding soil moisture over the MRL-YRB. The possible response mechanism for this relationship was also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oil over the MRL-YRB is wetter (drier) than normal in April and May,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over this region in May is lower (higher) than normal, and this temperature effect leads to a decrease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contrast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sea. Generally, a decrease (increase) in the land-sea temperature contrast leads to weaker (stronger)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June. Southerly (northerly) wind anomalies at 850 hPa then show up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hile northerly (southerly) wind anomalies dominate in the north. These anomalies lead to the convergence (divergence) of wind and water vapor and hence gives rise to more (less) precipitation in June over the MLR-Y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soil moisture land-sea temperature contrast summer rainfall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