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尺男儿”到底多高
1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青年博览》 2024年第16期49-49,共1页
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历史剧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今天的一尺约等于33厘米,算下来,“七尺男儿”身高得2.3米!还有更夸张的,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合今天2.6米。吕布身高九尺,合今天3米。最恐怖的是孔子,史书记... 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者历史剧中,形容古代男子身高时常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今天的一尺约等于33厘米,算下来,“七尺男儿”身高得2.3米!还有更夸张的,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合今天2.6米。吕布身高九尺,合今天3米。最恐怖的是孔子,史书记载其身高是九尺六寸。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恐怕是巨人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作品 身高 历史剧 项羽 孔子
原文传递
古代的报纸长什么样
2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风流一代》 2024年第2期46-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报纸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有人断言,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最终会走向消亡。那么,在古代,看报纸的人多吗?古代的报纸长什么样?这一篇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移动互联网 报纸行业 古代
原文传递
古人是如何旅游的
3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4年第5期21-22,共2页
旅游是今人热衷的一项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运气好的话,途中还能结交到朋友,甚至邂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古人也热衷于旅游,让我们来聊聊古人是如何旅游的。
关键词 旅游 运气 开阔眼界
原文传递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4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青年博览》 2023年第5期38-39,共2页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文言文 商周时期 白话文 日常交流 口语 说话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如何学外语
5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3年第2期38-39,共2页
全球化的今天,说外语在中国已经司空见惯。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甚至还有专门面向中国人的英语脱口秀表演,场面很是热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频繁,民族关系密切,使用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肯定不少。那么,古代有翻译吗?古人又是如何学... 全球化的今天,说外语在中国已经司空见惯。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甚至还有专门面向中国人的英语脱口秀表演,场面很是热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频繁,民族关系密切,使用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肯定不少。那么,古代有翻译吗?古人又是如何学外语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外语 少数民族语言 英语脱口秀 国际化大都市 全球化 对外交往 翻译 肯定
原文传递
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6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23年第4期43-43,共1页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怎么剪头发,连小哥哥们也是及腰长发并梳成发髻的。而古代的美女们都是一头秀发,不光能提升形象,关键时刻还有大用处。汉朝的卫子夫,当年就是靠一头秀发征服汉武帝的。《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头...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怎么剪头发,连小哥哥们也是及腰长发并梳成发髻的。而古代的美女们都是一头秀发,不光能提升形象,关键时刻还有大用处。汉朝的卫子夫,当年就是靠一头秀发征服汉武帝的。《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御览》 身体发肤 卫子夫 发髻 关键时刻 提升形象 汉武帝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的官话
7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书摘》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古代有普通话吗?现代汉语的方言差异性很大,全国有七大方言区,每区之下又有若干方言小片区。汉语方言的差异,源于古人的分片聚居和跨区域移民。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方言格局。尽管方言差异大,好在今天有普通话,否则方... 古代有普通话吗?现代汉语的方言差异性很大,全国有七大方言区,每区之下又有若干方言小片区。汉语方言的差异,源于古人的分片聚居和跨区域移民。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方言格局。尽管方言差异大,好在今天有普通话,否则方言区之间的交流还真得用翻译。那古代也有通行全国的“普通话”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大方言 方言区 方言差异 传承与演变 现代汉语 普通话 方言小片 汉语方言
原文传递
宋代有哪些“网红”城市
8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23年第12期34-35,共2页
首都自古就是第一旅游城市,宋朝人也热衷于去都城开封一睹首善之区的繁华。去开封可以逛上元节灯市,其场面非常热闹,令很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诗人沈遵写道:“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在开封... 首都自古就是第一旅游城市,宋朝人也热衷于去都城开封一睹首善之区的繁华。去开封可以逛上元节灯市,其场面非常热闹,令很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诗人沈遵写道:“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在开封,除了逛灯市,还可以去皇家园林转转。比如最著名的金明池和琼林苑,都会在每年的三月初一到四月十八期间向民众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园林 首善之区 上元节 金明池 琼林苑 开封 灯火
原文传递
古人的主食都吃啥
9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饮食科学》 2023年第11期63-63,共1页
看过电影《赵氏孤儿》的朋友,一定记得葛优在剧中把面条吃出了火锅感觉的名场面。但是,如果尊重历史事实,葛优是不该吃面条的,因为当时的主食里还没有面条这一项。那么,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主食都有哪些呢?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五谷即... 看过电影《赵氏孤儿》的朋友,一定记得葛优在剧中把面条吃出了火锅感觉的名场面。但是,如果尊重历史事实,葛优是不该吃面条的,因为当时的主食里还没有面条这一项。那么,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主食都有哪些呢?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五谷即粟、黍、麦、稻、菽五种作物,自古便是中国人的主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杂粮 葛优 主食 火锅 面条 历史事实
下载PDF
“学富五车”有多厉害
10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23年第7期60-61,共2页
古人常用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一书,说的是政治家惠施的故事。很多朋友将这个成语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的确很厉害!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们就来算算。
关键词 常用成语 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成语理解 《庄子》 政治家
原文传递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11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3年第8期36-37,共2页
古人称近视为“不能远视”,就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古人也认识到用眼过度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如“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等。但是,古人对近视的发病机理没有科学的认知。
关键词 近视 发病机理 抄写 古人 用眼过度
原文传递
古人为何瞧不上绿色
12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青年博览》 2023年第9期41-41,共1页
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红、黄、蓝三原色了,加上白色和黑色,这五个颜色被称为“正色”。其他的颜色都是用三原色调出来的,因此被称为“间色”。间色被认为是杂色,正色则被视为高贵的颜色。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对应这五个... 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红、黄、蓝三原色了,加上白色和黑色,这五个颜色被称为“正色”。其他的颜色都是用三原色调出来的,因此被称为“间色”。间色被认为是杂色,正色则被视为高贵的颜色。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对应这五个正色。许多王朝为了论证本朝建立的合法性,都用五行学说来论证改朝换代的合理,也都会选择正色为本王朝的崇尚色。比如,商朝尚白,周朝尚红,秦朝尚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三原色 间色 正色 改朝换代
原文传递
古人是如何旅游的
13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北方人》 2023年第12期20-21,共2页
旅游是今人热衷的一项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运气好的话,途中还能结交到朋友,甚至邂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古人也很热衷于旅游,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古人是如何旅游的。古代的交通条件远不如今天,旅游难度较大,并不是每个人都... 旅游是今人热衷的一项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运气好的话,途中还能结交到朋友,甚至邂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古人也很热衷于旅游,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古人是如何旅游的。古代的交通条件远不如今天,旅游难度较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条件 旅游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是如何旅游的
14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风流一代》 2023年第11期48-49,共2页
旅游是今人热裹的一项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运气好的话,途中还能结交到朋友,甚至避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古人也很热衷于旅游,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古人是如何旅游的。古代的交通条件远不如今天,旅游难度较大,并不是每个人都... 旅游是今人热裹的一项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运气好的话,途中还能结交到朋友,甚至避逅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古人也很热衷于旅游,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古人是如何旅游的。古代的交通条件远不如今天,旅游难度较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条件 旅游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15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北方人》 2022年第18期26-26,共1页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水洗屁屁,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学。只是大家共用一块海绵,不知会不会有交叉传染疾病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厕 交叉传染 消毒杀菌 罗马帝国 古文明 厕所 盐水洗 古罗马
原文传递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16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青年博览》 2020年第16期61-61,共1页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文言文 商周时期 白话文 日常交流 口语 说话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17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20年第12期40-41,共2页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文言文 商周时期 白话文 日常交流 口语 说话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18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意林文汇》 2020年第6期63-64,共2页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文言文 商周时期 白话文 日常交流 口语 说话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花银子如何找零
19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青年博览》 2021年第24期33-33,共1页
武侠小说里,有很多关于在饭馆吃饭的场景描写。江湖侠客走江湖,吃完饭后经常甩下一锭银子后潇洒而去,找钱都不用!古人真的都这么阔绰吗?银子在宋朝开始在市面上使用,明清时期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也就是说,宋朝之前到饭馆吃饭,你付银锭... 武侠小说里,有很多关于在饭馆吃饭的场景描写。江湖侠客走江湖,吃完饭后经常甩下一锭银子后潇洒而去,找钱都不用!古人真的都这么阔绰吗?银子在宋朝开始在市面上使用,明清时期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也就是说,宋朝之前到饭馆吃饭,你付银锭都没人敢收,这就跟今天在饭馆付账用支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流通货币 侠客 场景描写 宋朝 吃饭 古人
原文传递
古人放假没有三天游,而是回家洗头
20
作者 讲历史的王老师 《北方人》 2021年第16期15-15,共1页
古人大部分不上班,只有政府官员等少数群体有假期,那他们的假期有多少天呢?汉朝时,官员每工作五天放假一天,称为“休沐”。沐,是指洗头发,也就是说每五天放假一天让你回家洗头发,顺便探亲。《史记》记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为何汉... 古人大部分不上班,只有政府官员等少数群体有假期,那他们的假期有多少天呢?汉朝时,官员每工作五天放假一天,称为“休沐”。沐,是指洗头发,也就是说每五天放假一天让你回家洗头发,顺便探亲。《史记》记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为何汉朝把洗头发看得这么重要呢?因为汉朝官员上班是“寄宿”制,平时的吃住都在官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期 少数群体 汉朝 放假 《史记》 回家 古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