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志祥 计小青 许泽庆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县域活则全盘活。文章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153个县域单元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契机,结合渐进双重差分法、合成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县域活则全盘活。文章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153个县域单元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契机,结合渐进双重差分法、合成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这一促进作用主要依赖于经济联系机制、产业结构升级机制以及市场活力机制的有效发挥;区域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政策效应,因地区差异、行政约束、工业基础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设计,有效排除区域内要素自由流通障碍,并引导地方政府强化一体化协同发展理念,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县域经济 长三角扩容 渐进双重差分法 合成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地区社会网络与企业异地投资
2
作者 赵景艳 计小青 李光勤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7,共13页
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利用条件Logit、负二项回归与OLS等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地区社会网络对企业异地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区社会网络显著影响企业异地投资区位选择,即地区社会网络越发达... 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利用条件Logit、负二项回归与OLS等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地区社会网络对企业异地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区社会网络显著影响企业异地投资区位选择,即地区社会网络越发达,越有利于吸引企业投资,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区社会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以及网络嵌入功能可以有效缓解投资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资源短缺等困境,提升企业新建子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同时,地区社会网络亦能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当地门槛,吸引企业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地区社会网络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与近距离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网络的研究层次与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对企业提高投资效率与合理布局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投资 区位选择 地区社会网络 社会组织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及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5,2,共4页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上海推动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金融 需求特征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转轨时期的法律体系与投资者保护:一个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122,共9页
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是决定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以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13个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比较基准,从“书面的法律”与“法律的实施”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状况,结果发现,二者对投资... 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是决定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以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13个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比较基准,从“书面的法律”与“法律的实施”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状况,结果发现,二者对投资者提供的保护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股票诉讼就是这一结论的生动注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法律体系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书面的法律 法律的实施 股票诉讼
下载PDF
信任、投资者行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6
5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9,共9页
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分析中引入信任因素引发了金融理论范式的"文化革命"。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和风险感受两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信任对于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归纳了在投资者长期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过程中影响信任... 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分析中引入信任因素引发了金融理论范式的"文化革命"。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和风险感受两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信任对于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归纳了在投资者长期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过程中影响信任水平的市场、社会和制度因素。从信任分析视角来看,信任的缺失是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缺乏长期信心、盛行"短期投机"的根本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重建投资者的信任,是中国股票市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股票市场 参与成本 风险感受 投资者行为
下载PDF
中国转轨时期的市场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被引量:5
6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对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考察发现,市场机制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应该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尤其是促进媒体作用的发挥来提高我国市场机制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关键词 市场机制 投资者保护 内部治理机制 外部治理机制
下载PDF
股权集中度国内外研究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24-29,共6页
股权集中度是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从分散所有权与集中所有权的优劣之辩、最优股权集中度以及股权制衡三个方面,对股权集中度有关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发现对于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优劣利弊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实际上,... 股权集中度是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从分散所有权与集中所有权的优劣之辩、最优股权集中度以及股权制衡三个方面,对股权集中度有关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发现对于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优劣利弊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实际上,这种分歧反映了不同国家制度环境的差异对于最优股权集中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所有权 集中所有权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
下载PDF
中国转轨时期的管制制度与投资者保护 被引量:3
8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管制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发现,管制制度在中国股票市场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不管是从管制质量还是管制效率上看,都劣于其他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管制制度投资者保护功...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管制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发现,管制制度在中国股票市场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不管是从管制质量还是管制效率上看,都劣于其他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管制制度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管制制度 监管质量 监管效率
下载PDF
社会信任如何促进了经济增长?——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计小青 赵景艳 刘得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7,共11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10—2015年的数据,利用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且主要通过影响金融市场发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10—2015年的数据,利用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且主要通过影响金融市场发展、创新及成果传播、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等渠道发挥作用。研究不仅补充现有文献,同时也为社会信任如何发挥作用提供更为翔实的中国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创新成果传播 人力资本水平
下载PDF
慕“名”而来的经济效应存在吗?——基于合成控制法对县市更名经济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计小青 赵景艳 乔越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9,共23页
近年来,地名蕴含的信息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关注地名这一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了县市更名是否存在经济效应。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更名的经济效应及其存在异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1998—2010... 近年来,地名蕴含的信息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关注地名这一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了县市更名是否存在经济效应。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更名的经济效应及其存在异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1998—2010年更名的县市为样本,以合成控制法为工具,检验并比较了县市更名经济效果的差异,同时采用安慰剂检验法、迭代法、熵平衡-DID法和更换样本法进行了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县市更名的经济效果具有异质性,对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较好的县市而言,更名带来了更快速的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较差的县市,更名反而阻碍了经济发展。文章丰富了无形资产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同时也为地区更名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市更名 潜在收益 更名成本 发展条件
下载PDF
国有股权、内部人掠夺与外部人约束——一个理论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2,共11页
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对于投资者保护水平需求的反应函数,而国有股权作为一种非标准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历史阶段具有约束上市公司内部人的掠夺程度以及提高外部投资者参与程度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 国有股权 上市收益 内部人掠夺 外部人约束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现实考察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1-100,共10页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设立了一系列守门人,从而构建了一个形式上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框架。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底被证券管制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初步考察和评价了我国上市公...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设立了一系列守门人,从而构建了一个形式上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框架。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底被证券管制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初步考察和评价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制度的整体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对上市公司管制框架的内部和外部各个制度环节———监事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财务报告 会计违规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三级监管体制的效率:理论模型及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3
作者 计小青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中,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构成的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30日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在上... 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中,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构成的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1993年至2003年4月30日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三级证券监管体系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有效性及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各证券监管机构在监管效率和监管权威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 证券监管机构 证券监管体系 中国证券市场 中国证监会 监管体制 效率 中国 权威 地方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女性主观幸福感的补偿机制分析——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计小青 赵景艳 《西北人口》 CSSCI 2020年第6期1-14,共14页
正如“收入—幸福”悖论的存在,性别与幸福之间同样也存在悖论。受传统社会分工思想的影响,女性在分担较多家庭事务的同时也常面临一些隐性的工作歧视,如晋升过程中的“天花板”现象,致使女性承受了较多的心理压力,健康状态和收入水平... 正如“收入—幸福”悖论的存在,性别与幸福之间同样也存在悖论。受传统社会分工思想的影响,女性在分担较多家庭事务的同时也常面临一些隐性的工作歧视,如晋升过程中的“天花板”现象,致使女性承受了较多的心理压力,健康状态和收入水平也不及男性。然而,大多数研究却发现女性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性。为探寻女性主观幸福感反超男性的补偿来源,从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出发,以CGSS2012年与2015年数据为基础,将社会资本按场所划分为家庭型和工作型,研究其对女性幸福感的补偿机制。结果发现,家庭型社会资本通过减轻女性心理负担,降低女性抑郁程度,间接提高了女性的主观幸福感;而工作型社会资本则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弥补了女性因收入降低所造成的幸福损失。文章从女性视角出发将社会资本按场所进行分类,探究了不同场合的社会资本在提升女性主观幸福感过程中的补偿作用,不仅拓展了社会资本的新功能,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性别差异 主观幸福感 补偿机制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呈报管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计小青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72,共4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不能消除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并没有改变对财务呈报进行管制的基础 ,不能取消管制 ,而是应该采取不同的管制形式、方法和手段。因此中国的财务呈报管制要从观念和技术上积极应对信... 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不能消除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并没有改变对财务呈报进行管制的基础 ,不能取消管制 ,而是应该采取不同的管制形式、方法和手段。因此中国的财务呈报管制要从观念和技术上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财务呈报管制 信息不对称 中国 上市公司
下载PDF
国有股权与股票市场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6期91-96,共6页
股权性质是股权结构的主要维度之一,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股权性质的研究在中国就具体化为对国有股权优劣的争论。实际上,国有股权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关于国有股权对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 股权性质是股权结构的主要维度之一,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股权性质的研究在中国就具体化为对国有股权优劣的争论。实际上,国有股权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关于国有股权对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分歧,在经验研究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研究的结果对样本和方法都比较敏感。因此,国有股权在中国股票市场既有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股权 股票市场发展 理论争辩 经验证据
下载PDF
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计小青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110,共4页
本文在扩展Stigler的“捕获”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内生财务呈报管制的形成机理,指出只有“被管制者寻求的管制”才有可能是有效的管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有效的财务呈报管制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讨论了测... 本文在扩展Stigler的“捕获”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内生财务呈报管制的形成机理,指出只有“被管制者寻求的管制”才有可能是有效的管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有效的财务呈报管制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讨论了测度财务呈报管制效果的规范和实证方法,从而初步构建了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财务呈报管制 “捕获”理论 自我实施
下载PDF
基于条件分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计小青 《科学发展》 CAS 2011年第9期40-54,共15页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空间条件、功能条件以及金融条件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上海应该采取优先发展航运服务市场、支持航运金融市场,并利用上海在航运服务与金融市场的领先...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空间条件、功能条件以及金融条件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上海应该采取优先发展航运服务市场、支持航运金融市场,并利用上海在航运服务与金融市场的领先优势整合长三角的港口资源,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跳跃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分析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支持政策
下载PDF
构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制度基础 被引量:1
19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国有股“一股独大”一直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但由于对国有股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清晰的了解,管理层于2001年启动的国有股减持计划遭遇了挫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及其股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言,最为短缺的资... 国有股“一股独大”一直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但由于对国有股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清晰的了解,管理层于2001年启动的国有股减持计划遭遇了挫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及其股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言,最为短缺的资源依然是制度资源,包括市场秩序、法治建设以及政府管制制度等。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更应该重视制度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改革 投资者保护 市场秩序 法律体系 管制制度
下载PDF
美国财务呈报管制的演进逻辑: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1
20
作者 计小青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财务呈报管制的国家 ,其运作模式曾一度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然而 ,安然等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资本市场体系和财务呈报管制制度的反思。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呈报管制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 ,...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财务呈报管制的国家 ,其运作模式曾一度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然而 ,安然等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资本市场体系和财务呈报管制制度的反思。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呈报管制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我国财务呈报管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财务呈报管制制度 社会契约 会计准则 “双重管制”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