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计秋旖 王梓 李晓烨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70-72,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往往病程迁延、难以根治并伴随许多疾病,涉及复杂的药物治疗和多方面的健康护理。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参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通过用药管理、用药教育、个体化用药分析等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往往病程迁延、难以根治并伴随许多疾病,涉及复杂的药物治疗和多方面的健康护理。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参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通过用药管理、用药教育、个体化用药分析等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和预后。本文综述了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作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邹烨 陆文静 +5 位作者 李晓烨 计秋旖 戴佩芳 李晓宇 吕迁洲 叶岩荣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医院心内科病区2017年3月至6月收治的201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并拟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医院心内科病区2017年3月至6月收治的201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并拟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评估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NVAF患者的抗凝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OR=5.573,95%CI(2.621,8.525),P<0.001],年龄≥65岁比例[OR=0.310,95%CI(0.162,0.594),P<0.001],预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P=0.002),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OR=0.273,95%CI(0.126,0.593),P=0.001],房颤血栓危险度(CHA_(2)DS_(2)-VASc)评分(P=0.025)与利伐沙班用量显著相关;合并冠心病[OR=0.512,95%CI(0.280,0.937),P=0.029],联用阿司匹林[OR=0.102,95%CI(0.029,0.356),P<0.001]、氯吡格雷[OR=0.153,95%CI(0.055,0.423),P<0.001]、他汀类药物[OR=0.467,95%CI(0.265,0.823),P=0.008]、胺碘酮[OR=5.729,95%CI(2.106,15.586),P<0.001]、质子泵抑制剂[OR=1.909,95%CI(1.088,3.351),P=0.024]等药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使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须监测。患者住院期间共23例(11.44%)发生出血,研究后发现,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风险与其日剂量显著相关[OR=0.786,95%CI(0.637,0.970),P=0.025];此外,联用阿司匹林[OR=7.700,95%CI(1.150,51.556),P=0.035]和出血风险评分升高[OR=2.305,95%CI(1.044,5.091),P=0.039]可显著增加使用利伐沙班相关出血风险。结论利伐沙班日剂量、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出血风险评分是导致NVAF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剂量 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邹烨 陆文静 +5 位作者 计秋旖 戴佩芳 叶岩荣 李晓宇 吕迁洲 李晓烨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10-314,共5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6月201例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拟行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住院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以及C反应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心功能指标、合并...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6月201例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拟行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住院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以及C反应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心功能指标、合并疾病及联合用药等信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相关出血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住院期间共有23例(11.4%)发生了出血,178例(88.6%)未发生出血,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发生率为11.4%(23/201)。研究发现合并冠心病与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OR=4.013,95%CI(1.634,9.859)],此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P=0.001,OR=5.111,95%CI(1.961,13.319)]或氯吡格雷[P=0.001,OR=5.490,95%CI(2.150,14.017)],其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合用氯吡格雷[P=0.029,OR=3.281,95%CI(1.129,9.531)]和凝血酶原时间(PT)>13.0 s[P=0.034,OR=2.914,95%CI(1.082,7.851)]可显著增加利伐沙班相关的出血风险。结论:合并冠心病和联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利伐沙班引起的出血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联用氯吡格雷和PT>13.0 s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相关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晓烨 计秋旖 沈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达比加群相关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应用某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于2014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517例接受达比加群抗凝治疗的...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达比加群相关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应用某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于2014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517例接受达比加群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合并疾病以及治疗药物等。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住院期间共有49例(9.5%)发生了出血,468例(90.5%)未发生出血。2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用药前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凝血指标以及合并高血脂症、肝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然而,出血事件往往倾向发生于老年以及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是导致达比加群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肌酐>115μmol·L^(-1)、估测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会显著增加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增加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的出血风险,当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出血风险显著升高(OR=4.16,95%CI 2.07~8.37)。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肌酐>115μmol·L^(-1),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以及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达比加群 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